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該行政村有耕地總面積3394畝(其中:水田1620畝,旱地1774畝),人均耕地1.35畝,主要種植水稻、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5829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59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3畝,主要種植核桃、梨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31.00畝,其中養殖面積51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路、通電、通水、通電話、通電視 ,無路燈。全村有534戶通自來水,有103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6.72%)。有606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7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8.37%和76.7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7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77戶(分別占總數的44.31%和28.73%)。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0.5公里,距離集貿市場0.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4輛,拖拉機8輛,機車45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303畝,有效灌溉率為3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133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43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63.5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05.11萬元,占總收入的47.49%;畜牧業收入373.70萬元,占總收入的35.14%(其中,2008年內出欄肉豬1900頭,肉牛454頭,肉羊1169頭,雞12750隻);漁業收入2.00萬元,占總收入的0.18%;林業收入42.51萬元,占總收入的3.99%;第二、三產業收入64.47萬元,占總收入的 6.06%;工資性收入75.80萬元,占總收入的7.13%。農民人均純收入212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外出務工收入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66.7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80人(占勞動力的15.61%),在省內務工251人,到省外務工45人。
人口衛生
截止2008年底,該村有農戶616戶,鄉村人口2631人,其中男性1335人,女性1296人,其中農業人口2615人,勞動力 1793人。該村以彝族、漢族為主(是彝族、漢族混居地),其中彝族2368人,漢族263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86人,占人口總數的10.9%;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375人,參合率90.82%;享受低保125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2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25公里。
文化教育
截止2008年底,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4900平方米,擁有教師14人,距離鄉中學25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96人,其中小學生423人,中學生73人。
村務公開
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0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601.74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4.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27700元(人均10.53元),一事一議籌勞4710元(勞均2元)。有固定資產17.2 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信息、財務收支狀況、近期存在的問題等。
新農村建設
鉛廠村委會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按照中央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積極發動民眾投工投勞,開展了以道路硬化、房屋美化、村莊綠化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並極積極做好好文化設施改善、推進村級文明等工作,使該村的整體面貌得到了有效改善、村民素質普遍提高,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進一步打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