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鎮亞

錢鎮亞

錢鎮亞,號東藩,1896生於湖北大悟四姑鎮。辛亥革命志士、北伐、抗日名將、少將軍銜。

基本信息

人物名片

錢鎮亞(1896-1946)號東藩 生於湖北大悟四姑鎮
辛亥革命志士;北伐抗日名將;少將軍銜

生平簡介

武昌起義前即加入同盟會,充當重要情報的傳遞和聯絡,時稱“小夫子”,時年十六歲。
1919年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畢業。
1921年張發奎麾下任孫中山先生警衛連連長;
1926年北伐任國民革命軍獨立十四師七十五團團長,協同葉挺獨立團作戰。
武昌勝利後任武漢公安局副局長。
七七事變後任萬耀煌十三師師參謀長兼三十八旅旅長。八一三後駐防嘉定,淞滬會戰在寶山,廣福抗擊日寇,浴血奮戰三個月,傷亡慘重。徐州會戰時隨十三師開赴台兒莊抗擊日寇。
湘北遭遇戰中受重傷,愈後任王瓚緒集團軍集團參謀長,守衛鄂西北。
1942年後以軍令部軍事督察專員的身份隨陳誠、林蔚等到雲南騰衝組織部隊進入緬甸臘戎,並受命參與史迪威的遠東司令部工作。
抗戰勝利前後任國民黨軍令部三廳人事處長分管集團軍參謀人選兼授陸軍大學。
1946年病逝於重慶,重慶追悼會由何應欽主持。靈柩回武漢時,萬耀煌主持。新四軍在大悟河口鎮路祭。(彼時國共尚未破裂)

參加戰役

人物簡介

錢鎮亞,號東藩,1896年生於湖北大悟四姑鎮,1907年隨時任湖北新軍江漢水師標統的叔父錢光顯(辛亥志士)就讀於武昌陸軍國小。經歷過甲午戰爭的錢光顯對滿清的腐敗、列強瓜分中國深惡痛絕,一反錢氏家族尚以按卓、仁、光、世、運的輩份取名,將錢鎮亞及其兄弟更名為東藩、西屏、仲藩、繼藩,表達對國運的擔憂和對下一代的期望。(叔父是對錢鎮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啟蒙老師)。陸軍國小棣屬湖北新軍,由張之洞組建的湖北新軍是當時最先進的一支軍隊。加之廢除科舉後許多進步的知識分子紛紛投筆從戎,進入軍隊尋求國家與自身的前途,藏龍臥虎使新軍中革命思想十分活躍。革命黨人也在多次起義失敗後將爭取軍人支持作為革命的重要策略。在湖北以居正、劉公、孫武為首的同盟會湖北支部與共進會更以“抬營主義”在新軍中大力發展,使湖北新軍成為一座革命熔爐。有志不在年高,十五、六歲的錢鎮亞也在這座熔爐中加入了同盟會與共進會,成為了一名革命同志。
武昌起義前,革命活動多在地下秘密進行,起義的各種計畫均在各標、各營中秘密聯絡與傳遞。這些計畫、方案也隨時局從外而內、從內而外隨時更改。錢鎮亞因為家住武昌城內,加之可以自由的出入軍營與督署,年紀又最小,常充當信使(孫武等常將一些聯絡與情報傳遞任務交由錢鎮亞完成)時稱“小夫子”。
湖北軍政府成立後,錢光顯因與黎元洪同畢業於北洋水師學堂,又同被張之洞招來湖北新軍中任職,又是大悟老鄉(大悟舊屬黃陂),志同道合,義結金蘭,也帶其水師加入到十八星旗下。錢鎮亞也公開的加入到劉繩武麾下的學生軍,參加到陽夏保衛戰中。
1919年,錢鎮亞由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畢業。其時,保定軍校學生經歷了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特別是“五四”愛國運動,對中華民國被北洋軍閥統治深感失望與不滿,崇尚孫中山先生的革命事業,紛紛結隊南下。錢鎮亞亦隨薛岳等一行投向南方。先在閩南粵軍中任職,後轉入廣東。1921年,中山先生在廣州重新組建軍政府,就任非常大總統。12月抵桂林成立北伐大本營,錢鎮亞在張發奎麾下任中山先生警衛連連長。1924年大本營遷韶關,時稱湖北三子的夏斗寅(夏肚子)、萬耀煌(萬瞎子)與錢鎮亞(錢瘋子)組建鄂軍(屬程潛部)。1926年北伐,鄂軍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獨立十四師(屬唐生智第8軍),夏為師長,萬為參謀長,錢鎮亞為75團團長。由西線揮師武漢,協同第4軍葉挺獨立團與吳佩孚之葉開鑫部激戰於丁泗橋,大獲全勝,敵軍崩潰。9月初,第八軍乘勝自嘉魚一線渡江占領新堤,錢鎮亞75團更乘勝攻克漢陽、漢口。十月葉挺占領武昌後,武漢國民政府在漢口成立,錢鎮亞被任命為武漢公安局副局長兼保全大隊長。
“七七事變”時,錢鎮亞在萬耀煌的13師任38旅旅長兼師參謀長,駐防嘉定。“八一三”上海事變,錢鎮亞率部首批開赴淞滬前線,在寶山、廣福一帶抗擊日寇,浴血奮戰三個月,傷亡慘重,撤退到南京時錢鎮亞一旅兩團僅餘千人。隨之徐州會戰開始,13師又開赴台兒莊以南,徐州東,激戰數日,全師傷亡慘烈。再次補充兵員後又參加武漢會戰直至武漢淪陷。在退守湘北時與日寇的遭迂戰中身負重傷,被衛士袁漢臣背負脫險轉重慶治療。傷愈後調五戰區29集團軍(司令王瓚緒)任參謀長,守衛鄂西北。
1942年,蔣介石出任同盟軍中國戰區陸空聯軍總司令,史迪威來華任參謀長,中國戰區司令部組建遠征軍赴緬作戰。錢鎮亞以軍令部軍事督察專員的身份隨陳誠、林蔚等到雲南騰衝組織部隊進入緬甸臘戎,並受命參與史迪威的遠東司令部工作,與史交誼甚厚。史因與蔣矛盾被召回美國時,將珍愛的白朗寧小手槍贈與錢鎮亞留作紀念。抗戰勝利前後錢鎮亞任軍令部三廳人事處長,分管各集團軍參謀長人選。抗戰勝利後隨徐永昌組織受降及部隊復員、編遣、兼授陸軍大學課程,1946年2月病逝於任上。在重慶何應欽主持了錢鎮亞的追悼會,靈柩回武漢時,萬耀煌主持了追悼會,靈柩途經大悟縣河口鎮時,新四軍在河口沿途設香案舉行路祭(當時國共尚未破裂)。武昌首義、北伐、抗日…錢鎮亞先生像一粒水珠一樣,被母親河帶入了大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