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質藤本;根多年生,近木質;莖、枝纖細,開展,初時有糙硬毛及長柔毛,老後漸脫落。葉柄具類似枝上的毛被,長2-4厘米;葉片膜質,卵狀心形,五角形或3-5中裂,長、寬均4-8厘米,中間裂片較大,窄三角形,側面的裂片較小,三角形,先端漸尖,邊緣有不規則的疏齒,基部心形,彎缺張開,長圓形,深 1.5-2厘米,寬1-1.5厘米。兩面粗糙,上面深綠色,有短剛毛,葉背淡綠色,被毛,尤以脈上較密,葉脈隆起。卷鬚纖細,不分歧或2歧,近無毛。雌雄同株。雄花:單生或3-8朵生於總狀花序上,總花梗稍纖細,下部近無毛,中部以上常被稀疏的黃褐色的長柔毛,長10-15厘米,每朵花常具一葉狀苞片;苞片菱形,常3中裂,長1-2.5厘米,苞片和花萼均被黃褐色長柔毛;花萼筒管狀,伸長,長約2厘米,上部膨大,徑3-4毫米,裂片伸展,近條形,長7毫米;花冠白色,裂片長圓狀卵形,多少生長柔毛,長1.5-2厘米,寬1-1.2厘米;雄蕊3,花絲粗壯,長0.5毫米,花葯長7毫米,藥室折曲。雌花:單生;花梗較單生的雄花短,長1-4厘米;子房長圓形,長1-1.2厘米,徑0.5厘米,外面被黃褐色的長柔毛,有縱肋,兩端近急尖,花柱長約0.5-0.8厘米,柱頭3。果實長圓狀卵形,橙紅色,長4-5厘米,外面光滑,具10條凸起的縱肋,兩端急尖。種子長圓形,長7毫米,寬3-3.5毫米,有網紋,兩端鈍圓。花期7-9月,果期9-12月。
產雲南、廣西和廣東(海南島)。常生於海拔430-900米的山坡、路旁、疏林及灌叢中。越南、印度、馬來西亞也有分布。
植株莖蔓生或較短縮,主蔓長約500厘米,莖粗約1厘米,節間長6-13厘米,分枝1-6個。葉互生,綠色,嫩葉黃綠色,主蔓著生葉片25-50片,功能葉有毛,葉脈白色,雌雄同株異花,主蔓第一雌花著生於第6-13節,第一雄花著生於第5-6節,側枝上的第一雌花著生於第4-6節。主蔓以10-20節最易坐果,每株一般結果1-3個。每天5-8時花朵開放,9時以後開始閉合,所以人工授粉應於上午8時前進行。嫩瓜乳白色,成熟老瓜為金黃色。瓜橢圓形,果面光滑,有極明顯的棱,瓜柄長約6厘米,果柄有棱。種子乳白色,卵圓形扁平。
金瓜的瓜肉層能分離成絲狀。授粉2天后的果實經加熱就能分離出絲狀,但瓜絲粗僅0.4毫米左右,隨著果實的長大,瓜絲逐漸變粗,並與果實的縱徑呈高度相關,相關係數為0.9957。老熟瓜的瓜絲直徑2-3毫米,長4-10厘米,微黃色透明。瓜絲呈圓形或多面形,大小粗細不等,彼此鑲嵌排列,瓜絲共10層左右,每一瓜絲是由中央的維管束及周圍3-5層薄壁細胞組成。瓜絲間有較狹小的細胞將瓜絲分隔開。瓜絲是在花芽分化子房發育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開花前2-3天,瓜絲界限已經分明。開花授粉後,子房迅速膨大,瓜絲細胞亦增大,瓜絲間的小型薄壁細胞內開始貯存大量澱粉粒。以後,隨著瓜體的發育,組成瓜絲的薄壁細胞內的澱粉粒增多,而瓜絲間細胞中的澱粉粒逐漸減少,並趨於老熟解體。開花後2-3周的果實橫切面上,可見到瓜絲約呈環形排列於果壁內,用鑷子撥動可使瓜絲分離。瓜絲有分枝,彼此交織成網狀。經蒸煮或冷凍後,瓜絲間的細胞和薄壁細胞趨向於衰
老解體,各瓜絲分離而成麵條狀。通過蒸煮或冷凍措施,使瓜絲細胞失水收縮後,瓜絲間薄壁細胞則處於分離狀態。金瓜在貯藏期間,不斷地失水減重,幾個月後,未經處理瓜絲也能分離。但失水過多後,瓜絲乾癟,則不宜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