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金目大眼鯛,別名:橘棘鯛,俗稱大眼鯛、紅目鰱等。
分類學
分類學地位 taxonomy|__真核生物域 Eukarya|__動物界 Fauna|__脊索動物門 Chordata|__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__有頜上綱 Gnathastomata|__硬骨魚綱 Osteichthyes (魚綱 Pisces__硬骨魚系)|__幅鰭亞綱 Subclass Neopterygii|__棘鰭總目 Acanthopterygii|__鱸形目 Perciformes|__鱸亞目 Percoidei|__鱸總科 Percoidea|__大眼鯛科 Priacanthida
外形特徵
體略高,側扁,呈長卵圓形;體最高處位於背鰭第五棘附近。眼特大,瞳孔大半位於體中線下方。吻短。口裂大,近乎垂直;下頜突出,頜骨、鋤骨均具齒。前鰓骨後緣及下緣具鋸齒並具有一枚後向之短強棘。鰓耙總數24-26。頭及體部皆被有粗糙堅實不易脫落之櫛鱗;側線完全,側線鱗孔數70-90。背鰭單一,不具深缺,具硬棘X棘,軟條13-15;臀鰭與背鰭幾相對,具硬棘III,軟條13-16;背鰭及臀鰭後端圓形;胸鰭短小;腹鰭中長,短於頭長;尾鰭截形或雙凹。體一致呈鮮紅色,有時腹部呈銀白色;各鰭末端顏色較深,且鰭膜上無任何斑點。
生活環境
主要棲息在深海150~1200米水層,因人類底拖網捕撈,橘棘鯛生活的海床被嚴重破壞,數量驟減。
分布範圍
分布於紅海、印度洋東岸至太平洋的夏威夷、北至日本、台灣島以及南海諸島海域等。
生活習性
夜間出來覓食。肉食性,以小魚、蝦、蟹或水層中的浮遊動物為主食。
拉丁目名: | PERCIFORMES |
中文目名: | 鱸形目 |
中文科名: | 大眼鯛科 |
拉丁科名: | Priacanthidae |
中文屬名: | 大眼鯛屬 |
拉丁屬名: | Priacanthus |
拉丁種名: | hamrur |
定名人: | (Forskal) |
年代: | 1775 |
中文名: | 金目大眼鯛 |
ogenus: | Sciaena |
原始文獻: | Descript. Animal:45. |
模式產地: | 紅海 |
俗名: | 寶石大眼鯛 |
國內分布: | 南海諸島海域, 台灣 |
國外分布: | 紅海, 印度洋東岸至太平洋的夏威夷, 北至日本 |
資料來源: | 南海諸島海域魚類志:146-147. 台灣魚類志: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