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麻雀獲獎作家文叢·袁炳髮捲:血色花

金麻雀獲獎作家文叢·袁炳髮捲:血色花

《金麻雀獲獎作家文叢·袁炳髮捲:血色花》為《金麻雀獲獎作家文叢》中的袁炳髮捲,入選作品分為“心靈陽光吧”、“星期六悅讀”、“愛情在雲上”、“人生KTV”四個主題,代表作有《血色花》、《一把炒米》等。袁炳發的小小說題材較為寬泛,以反映當代社會生活為主,語言樸實自然、簡潔老到,善於採用白描手法敘寫故事、展開情節,而將沉甸甸的思想隱藏於跌宕起伏的故事背後。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金麻雀獲獎作家文叢·袁炳髮捲:血色花》由世界圖書出版廣東有限公司出版。

作者簡介

袁炳發,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哈爾濱市作家協會副主席。l984年開始創作,至今已在《十月》、《大家》、《芙蓉》、《小說界》、《北京文學》、《山花》、《作品》等國內外報刊發表小說數百篇,其中有多篇被《小說選刊》、《小說月報》、《中華文學選刊》轉載。獲中國小小說金麻雀獎。出版作品集:《彎彎的月亮》、《尋找紅蘋果》、《愛情與一個城市有關》等。袁炳發的微型小說題材較為寬泛,以反映當代社會生活為主,語言樸實自然、簡潔老到,善於採用白描手法敘寫故事、展開情節,而將沉甸甸的思想隱藏於跌宕起伏的故事背後;行文奇詭,往往於平常處出新出奇;巧妙地設定懸念使他的作品顯出幾分空靈玄妙;情節設定絲絲人扣、開合有度以及巧妙的結尾處理很好地體現了他對微型小說這種文體的駕輕就熟;而注重思想深度的開掘又使他的作品顯得厚重、有分量,從而閃射出耀眼的理性光芒。

媒體推薦

袁炳發的小小說題材較為寬泛,以反映當代社會生活為主,語言樸實自然,曉暢簡潔,故事結構遞進快,敘述不拖泥帶水。袁炳發的生活積累相當豐厚,呈現出一種嚴肅的有責任心的寫作狀態。——金麻雀獎頒獎辭

圖書目錄


第一輯心靈陽光吧
一把炒米
身後的人
彎彎的月亮
母親的軍帽
讓姨奶想瘋的那個人
烈士
鑲牙左
懷念
獵人
宋大腳
燎原
劉羅鍋
劉小腳
女盜
槍手
殺手
傻女
崗位
旅伴
第二輯星期六悅讀
窮孩子
成人禮
話趣
神童
成長
日子
懷抱
女司機
故鄉在遠方
愛上更年期女人
顏色
詩人西西
老趙這個人
男人原則
春天裡
天真
男人
讀書
二丫
美好
第三輯愛情在雲上
幻想
與—瓶茅台酒有關的愛情
契闊
移植
尾隨
愛情在冬天光顧了我
回憶我和米雪的戀愛
白狐
感動
男孩和女孩的故事
怕冷
網事
殺蛇
愛情就是;文個死樣子
初夏
存在
秋天
遠方
血色花
碎落
第四輯人生KTV
愛情梅
背後
大謀
拐彎
今年春節沒有草莓
酒品
老孔
親愛的,讓我們從制吧
失敗
時光
嗜酒的人
疏遠
藥壺
判斷
漂亮
歲只
童話
恍惚
雲雀
槍案

序言

女作家遲子建說袁炳發是黑龍江小小說的領軍人物,在全國也是這塊園地的“園藝”高手。這個評價應該是中肯的。所謂領軍人物,不僅是指袁炳發的小小說在該地區獨領風騷,重要的是,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今,袁炳發還是白山黑水間的小小說活動家之一。辦刊物,編報紙,他總會給鍾愛的小小說打造一塊自留地。市井人物都是他關注的對象,而為袁炳發贏得廣泛聲譽的是兩篇革命歷史題材的小小說:《一把炒米》和《身後的人》。
《一把炒米》講述了一個殘酷的戰爭故事。解放前,三個解放軍戰士被敵人包圍在大山上,與隊伍失去聯繫,整整七天,靠吃野菜樹皮維持,他們賴以活命的全部乾糧,只有老班長保存的一把炒米。在飢餓將他們逼入絕境時,兩個戰士——大個子和小個子爭搶起米袋。老班長舉槍制止,他知道,吃下這把炒米產生的生命能量只夠一個人突圍。這意味著必須有兩個人選擇犧牲。最終,大個子戰士狼吞虎咽地吃下炒米突圍成功,而老班長和小個子戰士用生命的最後一絲力氣開槍為他掩護。悲壯的場面感人至深,然而更讓人震驚的是這篇小小說的結尾:幾十年以後,一位大個子將軍來到葦子溝的北山上,立下一塊墓碑,上寫“革命烈士劉冬生父子之墓”。原來義無反顧的犧牲者竟然是一對父子!以小小說的篇幅,情感容量和衝擊力如此之大,實屬罕見。正面寫戰爭題材的小小說本來就少,出色者更是鳳毛麟角,袁炳發的《一把炒米》橫空出世,為戰爭題材的小小說增添了沉甸甸的分量。而作品所謳歌的革命戰士視死如歸、捨己為人的精神,在我們今天的社會仍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閃現出熠熠光彩。
《身後的人》可稱為小小說“留白藝術”的範文之一。一位古稀之年的離休老將軍,閒下來時就愛在逝去的往事中徜徉。我們知道老人往往容易沉緬在回憶中不可自拔,何況曾經金戈鐵馬、出生入死的老將軍。然而這位老人是獨特的“這一個”。他恍惚中總感到有人在身後站著。是真是幻?是戰友的英靈或魂魄?作品以簡略的筆觸,講述了一段讓將軍刻骨銘心的往事:一次,在敵人的追捕下,葦子溝的張媽把他掩藏在夾牆裡,免遭一難,而張媽的兒子卻被敵人押走。至今,將軍也無法查明救命恩人張媽和她的兒子是否還活在這個世界上。那么,晚年的將軍,身後站著的人究竟是誰?作品沒有明說,逝去的往事讓將軍老淚縱橫。這個“留白”具有雙重意義,一是藝術的表現手法,給人留下回味的空間和想像的餘地;二是歷史的空間感,艱苦卓越的民族解放戰爭,有多少無名的人——軍人和老百姓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老將軍內心的傷痛和良知也就是我們這個民族的良知。這篇小小說的結尾,老將軍把自己的存款寄給了葦子溝的民政部門,聊表寸心。與前面提到的《一把炒米》的故事都發生在“葦子溝”,看來正處於創作旺盛期的袁炳發還能從“葦子溝”這個地方採掘出更多的金礦。
《彎彎的月亮》是袁炳發的代表作之一,這篇作品被收入日本大學教材《中國短小說選》。《彎彎的月亮》寫得像月光一樣輕爽乾淨,是校園題材小小說中引人注目的收穫。小女孩星子在回答老師的提問“彎彎的月亮像什麼?”時,很不情願地變成了全班的另類,因為她的回答與眾不同,遭到了老師的批評:“你的回答是錯誤的。全班同學都說彎彎的月亮像小船兒,你為什麼偏偏要說像豆角?”下課後,連奶奶也說孫女的回答不對。從此小女孩再也不敢說出自己的見解,變得沉默寡言。所幸的是,多年後,已成為一名老師的她也提出了“彎彎的月亮像什麼”的問題。並對一個名叫田菲的學生回答的“彎彎的月亮像豆角”大加讚賞。本來,這就是一個考驗想像力的命題,整齊劃一的雷同是對想像力的禁錮和弱化。這篇小小說實際上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我們的教育方式是鉗制還是解放孩子的想像力?答案不言自明:幾十年後,這位循循善誘的老師退休回家,接到當年的女學生、現在的女作家田菲寄來的剛出版的長篇小說,書的扉頁上寫著:贈給最優秀的老師,感謝您沒有扼殺我少年時代富於想像力的天性……我想,《彎彎的月亮》這篇小小說之所以被國外教材選中,就是看中了它的智慧含量和內在的哲理。想像力是人類作為高級動物最重要的素質之一,它產生了科學和藝術,它應該像一株可愛的幼苗被我們呵護長大,它代表著人類的未來。
袁炳發善於在小小說的構思過程中“以點帶面”,這個“點”是指他對社會人生的思考點和關注點,一個“點”能帶出一篇小小說,從他的小小說《藥壺》上看得十分明顯。在我國某些地方,特別是貧窮落後的農村,還存在著不少陋習,這些陋習有些純屬無知,有些帶著迷信色彩,比如這篇作品所描寫的那樣,向鄰舍借了藥壺不能還,如果還了,就是把災難和晦氣還給了人家。男主角阿東是村里唯一的大學生,最有知識的人,大學畢業準備回鄉辦學傳授知識的當日,卻被這個陋習絆住了腿——他把藥壺還給了於他有恩的七爺,而恰巧七爺當夜突發腦溢血病故。他懂科學,卻因不懂這迷信的陋習被村民們視為無知無良,最後含淚告別了生養他的熱土。在這裡,“藥壺事件”是一個“點”,作者把它當成了小小說的焦點。這個焦點散發出的光譜是如此豐富,追問和探究著關於“民族劣根性”的一系列問題,延續著“五四”以來現實主義文學的傳流。如果說文學的功能有批判蒙昧、啟迪新知的話,《藥壺》事件給知識分子上了生動的一課,它被選入《中外書摘》雜誌也不是偶然的了。
袁炳發擅長“以點帶面”的小小說還有《木像》頗堪玩味。大凡世上的人,識別人易,識自己難。假如走在大街上,迎面遇見一個和自己一模一樣的人,大跌眼鏡之餘,自忖是否白日見了鬼。也許是靈機一動,也許是妙手偶得,袁炳發以一篇《木像》讓我們想起了這個定律。木雕專家因手藝超絕,為大商賈林道明獻壽而雕刻的本人雕像惟妙惟肖,讓林道明越看越不認識,導致木雕專家羞愧自盡。這是一篇典型的現代版筆記小說,因其生動傳神而姑妄聽之,顯示了袁炳發不失嫻熟的另一套筆墨和對不同題材領域的藝術概括力。
在作品中能敘述出一個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是袁炳發小小說寫作的一大優長。《槍案》的構思依然扣人心弦。生死場上尚能肝膽相照的戰友,在面對愛情和名利時,意志薄弱者的腳步會一時偏離了跑道而自污。雖然作者給故事籠罩上特殊的社會背景等諸多外因,然而細細思忖,畢竟在主人公的內心深處,所滋生出的一劑毒素,還是產生了霉變。這一簇荊棘不僅令友誼蒙羞,也讓人靈魂扭曲。主人公悔時已晚,不得不以極端的方式,進行了自我救贖。作品構思巧妙,前後呼應,故事脈胳清晰,題旨意味深長。
作者的小小說題材較為寬泛,以反映當代社會生活為主,語言樸實自然,曉暢簡潔,故事結構遞進快,敘述不拖泥帶水。袁炳發的生活積累相當豐厚,呈現出一種嚴肅的有責任心的寫作狀態。
(楊曉敏,現任河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小小說選刊》、《百花園》雜誌主編,曾榮獲“小小說事業家”等榮譽稱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