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竹寺

金竹寺

金竹寺,位於蓮花山鎮銀瓶山南麓,明萬曆年間由高僧印宗募建,是一個集宗教、旅遊、消暑的風景名區。

概述

金竹寺,距海豐縣城l2公里,位於蓮花山鎮銀瓶山南麓的象嶺上。清《海豐縣誌》云:“銀瓶山……昂伏乾坎問,縣祖山也。高千仞,狀若瓶,產五色奇花,上有天池,秋冬不涸,春夏瀑落如練”。又云:“金竹庵,在銀瓶山腰,苔石為曲徑,上有瀑泉飛走石間。”該寺歷史悠久,距今400多年,明萬曆年間由高僧印宗募建。因象嶺叢生一種金色的竹林,遂名為“金竹庵”。

景況

金竹寺山環水抱,林木茂盛,環境幽美。北有名勝“石庵峽谷”、“第一泉”、“銀瓶瀑布”;東有“鯉魚潭”:西有“七星潭”;南有“洗心潭”等自然景觀。並有開山祖師源敏睿哲普同塔、清末住持浚賢慧禪師塔、清光緒嚴禁山火護林碑刻等古蹟,是一個集宗教、旅遊、消暑的風景名區。
清康熙初年,明崇禎巳卯科舉人、知名學者黃德娛常來金竹寺遊覽,飲甘泉清洌醒神,寫下“第一泉”及《銀瓶飛瀑》詩云:“層巒月夕殷輕雷,一派銀河接上台。海國年年春澤沛,作霖應爾是仙才。”歷代名士詩客遊覽銀瓶山金竹寺後,留有題詠的詩詞30多篇,是我縣崇尚歷史文化的縮影。
1995年,金竹寺成立以林漢城、楊家茂、釋超哲、高玉華、高佛生等為核心的復建理事會,開始向海內外善信募捐復建。該寺設計的建設面積為5000平方米,現在縣、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已初步建成“觀音閣”、“伯公廟”及正在興建“古今詩詞碑廊”、“芳名亭”、“藥王師廟”、“地藏王廟”等;並著手重修公路和二大橋樑。目前,“觀音菩薩”金身及三十二化身正在泥塑中,因資金欠缺,工程停停續續。僅就此祈請海內外善信鼎力支持,功德無量。捐建者一律勒石示碑留念。
【金竹寺】位於海豐縣北部蓮花山森林管理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