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鈞窯是我國宋代之一,與汝、官、哥、定諸窯並駕齊驅。鈞瓷造型端莊,窯變美妙,色彩艷麗,五彩繽紛,又為諸窯之冠。祭紅釉色似初凝的雞血,深沉安定,瑩潤均勻,釉中無龜裂紋理,因祭紅器作祭祀郊壇之用,故名。祭紅始創於明永樂、宣德年間。在古時皇室常以它作祭器,人們在配製祭紅釉料時,往往將黃金、珊瑚、瑪瑙、玉石等珍貴之物摻入釉料中,真可謂不惜工本。即使這樣,也往往燒制不出好的成品。由於祭紅釉瓷器歷來難燒,因此它比其它色釉更為名貴。此尊雙龍攜口瓶,可謂渾身是“寶”。如瓷名,龍是中國神話中的一種善變化、能興雲雨、利萬物的神異動物,傳說能隱能顯,春風時登天,秋風時潛淵。又能興雲致雨,為眾鱗蟲之長,四靈(龍、鳳、麒麟、龜)之首,後成為皇權象徵,歷代帝王都自命為龍,使用器物也以龍為裝飾,彰顯的是歷史內涵,工藝技巧。
祭紅釉 是景德鎮的陶工在明宣德時期創燒的著名紅釉品種,它是以銅為著色劑,生坯上釉,置於還原焰氣氛中,在1250℃-1280℃溫度下一次燒成。祭紅色澤深沉穩定,不流釉不脫口,釉面也罕有龜裂紋理。解放前夕祭紅瀕臨失傳。新中國成立後,景德鎮工藝人員經過不斷研究試驗,改變了祭紅原料配方,這不僅降低了成本,還極大地提高了成品率。
鈞瓷 藝人以自己的姓名做款識年代較晚。當年,有關部門曾組織人員對神垕的劉莊窯、下白峪窯做過大量考察,發現過釉色、製作工藝與傳世宋鈞相似的器物殘片,上有墨書“郗”和線刻陽文“朱”字樣的銘文,這可能就是我們發現的最早的有姓氏的款識。清光緒三十年(1904)禹州知州曹廣權在神垕建立了鈞窯瓷業公司,在公司做瓷的郗傑曾留下“鈞興郗造”的底款。鈞瓷恢復初期,一些工廠偶爾蓋過“豫興窯業工廠出品”的款識。國有企業占據主導地位後,藝人們鮮見留有自己的底款。對於產品的優劣,國營瓷廠採取在底部蓋甲、乙、丙紅印分等級,鈞瓷一廠、二廠則採用一、二、三的紅印定之。20世紀80年代末,民營窯口逐漸湧現,窯口較為重視自己的包裝,開始加蓋自己的底款,名稱、個人名字做底款成為一種時尚。較早的如“中國神垕鄭召鈞窯制”、“苗家鈞窯”、“孔家鈞窯”、“榮昌”、“神州鈞窯”等。稍後,一些窯口不僅加有窯口底款,還標有燒制年代,如“榮昌鈞瓷坊乙酉年制”等。而在社會上有影響的部分藝術大師則開始將自己的名字用制模的方式作為款識。如“劉富安作”、“劉山人造”、“楊志制瓷”等等。隨著一些大師在社會上的影響日益增大,所在窯口將一般的藝術品用窯名作款識,而自己的得意之作則另加個人款識。有些藝人為了防止自己的款名被盜用,還採用親手刻寫的方式來存真。如“苗長強” 、“孔相卿”、“夫立手制”、“劉建軍”、“晉造”、“韓冬”、“鈞丁”等。
價值
鈞瓷 的名貴在於其獨特的窯變釉色,其釉色是自然形成,非人工描繪,每一件鈞瓷的釉色都是唯一的,獨一無二的,即 “鈞瓷無雙” ,且釉透,釉活,胎質精純,堅實細膩。叩之聲圓潤悅耳,清脆動聽;觀之形端莊優美,古樸典雅,它的釉變色五彩繽紛,璀璨奪目,渾然天成,構成一幅幅神奇的圖畫,如寒鴉歸林,夕陽殘照,高山雲霧,峽谷飛瀑,伯牙撫琴等等。這些釉變畫,千變萬化,意味無窮,具有千古耐看的魅力,名人曾用 “ 出窯一幅元人畫,落葉寒林返暮鴉 ”、“ 雨過天晴泛紅霞,夕陽紫翠忽成嵐 ”、“ 峽谷飛瀑菟絲縷,窯變奇景天外天 ” 等來形容鈞瓷窯變之妙,民間有“ 鈞與玉比,鈞比玉美,似玉非玉勝似玉 ”、“ 黃金有價鈞無價 ” ,國外更有 “ 雅堂無鈞瓷,不可自誇富 、“ 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 ” 之說。
背景故事
歷史上.鮮紅釉瓷器曾倍受人們以及歷代帝王的珍愛.其中清代的乾隆皇帝對鮮紅釉瓷更是喜愛有加,每每摩挲把玩,倍加讚賞.他的詩:"雨過腳雲婪尾垂,夕陽孤鶩照飛時。泥澄鐵碹丹砂染。此碗陶成色肖之。"就是在吟詠明代宣德時期的寶石紅釉碗。
相傳明朝宣德年間,宣宗皇帝突然想要用一套鮮紅色的瓷器祭奠日神,於是詔令設在景德鎮的督窯官加緊燒制。但是,窯工們多次試驗,就是燒不出令朝廷滿意的祭器來。督窯的太監每日督促、鞭打窯工,並且把一部分人關進監獄,聲稱再燒不出皇帝催要的紅釉瓷器,就要殺人了。一位老窯工的女兒翠蘭,聽到訊息非常擔心,跑到了御窯廠,發現她的父親也被督窯官投入了大牢。悲憤的翠蘭縱身跳入了熊熊的窯火當中,用自己的生命抗議督窯官的暴行。兩天后,當窯工們打開翠蘭焚身的窯爐時,驚奇地發現,燒成的陶坯呈現出鮮血一樣的紅色。紅色的祭器燒成了,人們說這是翠蘭的血染紅了陶坯,於是就把這種紅色的陶瓷,稱為祭紅。
為了紀念以身祭窯的翠蘭,窯工們後來在封窯門時,用磚砌成少女的形象,這個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從那以後,歷代皇帝都曾不惜財力燒制祭紅,但是這種殷紅色的瓷器,如同神話中的寶物一樣,非常難得。
這就是被蒙上了神秘色彩的祭紅。在景德鎮陶瓷館的近萬件藏品中,祭紅只有九件半,其中一件明代宣德年間的祭紅,收藏時只剩下了殘缺的一半。
從唐代開始,中國陶瓷藝人就發明了紅釉燒制技術,北宋年間,河南禹縣的鈞窯完善了這一工藝,燒出了世稱"鈞紅"的紅釉陶瓷。但是,鈞窯的燒制工藝還不成熟,紅釉中往往摻雜進其他的顏色,而景德鎮人在宣德年間燒出的祭紅,從顏色的色澤和純度上,都超過了鈞窯,人們把它叫做"宣德祭"。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這種紅釉的燒制技術莫名其妙地失傳了。
明朝宣德年後,幾百年間一代又一代景德鎮人,斷斷續續曾多次試燒這種紅釉瓷器,但都沒有燒出過當年那樣的祭紅。
明代景德鎮的御窯,是朝廷的官窯,由朝廷下訂單進行生產,燒出來的瓷器專供皇家使用,當然容不得成色不好的產品。因此,燒出來的瓷器要經過督窯官員的千挑萬選。落選的瓷器皇帝不用,百姓當然也不能用,只好打碎深埋,這就是色窯遺址瓷片的來歷。
河南的鈞瓷有"十窯九不成"的說法,表明紅釉是一種極難掌握的燒成技術。景德鎮的祭紅比鈞紅還要難燒得多,按民間的說法,叫"千窯一寶",也就是上百爐的窯火中,才能得到一、兩件祭紅。清朝人在《景德鎮陶歌》里專門記述了燒制祭紅的難度:"官古窯成重霽紅,最難全美費良工。霜天晴晝精心合,一樣搏燒百不同。"
明朝的御窯,是以國家強大的財力為後盾的,也許就是因為這強大的財政支持,才得以燒出紅釉瓷器,才能萬里選一地挑選貢品。
景德鎮的陶瓷行業,雖然已經有千年的歷史,但還沒有走出手工業的封閉圈子。制瓷工藝尤其是釉料的配方,歷來是手藝人保密的重點,世代家傳,決不外泄,而且配方全憑配釉人的經驗和運氣。
陶瓷的藝術就是火的藝術。不同成分的釉料在不同溫度、不同燒成氣氛中可以產生千變萬化的顏色,火改變了陶坯的化學成分,火把泥土變成了晶瑩剔透的寶石。景德鎮人創造了祭紅、郎紅等彩色陶瓷,也創造出陶瓷的神話。現在,景德鎮人依然延續著500多年古老的技藝,也延續著土火相融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