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鉤圩

至嘉慶中期,留居喬林的另一房系,見金鉤村實在可以發展,便也全部遷來,創建“裕先公廳”。 不久,居於盤載的袁氏,也有一房系遷來金鉤村,創建“拱辰居”、“森廷公祠”,為金鉤村第四房。 可見金鉤村人在附近一帶,是有一定威望的,村雖小,卻來自潮汕大族,人們不敢輕視的。

山莊依山靠水,形勝壯麗,風景秀美,空氣清新,是個宜居寶地。昔年,這裡有過一個小市集,是清晨買賣山貨土產,日常生活用品之地,日出即散,人稱“露水圩”。圩集古名“金鉤圩”。舊時圩門有聯:“金谷生麗水;勾星出英才。”後來,袁氏來此創村,圩集只剩陳跡,袁氏便以“金鉤”為村名,外人則仍稱“金鉤圩”。這裡原是一派荒山野嶺,袁氏來此,披荊斬棘,勤勞耕山,經280多年的努力,荒山變樣,村落旺盛,現在全村有3000多人,全部姓袁,都是潮汕袁氏後代,第七世祖椿嶠公派下子孫,近年村民於河溝總匯處建造大橋,以利車輛往來,橋頭柱上,刻下原圩門對聯,以示金鉤為富貴吉祥之地,子孫永葆愛鄉之心。
袁氏在潮汕創寨,多於平原水網密布地帶,為何金鉤村獨創於卅嶺群山之中呢?原因是:椿嶠公卒後,遠葬於卅嶺潭頭媽山,過去交通不便,山路小徑崎嶇,掃墓時十分不便,經常是清晨出發,至午還在攀山越嶺,拜祭時間極短,草草了事,摸黑才能回家。子孫們心裡不安,為了對祖先的敬仰,墓地能經常巡視,看護,便找尋鄰近地方,創立鄉寨。見卅嶺一帶山勢,連續不斷,並不險峻,坡地較多,林木頗為茂盛,壤層不薄,地曠人稀,只要勤勞,便是可發展之地。乃在此謀求創立鄉寨,以為子孫永遠生計,金鉤村創立與組合,先後150年,是從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陸續遷來的,但都是袁氏一族,椿嶠公的後代,先後共分8起。
最先來此創業的是元錫公的子孫,是從喬林遷來的,時在乾隆末季,居住喬林的袁姓,感到地方限制,無法發展,便一部分人先來此墾荒創寨,初建一套“麻雀躍”小房。元錫公有六子,皆身強力壯,勤勞勇敢,數年後大有發展,又建成“七房公廳”、“西寧里”、“懷敦公廳”等。村寨規模初成。至嘉慶中期,留居喬林的另一房系,見金鉤村實在可以發展,便也全部遷來,創建“裕先公廳”。這是潮汕袁氏的22代。不久,居於盤載的袁氏,也有一房系遷來金鉤村,創建“拱辰居”、“森廷公祠”,為金鉤村第四房。嘉慶末年,從福田遷來的有三個房系:元斗公派系,遷來後分布於宮前邊;鴻業公派系遷來後住於祖祠北門外,後建“仁美里”;簡默公派系遷來分布於寨內巷尾,都是潮汕袁氏的21-24代裔孫。還有從南塘、陳侯遷來的二系,屬福裕公後代,是潮汕袁氏23世孫。從桂嶺大白村遷來的是裕興、裕魁公子孫,擴建“仁美里”,是潮汕袁氏的25代孫。
金鉤村雖是多系組成,且遷來有先有後,相隔100多年,但都是潮汕袁氏之脈,故而不分先後,一視同仁,團結一致,建設家園。金鉤村人憑著勤勞儉樸的本質,敢拼敢闖的精神,先後墾植了安平嶺、面前山、膠刀地等25個山頭,把荒山綠化,山坡開墾成旱園種上麻豆、黍、薯等糧食作物。又于山窩窪地墾成水田,計700餘畝,使村民奠下了經濟生活基礎。當地民間傳頌:“山歸袁,湖歸李,捕魚水流埔。”意思是:卅嶺山袁氏所開,應歸袁;而在潭頭媽山一帶池塘則歸李姓,但水流埔近池塘,經常偷捕魚吃。可見金鉤村人在附近一帶,是有一定威望的,村雖小,卻來自潮汕大族,人們不敢輕視的。
但因過去水利無修,靠天吃飯,遇上旱天,村人溫飽便無保障。加之人口增長快,於是便有人漂洋過海,出國謀生。據統計:在泰國東南亞的就有1500多人,港澳700多人。這些人中,發揚敢於吃苦奮鬥的傳統,在外大多有所成就,且有愛國愛鄉之心,對家鄉的建橋、修路、建學校、整治村容等公益事業,都作出重大貢獻。
在家的金鉤村人,也隨著祖國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如今,村民中有處級幹部4人,科級幹部12人。全村受過高等教育者有50多人,有不少專業人才,正在為黨、為國家服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