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砌的台;華美的台。《藝文類聚》卷二七引 三國 魏 崔琰 《述初賦》:“列金台之蹇產,方玉闕之嵯峨。”《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二回:“今金台草沒,無終墓木已拱,蘇代、鄒衍,相繼去世,昌國君亦歸吾國,燕之氣運,亦可知矣!”
2. 神話傳說中神仙居處。《海內十洲記·崑崙》:“其一角有積金為天墉城,而方千里,城上安金台五所,玉樓十二所。”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海中有金台,出水百丈,結搆巧麗,窮盡神功。” 唐 吳筠 《遊仙》詩之七:“金台羅中天,羽客恣游息。”
3. 黃金台的省稱。比喻延攬士人之處。 唐 羅隱 《春日投錢塘元帥尚父》詩之一:“正憂衰老辱金台,敢望 昭王顧問來。” 宋 秦觀 《謝程公辟啟》:“引置金台之館,俾參珠履之游。” 郭沫若 《歸國雜吟》:“金台寂寞思 廉頗 ,故國蒼茫走屈平。”參見“ 黃金台 ”。
4. 指古燕都北京。 明 沉榜 《宛署雜記·鋪行》:“當成祖建都金台時,即因居民疎密,編為保甲。” 清 朱彝尊 《酬洪升》詩:“金台酒坐擘紅箋,雲散星離又十年。” 章炳麟 《詠南海康氏》:“北上金台望國氛,‘ 對山救我帶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