鎏金三鈷杵紋閼伽瓶

鎏金三鈷杵紋閼伽瓶

鎏金三鈷杵紋閼伽瓶,法門寺博物館藏,1987年扶風縣法門寺地宮出土。

簡介

洛陽鐘鼎青銅器產品信息
名 稱:鎏金三鈷杵紋閼伽瓶
年 代 :唐
規 格:高20.5cm,腹徑14�
收藏地:法門寺博物館藏
出土時間和地址:1987年扶風縣法門寺地宮出土。
簡 介:閼伽瓶是壇場作法的閼伽法器之一,也稱功德瓶。主要於盛裝淨水以供諸尊澡浴洗滌煩惱陳垢,也可用來盛供奉諸尊的其他寶物,或插放花果枝條等。頸飾如意雲頭紋,腹飾四個蓮瓣紋圈成的四曲圓圖。內飾十字三鈷金剛杵紋,圓圖之間以兩周弦紋相接,腹下部飾一周八瓣仰蓮。仰蓮間立有三鈷金剛杵。圈足呈喇叭形,上部一周半飾圓形凸棱,棱上飾柿蒂狀雙環紋,棱下為一周覆蓮瓣,蓮瓣間以倒豎的三鈷金剛杵為飾。

金銀器製作工藝

1、鎏金

古代金工傳統工藝之一。近代稱“火鍍金”。系將金熔於水銀之中,形成金泥,塗於銅或銀器表面,加溫,使水銀蒸發,金就附著於器表,謂之鎏金。其工藝流程大體分5個步驟:
①做“金棍”,將銅棍前端錘扁,略翹起。打磨光滑,抹上熱酸梅湯後沾滿水銀,晾乾;
②煞金,將黃金碎片放入水銀之中,加熱熔解;隨之倒入冷水之中,形成濃稠的黃金和水銀的混合物��金泥;③抹金,用“金棍”沾起金泥,再沾70%的濃硝酸(古時以鹽、礬等量混合液代替),將其塗在銅器上;用細漆刷沾稀硝酸把金泥刷勻;
④開金,將燒紅的無煙木炭放在扁形鐵絲籠內,用金屬棍挑著圍著抹金的地方烘烤,讓水銀蒸發,使黃金緊貼器物表面;
⑤ 壓光,用瑪瑙或七八度的玉石做壓子,在鍍金面上反覆磨壓,以使鍍金光亮耐久。二里頭文化三期所出銅刀刀背細紋間見有鎏金痕跡,可能是我國最早的鎏金實物。到戰國時期,鎏金工藝比較成熟,輝縣固圍村戰國墓所出鎏金銅獸為其代表。以後歷朝各代均使用鎏金技術增強器物的美感。

2、鑲嵌

古代金工傳統工藝之一。鑄造銅器時,在需鑲嵌部位表面鑄成淺槽,將松石、紅銅片,或金銀絲、片嵌入凹槽,再打磨平整光滑鑲嵌工藝始於二里頭文化時期,春秋時期較盛行。二里頭遺址所出鑲嵌綠松石的圓形銅器為目前所見最早的鑲嵌實物。

3、錘�

古代金工傳統工藝之一。此法乃利用金、銀極富延展性的特點,用錘敲打金、銀塊,使之延伸展開呈片狀,再按要求造成各種器形和紋飾。一般來說,凡隱起的器物和紋飾圖案,都是經過錘�製成的。北京市平谷縣劉家河商代墓葬所出金臂釧、耳環就是以錘�法打造而成。錘�技術是金細工藝的基本技法之一,一直沿用至今。

4、錯金銀

古代金工傳統工藝之一。亦稱金銀錯。先在青銅器表面鑄成凹槽圖案,然後在凹槽內嵌入金銀絲、片,再用錯石(即磨石)錯平磨光,利用兩種金屬的不同光澤顯現花紋,謂之錯金銀。如果是將純銅片嵌入青銅器表面,可叫做鑲嵌紅銅。此種工藝產生於春秋時期,欒書缶上的錯金銘文和洛陽中州路所出錯金帶鉤就是這種工藝的早期實物。戰國時期廣為運用,東漢以後逐漸衰落。

5、掐絲

古代金工傳統工藝之一。將金銀或其他金屬細絲,按照墨樣花紋的曲屈轉折,掐成圖案,粘焊在器物上,謂之掐絲。江蘇刊江東漢廣陵王墓所出龍形金飾即有掐絲工藝製成的圖形。此項工藝不僅在寶石、金銀飾上運用,琺瑯器也運用,如掐絲琺瑯器等。

6、炸珠

古代金工傳統工藝之一。將黃金溶液滴入溫水中會形成大小不等的金珠,謂之炸珠。炸珠形成的金珠通常焊接在金、銀器物上以作裝飾,如聯珠紋、魚子紋等。

7、鏨花

古代金工傳統工藝之一。系用各種大小、紋理不同的鏨子,用小錘敲擊鏨具,使金屬表面留下鏨痕,形成各種不同的紋理,達到裝飾器物的目的。這種工藝具有獨特的裝飾效果,它使單一的金屬表面產生多層次的、變幻的立體效果,既光彩綺麗,又非常和諧。始於春秋晚期,盛行於戰國,此後歷朝各代均沿用。

8、累絲

古代金工傳統工藝之一。將金拉成金絲,然後將其編成辮股或各種網狀組織,再焊接在器物上,謂之累絲。內蒙古自治區杭錦旗所出精美絕倫的金鎖鏈就是以多股細如毫髮的金絲編累而成,不僅代表了戰國時期的工藝水平,亦是匈奴金屬編絲工藝的傑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