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應豫

金應豫

一年後,金應豫傷愈,恰好清政府從全國各地選送優秀學生到國外留學。 陸鍾琦的兒子名叫陸光熙,他受金應豫和43標參議官姚鴻法的影響,也產生了革命思想。 不久,省咨議局決定成立民團維持社會秩序,辦民團的事情,決定由金應豫具體負責。

金應豫,字烈侯,1867年12月l5日出生於太原市一個傳統文化氣息十分濃厚的回族知識分子家庭。他聰明好學,在少年時代便考取了秀才並被列為鄉舉副榜。但金應豫並沒有走傳統的科舉之路。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進犯山西,山西組織地方民間武裝在龍泉關一帶設防。金應豫憤國勢之衰,敵侮之甚,慨然投筆從戎,以直隸省阜平縣鞍子嶺旗標中左兩營龍泉關隘防務書記的身份,參加了戰鬥。在戰鬥中,金應豫躍馬衝出陣地,不料一發炮彈在身邊爆炸,彈片擊中了他的頭部。金應豫身受重傷,墜落馬下……
一年後,金應豫傷愈,恰好清政府從全國各地選送優秀學生到國外留學。金應豫因為曾參加過對敵戰役,故以有功人員的身份被選送到日本留學。
當時國內革命形勢風起雲湧,金應豫便廣泛結交革命志士,學習革命思想,很快便傾向革命。同盟會成立後,孫中山在東京錦輝館召集中國在日本的留學生討論中國的前途,鼓勵留日學生積極參加革命。參加這次會議的中國留學生群情激昂,會後,金應豫便參加了孫中山先生所領導的中國同盟會
1910年,金應豫回到太原,山西提學使駱成驤任命他為晉陽中學監督(晉陽中學即現在太原五中的前身,其職務相當於現在的校長),同時還兼任新軍第四十三協司令部執法官。
1911年10月10日,武昌爆發了起義。
10月22日,西安也爆發了革命。
山西巡撫陸鍾琦對此坐臥不安,他認為新軍最不可靠,應該儘快調離太原。於是,他便下令新軍於10月28日前離開,否則以殺頭罪論處。
陸鍾琦的兒子名叫陸光熙,他受金應豫和43標參議官姚鴻法的影響,也產生了革命思想。他得知新軍調動的訊息,便把陸鍾琦的密謀泄露出去。於是,義軍做出了提前起義的決定。
為了保證起義順利進行,金應豫和姚鴻法專門給陸光熙寫了一封信,讓他馬上到太原來勸說其父親陸鍾琦反正。陸光熙10月27日晚來到太原,勸其父親投向革命,陸巡撫甚是惱怒,大罵陸光熙,勸說失敗。結果,革命爆發後,陸光熙沒有來得及與金、姚二人會面,便和父親陸鍾琦雙雙死在衙門棚欄中。
太原起義後,社會秩序比較混亂,搶劫事件時有發生,閻錫山派軍隊維持秩序,可是這些軍隊反而趁火打劫,軍隊過後又是巡警繼續搶劫。
不久,省咨議局決定成立民團維持社會秩序,辦民團的事情,決定由金應豫具體負責。金應豫受命以後,馬上召集民團舊軍士組成五百人的民團隊伍,分成五隊負責太原社會秩序的維持。這五個分隊分派在橋頭街、紅市街、廟前街、棉花巷、城隍街、鼓樓街,他們幫助老百姓從搶匪手裡奪回了不少財物,處理各種案件二百多起。張錫鑾進攻山西時,閻錫山和趙戴文倉皇逃往晉北,太原處於混亂狀態,維護社會秩序的事情便又由民團來承擔。金應豫日夜為維持社會秩序忙碌,家中無形中變成了辦公室,家門常開不關。他還要到街上各處進行巡查,食不安席、寢不安室。閻錫山回到太原後,拉著金先生的手說:“維持太原社會秩序,你老兄是首功一件……”。事後閻錫山欲委任金應豫為山西巡警道,金應豫先生堅辭不就,閻只得作罷。
1962年病逝於太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