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金榮華,1936年生,台灣師範大學及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畢業,法國巴黎大學研究。曾任台北中國文化大學系教授、主任、研究所所長,中國口傳文學學會理事長;現任中國文化大學董事、中研所教授、中國現代文學學會理事長。
作品
民間文學著作《禪宗公案與民間故事─民間故事論集》(2005),《中國民間故事與故事分類》(2003),《民間故事論集》(1997),《民間故事類型索引》(2007),《六朝志怪小說情節單元索引》(1984)。
民俗記錄片:貴州苗族姐妹帶(2002)。
研究
民間文學受到學術界的注意,是在二十世紀初的五四時期;被認定為一門學科,則是在二十世紀的八十年代。作為一門學科,要有足夠的材料。在這方面,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在當年推行。
申遺項目
腳踏棉紡車紡紗技藝的故事、歌謠、諺語三項全國普查,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就故事部份而言,各省市的省市卷本已快出齊;數量多達兩千冊左右的各縣縣本也已開始絡續出版。接著要做的是把歷代文獻中的故事整理出來,使材料基本完整(浙江顧希佳先生剛完成的《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長編》已做了一些這方面的工作;台北中國口傳文學學會也已著手編撰《中國歷代筆記故事類型索引》)。
發展與現狀
把古今所記錄所流傳的民間故事整理出來後,加以分類索引,以利研究工作的進行,是基礎工作的一部份。在這方面,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已出版了漢譯本的丁乃通《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索引》,筆者也編撰了以二十世紀後半葉採錄成書為主的故事類型索引,但這些是不夠的。新材料不斷問世,分類索引就必須緊隨在後。
在培養人才方面,大學部的中文系祇開一門民間文學概論可能也是不夠的,最好能再有一門實地採錄和資料整理之類課程,作為進階選修,讓對民間文學有興趣的學生,早一點有實際的基礎訓練。在研究所的層次,除了開設民間文學專題研究的課程,也不妨考慮單獨成立民間文學研究所,使有志於民間文學研究者,有較寬廣的接觸和探討(台灣的花蓮教育大學已嘗試成立,做過第一次評鑑)。
語錄
金榮華教授來自台灣的中國文化大學,他告訴記者,每次在台灣少數民族地區做完田野調查,他一定要把照片和出版的調查報告寄給接受訪談的老鄉,還會和老鄉保持長久的聯繫。金榮華說,他們是文化的主人,要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是受尊重的,為自己的文化感到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