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植入成功
“沒想到我的面貌還能和以前一樣,現在的科技發展太快了。”1月3日,來自江蘇的孫女士從解放軍第411醫院全軍口腔中心出院,擺脫了糾纏她5年的陰霾和病痛,露出了久違的笑容。該院全軍口腔中心主任、上海市口腔醫學會副會長劉國勤教授告訴記者,這是國內首例採用鈦合金3D列印技術進行下頜骨缺損個體化功能修復的病例,患者功能形態恢復理想。
手術由口腔中心張慶福、劉剛兩名醫師共同主刀完成。據了解,患者因腫瘤導致左側下頜骨嚴重破壞,術中醫生在切除病變下頜骨後,即將3D列印的鈦合金下頜骨植入,成功實現了下頜骨切除後的即刻個體化功能修復。
3D列印是一種以離散疊加為原理的製造技術,該方法充分利用計算機輔助技術,可製作任意形狀的物件,製作精度、自動化程度和材料利用率高。近幾年來,3D列印技術在醫學領域的套用越來越受重視。411醫院積極瞄準3D列印技術發展的前沿,率先將鈦合金3D列印技術套用於頜骨缺損的修復。
該醫院口腔中心張慶福博士10餘年前就致力於下頜骨缺損的個體化功能修復研究。據他介紹,這次通過CT影像、三維重建、鏡像、計算機輔助設計、生物力學分析及快速原型等多項技術的綜合運用,利用鈦合金3D列印技術,在手術前即為患者設計製作了重量輕、生物相容性好、形態個體化的下頜骨修復體,為下頜骨的個體化功能性修復打下了基礎。
醫院領導表示,3D列印技術對戰創傷性下頜骨缺損同樣可以實現理想的個體化功能修復,隨著該項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完善,鈦合金個性化頜骨修復體將得到普及,能有效提高我軍的顱頜面戰創傷救治水平,為廣大官兵帶來更大福音。
背景連結
下頜骨居面部中下1/3,是面下部的主要骨性支架,解剖形態複雜且個體特徵十分明顯,具有重要的面部美學作用。下頜骨通過顳下頜關節與顱骨相連,是面部唯一能活動的骨骼,與上頜骨共同負擔咀嚼功能,同時在保持呼吸道通暢、維持良好的語言功能等方面也十分重要。因此下頜骨缺損的修復必需要從形態和功能兩方面加以考慮。
在戰時,頜面部創傷占全身創傷的10%以上,最近戰傷統計比例還要高,其中導致的下頜骨缺損並不少見,我國早期的頜骨修復經驗很大一部分來自抗美援朝傷員的救治。在平時,下頜骨缺損多由創傷、腫瘤等原因所致。
鈦合金3D列印進行下頜骨缺損的個體化修復,可避免自體大塊骨移植,手術用時少,患者個體形態和功能恢復理想,隨著該技術的完善和成熟,將具有重要的社會、經濟和軍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