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霍爾效應

量子霍爾效應,一般被看作是整數量子霍爾效應和分數量子霍爾效應的統稱。

整數量子霍爾效應被馬普所的德國物理學家馮·克利青發現。他因此獲得198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分數量子霍爾效應被崔琦、施特默和赫薩德(A. C. Gossard)發現,前兩者因此與勞赫林(Robert Betts Laughlin)分享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整數量子霍爾效應最初在高磁場下的二維電子氣中被觀測到;分數量子霍爾效應通常在遷移率更高的二維電子氣下才能被觀測到。

概述

K. Von Klitzing,G. Dorda,M. Pepper於1979年發現,霍爾常數(強磁場中,縱向電壓和橫向電流的比值)是量子化的,RH=V/I=h/νe2,ν=1,2,3,……。這種效應稱為整數量子霍爾效應。進而,AT&T的D. Tsui、H. Stormer和A.Gossard發現,隨著磁場增強,在v=1/3,1/5,1/7…等處,霍爾常數出現了新的台階。這種現象稱為分數量子霍爾效應。
R. Laughlin給出了解釋,他認為,由於極少量雜質的出現,整數v個朗道能級被占據,這導致電場與電子密度的比值B/ρ為h/ev,從而導致霍爾常數出現台階。他還指出,由於在那些分數占有數處,電子形成了一種新的穩定流體,正是這些電子中的排斥作用導致了分數量子霍爾效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