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金馬村原名 金馬駒村,明代建立的村莊,因金、馬二姓最先居住此地而得名。
後演義為神話故事:相傳一金馬駒兒,常與夜間到一富家水缸飲水,被當時的長工打掉馬耳一隻,村莊遂名為金馬駒,村落南北較長,向有前中後之分。
建國初期曾為金馬駒鄉政府駐地。
1949年至1953年7月,嶧縣轄20個區,金馬村所屬嶧縣第五區。1958年隸屬周營公社,70年代隸屬於陶官鄉。
2001年陶官鄉併入周營鎮。
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周營鎮前 金馬村,周營鎮下轄38個行政村之一, 行政村代碼:370403102257,由前金馬、後金馬、中金馬、澇莊、北李莊、劉莊六個小自然村合併為一個行政村,行政村委會設在薛前線公路南。
村內人口姓氏主要:王、張、趙、劉、孫、李、蒯、徐、祁、孟、袁等。
地理位置
金馬村地處薛城區南部,周營鎮西部,俗稱棗莊的南大門,地理坐標東經117.362509,北緯34.700457
東部與本鎮的大鞏湖村、胡莊村、小鞏湖村接壤。
西部與沙溝鎮隋河村、大孫莊村接壤。 南部與本鎮北馬莊村,李村、高河村接壤。
北部與沙溝鎮廟莊村、大沃村村、西南莊村接壤。
南北長2.2公里左右,東西長2公里左右,總面積約5平方公里左右縣級公路薛前線從村中通過。501路公車和 502路公車通過並設立金馬國小公交站和後馬村公交站。
氣候特徵
前金馬村屬於薛城區下的村莊,薛城區地處北溫帶,屬暖溫帶季風大陸性氣候,是中國南北氣候過渡帶,四季分明,冬季盛行偏北風,氣候寒冷乾燥;春季偏南風較多,若有較強冷空氣南下,還會造成強降溫或冷霜凍;夏季天氣炎熱,濕潤多雨;秋季氣溫明顯下降,降水驟減,多秋高氣爽天氣。年均日照2005.1小時,歷年平均氣溫14.5℃,最熱月為7月,平均氣溫26.9℃;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1.8℃。2007年降水量970毫米,年降水量g高為1317.0毫米(2003年),低為527.6毫米(2002年)。年平均降水日為70.5天(含降雪),平均降雪日數10天。氣壓平均為1011.8百帕。年平均風速2.1米/秒,主導風向為東南風,頻率為12% 。
植物資源
多為溫帶落葉林(楊樹、各類果樹)及各種農作物(玉米、大豆、小麥、花生、高粱、馬鈴薯、金銀花、蔬菜)
動物資源
動物資源豐富,有豬、牛、羊、兔、雞、鴨、鵝、魚等
人口民族
2015年,總人口約8000人左右,民族主要為漢族
經濟狀況
綜述
金馬村主要產業為第一產業(種植業和養殖業)和第三產業(商業和服務業),第二產業有點欠缺。
第一產業
村裡有農場,養殖場,和未被承包的耕地。
種植業為主要產業,有玉米、小麥、花生、大豆、高粱、金銀花 、各種蔬菜等。養殖業有豬、牛、羊、雞、鴨、鵝、魚等。
第二產業
混凝土磚塊加工廠、煎餅的加工,制板廠,手工刺繡地毯,手工製作布娃娃,手工編織高粱花席(據說所編制的花席“康熙乾隆”都用過)、前程廢品資源回收筒等。
第三產業
各種商超(金馬帥帥微利超市、金馬舒心超市、金馬三農服務站,金馬五交化綜合超市、金馬銀濤蔬果超市等),農家樂(金馬飯店等)
人口文化大院
人口文化大院
黨建文化主題廣場
教育事業
金馬國小 ,金馬幼稚園
醫療衛生
金馬村衛生室 ,金馬藥店。
地方特產
“金 馬花席”-棗莊非物質文化遺產。前 金馬村很久以來就有編制高粱花席的傳統技藝。據說所編制的花席清朝“康熙乾隆”下江南的時候都用過。21世紀仍是前金馬村人的驕傲,因為周邊的村子裡沒有人會這手藝,編花席的手藝一直以來也就只有前金馬村的人掌握,是有名的是遠近聞名的花席專業村,不僅編花席,還會編圍席、摺子 席、書棚、萎、坐墊等各種工藝品,這些工藝品編有“喜”“福”“壽”“漢文”以及花、鳥、蟲、魚等各式各樣的圖案。1989年、1994年金馬花席等編織工藝品曾兩次在中國廣州廣交會上展銷,被日本及東南亞各國看好。2009年被棗莊市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6]
花 席的原料就是高粱秸,為了編花席,前金馬村自古就有種植高粱的習慣。直到2015年,很多地方都不種高粱了,但為了滿足編花席的需要,前金馬村還是每年都要種植大量的高粱。編花席的工序不是太複雜,但關鍵是備料,僅這一項就大體包括剖、軋、敲、刮等程式。即先將挑好的高粱稈去掉外皮,用刀子將稈豎著剖開,之後放在地上用碌碡軋平整,再敲打秸稈,用刀把稈芯去掉,僅剩下秸稈皮用來編花席。過去魯南地區沒有燈草蓆和竹蓆,花席用於家中鋪床,本世紀主要是紅事和白事用。在紅事上花席用於拜天地時鋪地,蓆子的中間位置要利用秸稈皮的紅顏色,編出兩個大大的“囍”字以示喜慶,對技術的要求很高,稍有疏忽就會前功盡棄。而白事用蓆子相對來說要求較低,對圖案、顏色等不是太講究,只要編得平整即可。另外,有的商家為了追求店鋪的別致,也會使用花席當裝修材料,比如茶館、飯店等,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經常有商家根據需要專門來定製花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