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第1版 (2005年10月1日)
平裝: 300頁
開本: 32開
ISBN: 7100044049
條形碼: 9787100044042
尺寸: 20.2 x 13.4 x 1.1 cm
重量: 281 g
作者簡介
裴桂芬,1962年9月出生,河北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2000年畢業於南開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系,獲經濟學博土學位。曾作為訪問學者赴北京外國語大學日本學研究中心、日本東京大學經濟學部及日本一橋大學經濟研究所從事學術研究。2004年赴加拿大UNBC研究國際金融和日本經濟。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出版專著有《跨國公司與跨國銀行經營戰略》與《國際金融動盪研究》。
目錄
前言
一 國內外有關銀行監管問題的研究現狀
二 研究思路與基本框架
三 主要創新點及進一步研究的課題
第一章 銀行監管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市場失靈與政府監管
一 市場失靈與政府干預
二 政府干預手段及監管目的
第二節 銀行的特殊職能與監管的必要性
一 銀行的特殊職能
二 銀行監管的必要性
三 銀行監管的含義及其目的
第二章 雙重監管方式及其理論基礎
第一節 雙重監管方式的理論基礎
一 銀行的資金中介職能與銀行擠兌
二 銀行擠兌與事後安全網
三 政府安全網的道德風險與事前監管
第二節 雙重監管方式的主要內容
一 銀行監管的分類標準
二 事前監管的主要內容
三 事後安全網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 美國的雙重監管方式及其實踐
一 美國金融制度及其監管制度特徵
二 金融自由化前美國的銀行監管
三 金融自由化後美國的危機處理方式及其監管政策的變革
第三章 金融自由化後事後安全網的再設計
第一節 銀行職能的變化及其監管的新問題
一 金融自由化及其對銀行業務的影響
二 金融自由化後銀行監管問題的再探討
第二節 狹義銀行提案與保護結算體系
一 狹義銀行提案的形成及主要觀點
二 對狹義銀行提案的評價
三 保護結算體系與中央銀行職能
第三節 代表假說及其存款保險的改革
一 代表假說的提出及其監管原則
二 政府存款保險的弊端與存款保險體系的設計
第四章 金融自由化後的事前監管模式
第一節 銀行的公司治理機制與審慎經營
一 銀行的外部融資特徵及其對銀行經營的影響
二 對銀行經營者和投資家的激勵機制
第二節 新協定出台前的資本協定及其存在問題
一 1988年的《巴塞爾協定》的主要內容及存在問題
二 從公司治理角度剖析1988年的《巴塞爾協定》
三 1997年的補充協定及其有效監管的核心原則
第三節 從新資本協定看未來資本充足率改革方向
一 新資本協定的主要內容
二 資本充足率規定的改革方向
第五章 日本傳統的銀行監管方式及其效果分析
第一節 金融自由化前日本的銀行體系及其監管機構
一 戰後日本的銀行體系
二 大藏省的監管及其主要內容
三 日本銀行的監管及其主要內容
第二節 日本銀行監管政策預期目標及效果評價
一 日本監管當局的監管目標與效果分析
二 限制競爭規制及其效果
三 審慎經營規制及其效果
四 事後安全網及其效果
第三節 日本監管當局的行政指導與銀行體系的穩定
一 無處不在的行政指導
二 無所不包的事後安全網
三 行政指導有效性的理論分析
第六章 金融自由化後日本的銀行危機及其危機處理方式
第一節 金融自由化後的銀行危機及傳統監管方式的破產
一 20世紀90年代日本的銀行危機狀況
二 日本的銀行危機與金融自由化
三 日本的金融自由化與傳統的監管模式
第二節 日本銀行業公司治理結構特點
一 日本銀行業公司治理結構
二 資本市場和市場競爭作用的低下
三 監管當局的統治地位
第三節 20世紀90年代日本的銀行危機處理方式
一 整理型資金注入及其效果
二 救濟型資金注入及其效果
三 從歐美實踐評價日本的危機處理方式
第七章 日本銀行監管方式的探索與改革
第一節 日本銀行監管機構的改革
一 金融廳的監管職能及其與財務省的關係
二 日本銀行的檢查職能及其與金融廳的關係
第二節 日本銀行監管政策的改革
一 以金融三法為核心的處理危機政策
二 以金融再生計畫為核心的事前預防政策
第三節 日本整理回收機構的運作及其效果
一 整理回收機構的組建及其機構設定
二 整理回收機構的指導方針及其評價
三 整理回收機構的職能及其評價
第八章 中國的銀行監管及其問題研究
第一節 中國銀行監管體制的演變及其問題
一 中國銀行監管體制及監管方式的演變
二 銀監會的成立及監管機構之間的協調
三 混業經營與分業監管的衝突
第二節 中國現行的銀行監管體系及問題
一 我國銀行監管應該遵循的原則
二 事前監管步人法制化軌道
三 存款保險機構納入議事日程
第三節 中國資產管理公司的運作及問題
一 我國資產管理公司成立背景及其運作機制
二 資產管理公司運作中存在的問題
三 資產管理公司的未來走向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