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藤散[太平聖惠方]

鉤藤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五。具有清心涼肝,安神止啼之功效。主治小兒忽得驚癇,壯熱口燥。

組成

鉤藤三分,門茯苓三分,黃芩三分,川升麻麻三分,白鮮皮三分,龍齒一兩,玄參一兩,石膏一兩,寒水石二兩。

用法用量

上為粗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牛黃末一字,服之。

功用

清心涼肝,安神止啼。

主治

小兒忽得驚癇,壯熱口燥。

附方

名稱:鉤藤散

組成:鉤藤一分,蚱蟬(微炒,去翅足)二枚、川升麻半兩,子芩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蛇蛻皮(燒灰)五寸,川大黃(銼碎,微炒)半兩,石膏二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

用法:上為粗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服之

主治:小兒風壅氣盛,心胸痰滯,壯熱發痛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五

名稱:鉤藤散

組成:鉤藤半兩,川升麻半兩,蜣螂(去翅足,微炒)二枚,黃芩半兩

用法:上為細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加入蘆根一分,煎至四分,去滓,徐徐溫服

主治:小兒新生,發噤撮口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二

名稱:鉤藤散

組成:鉤藤三分,白茯苓三分,黃芩三分,川升麻三分,白鮮皮三分,龍齒一兩,玄參一兩,石膏一兩,寒水石二兩

用法:上為粗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加竹瀝半合,攪令勻,重煎一兩沸,分溫二服

主治:小兒忽得驚癇,壯熱口燥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五

名稱:鉤藤散

組成:鉤藤半兩,犀角屑一分,牛黃(研細)一分,虎睛(微炙)一對,防風(去蘆頭)一分,梔子仁半兩,石膏(研細,水飛過)半兩,蚱蟬(微炙)一枚,獨活一分,人參(去蘆頭)一分

用法:上為細散。每服一錢,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分為二服,如人行二三里進—服

主治:小兒四五歲,忽患驚癇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五

名稱:鉤藤散

組成:鉤藤、蟬殼(微炒)、馬牙消、黃連(去須)、甘草(炙微赤,銼)、川大黃(銼碎,微炒)、天竹黃(細研)各等分

用法:上為細散。每服半錢,以水千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主治:小兒驚熱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五

名稱:鉤藤散

組成:鉤藤半兩,龍齒一兩,石膏三分,梔子仁一分,子芩半分,川大黃(銼碎,微炒)半兩,麥門冬(去心,焙)三分

用法:上為粗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主治:小兒驚癇,仰目嚼舌,精神昏悶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五

名稱:鉤藤散

組成:鉤藤一分,龍膽(去蘆頭)十分,犀角屑一分,茯神一分,黃芩一分,甘草(炙微赤,銼)一分

用法:上為細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頻服

主治:小兒驚啼壯熱,心煩不得穩睡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二

名稱:鉤藤散

組成:鉤藤一分,犀角屑半兩,赤茯苓半兩,天竹黃(細研)一分,龍膽(去蘆頭)半兩,川大黃(銼碎,微炒)二分,地骨皮一分,川芒消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

用法:上為粗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

主治:小兒壯熱驚悸,大小便赤澀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二

重要文獻摘要

《張氏醫通》:“鉤藤散,鉤藤,茯神,茯苓,川芎,木香,白芍,當歸各3g,灸甘草1.5g。製作方法上藥共研為細末,功能主治平肝息風,安神定驚。主治小兒夜啼。臨床用法1次1.5-3g,入姜栆煎服。”

注意事項

乳母忌食辛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