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8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06.4萬元,其中:農業收入52.4萬元,占總收入的25.39%;畜牧業收入95萬元,占總收入的46.0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18頭,肉牛23頭,肉羊58頭);林業收入0.5萬元,占總收入的0.24%;第二、三產業收入58.1萬元,占總收入的28.15%;工資性收入0.4萬元,占總收入的0.19%。農民人均純收入2693.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人(占勞動力的0.83%),在省內務工2人,到省外務工1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23戶,共鄉村人口590人,其中男性370人,女性220人。其中農業人口590人,勞動力360人。該村以彝、苗族為主(是彝、苗族混居地),其中彝族220人,苗族370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503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85.25%;享受低保8人(人員名單附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中和營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7.5公里,距離中和營衛生院7.3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40戶,占農戶總數的32.52%。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鍋底塘國小,中學生就讀到開遠市第六中學。
國小校在本村,距離中學7.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8人,其中小學生31人,中學生7人。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村務財務。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
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1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651.4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6人,黨員中男黨員5人,女黨員1人。
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團員25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不健全,農民經濟意識差。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2179元增加到29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