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銀川小志》成書於清朝乾隆年間。全書172頁,約7萬字,雖系民間編修,但它是清代第一部寧夏志書。《銀川小志》一直未能付刻,其原因很可能與非正統有關。稿本多年珍藏於南京圖書館。20世紀80年代初高樹榆先生首次製成油印本收藏於寧夏圖書館,從此得以在學術界小範圍內借閱,發揮了很好的作用。1986年天津古籍出版社據稿本抄本影印出版。
《銀川小志》的志名為“銀川”,是將銀川作為寧夏的別號,並非指現在的銀川市,其所包括的資料涉及清代寧夏全境。
作者
作者汪繹辰,字陳也,號代笠亭客,浙江錢塘人,乾隆十九年在寧夏太守趙竹堂署中擔任家庭教師。趙竹堂令共在講課之暇刪摘舊志,編纂新志,汪繹辰”旁搜他帙、文人野老之傳聞、殘碣斷碑之記載以及塵封案牘,靡不廣詢博稽“,在羅列、歸納摘編舊志的基礎上增加一些新的內客,用了一年的功夫,於乾隆二十年(1755年)完成了這部志書。不知什麼原因這部志書沒有付刻。
編著特點
著述特色
清代,寧夏的地理位置已非邊防前線。清帝國統治華夏,採取民族融合政策。蒙古族人再不似明代被稱為外虜,而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重要一員。漢蒙一家,無需干戈,寧夏地區的邊防軍事要塞作用已不復存在。乾隆年間,疆域遼闊,國泰民安。寧夏平原美麗富饒成為地道的塞上江南。產生於這一時期的《銀川小志》即無邊事征戰可錄,又無需記載那些眾人熟視的寧夏平原上的農業。昇平之時的省志,有它特定歷史時期著述特色。
《銀川小志》有別於其它幾部寧夏省志之處, 正在於它豐富的自然地理、歷史地理、城市地理內容。小志匯集於明、清二代寧夏省志中有關山川、城池、古蹟、祠宇、寺觀、災異的大量記載,以引人入勝的筆調,細緻入微的手法,簡明洗鍊地勾畫出山川秀麗、城市優美的昔日寧夏,同時又集中地記敘了地震災害給予寧夏帶來的近乎於毀滅性的破壞。在整部《銀川小志》中,這些內容占據了三分之一的篇幅,作者刻意載錄的意向十分明顯,可以說這些內容就是《銀川小志》的著述特色。
體例特殊
《銀川小志》的體例也很特殊,一書之首僅有作者草寫的不到300字的自序,即汪繹辰自述修志緣由和經過的短文,全書再無他序,也沒有跋。更不尋常之處在於這部志書沒有分卷載錄其內容,只列目。這種編纂體例較之由官府主持編修的正統志書來,就顯得不那么正規。
主要內容
小志為後人留下了不少可供研究的寶貴文獻資料。
小志有22個目,在“水利”中,不僅記載了漢延渠、唐徠渠, 而且對銀川城郊的貼渠、新渠、紅花渠、良田渠、滿達剌渠、東南小渠、西北南小渠等渠道均有記載;在“學校”中, 不僅記載了寧夏儒學, 而且記載了商學、揆文書院、朔方書院、銀川書院的建立始末;在“風俗”中,記載了自洪武初各個時節人們的風俗習慣和婚喪嫁娶的習俗;在“古蹟”中,記載了宥州、夏州等州、鎮、城的歷史變遷及其地理位置;在“物產”中, 詳細記載了寧夏的各種物產,除谷、菜、果、藥、畜、禽、獸、魚、蟹等以外,還記載了“賀蘭山產鉛、礬。麥垛山出鐵,鹽池出鹽、凡麻……”等,對“賀蘭山產硯材”、“中衛石空寺產牛油石”、“靈州、中衛山中產石炭、藍炭、碴子石”等作了較為具體的記述。另外,還有“夏人善織栽絨床毯、椅褥等物”、“寧夏各州縣俱產羊皮、靈州出長毛麥穗,狐皮也隨處多產”的記載。在“榷稅”中,詳記了唐食貨志載“鹽、靈二州,有烏、百、瓦三池”的情況和元昊時請售清白鹽,宋不許之由。另外,“臨幸”、“竊據”、“叛亂”中分別記載了漢武帝、唐太宗、唐玄宗、康熙等皇帝的行蹤,“赫連夏”、“拓跋夏”等封建政權的建立始末以及自漢至康熙年間發生於寧夏的對抗封建中央的歷次動亂的經過,所有這些雖然在有關書籍中得到輯錄編纂,但將有關史料集中成篇卻是很有益的。
編纂缺陷
《銀川小志》中不乏頗有價值的資料,但畢竟由一人編纂,不夠周全,其缺陷在於內容過於簡單。另外,作者在某些條目後所列詩文也有張冠李戴的情況。如:周光鎬的《北城樓元夕落成》、伊應元的《登北城樓漫興賦呈王憲副》,本是有關銀川北城門樓之作,但卻列於平羅縣“北門關”條下。還有,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寧夏發生大地震,小志錯記為十二月二十四日。這些弊病,當是因為作者業餘修志,閉門編書,疏於實地考察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