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輦

金輦,車輿名。清代皇帝所乘二輦之一。清初沿明制,設涼步輦。

車輿名。清代皇帝所乘二輦之一。清初沿明制,設涼步輦。乾隆七年(1742) 定皇帝大祀親詣行禮,均乘輿出宮,至太和門乘輦。乾隆十三年(1748)諭定,改涼步輦為金輦,皇帝每於北郊祀、享太廟、祭祀社稷乘金輦。其制:圓蓋方軫,高一丈五尺,蓋高一尺九寸,飾蓋用泥金銜金圓板四;冠金圓頂, 檐直徑七尺一寸, 黃緞垂幨二層;柱高五尺,相距四尺九寸;門高四尺七寸五分,冬季掛黃氈門幃,夏季換朱簾;座上方七尺三寸,下稍大,環以朱闌,高一尺三寸;轅四,用二十八人抬。參見“涼步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