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水平及人體照射途徑
環境水平
(1)自然環境中鉬含量。鉬在地殼中的平均含量為1.3 mg/kg,在各類岩石中的含量以石英片岩、石灰岩含鉬量較高,分別為125 mg/kg和小於2~100 mg/kg。砂岩、雲母片岩、麻粒岩含鉬量比較低,為0.2×10 mg/kg。
世界土壤的正常含鉬量0.5~5.0mg/kg,平均含量2.3mg/kg。鉬在大氣中主要以鉬酸鹽和氧化鉬狀態存在,濃度很低,鉬化物通常低於0.2~10µg/m ,平均為1µg/m 。天然水中的平均含鉬量為1.5×10 mg/kg,海水中鉬的平均含量為10×10 mg/kg。大多數陸生植物含鉬量為0.1~3.0mg/kg。
(2)車諾比核電站事故後在空氣和沉積樣品中發現了 Mo。據估算車諾比核事故後 Mo的釋放量為96PBq,十年後估算得釋放總量為大於168PBq。
(3)核電站液態流出物。1979年美國壓水堆液態流出物中99Mo的歸一化釋放量為0.38GBq/GWa;沸水堆液體流出物中 Mo的歸一化釋放量為0.066 GBq/GWa。
(4)核爆後岩石中 Mo的活度為6.7×106 Ci(2.48E+17Bq)。
人體照射途徑
一般成人每天攝入鉬0.1~0.3mg,其中93%來自食物,6%來自水,空氣中吸入極微。隨食物和水進入消化道的鉬,一般10min可經腸道吸收進入血液。在血內80%的鉬與蛋白質結合,然後運至肝臟及全身。一般來說,6價水溶性鉬化合物能迅速被吸收。水溶性低的鉬化合物如三氧化鉬和鉬酸鈣,大量給予時,也可由腸道吸收。但二硫化鉬不能被吸收。呼吸吸入的鉬可由肺吸收。
腎臟是鉬主要排泄途徑,其次是由膽汁排泄。可溶性鉬排出迅速,主要由尿排出,部分由糞便排出。由於鉬排泄迅速、充分,實際上鉬在體內貯存不多。
人體健康風險
Mo的主要滯留器官是骨、肝和腎,鉬對人體產生毒性的報告不多,前蘇聯的亞美尼亞地區的土壤中鉬的含量很高,鉬攝入量(10~15mg/d)高,痛風病發病率高,認為痛風病與鉬過多有關。有人提出,攝入較多的鉬使黃嘌呤氧化酶活性過多增加。此外,鉬對心血管疾病(特別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形成具有一定的影響。
Mo是核事故及大氣層核試驗落下灰中對人照射有意義的放射性裂變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