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的世界--1989-1991年世界重大事件的回憶

喬治?布希不甘政治寂寞,1979年宣布參加美國總統競選。 風暴以後第十九章 政變第二十一章

內容介紹

喬治?布希執政時期恰逢20世紀最為關鍵的時期,在此期間發生了一系列非常重大的國際事件,它們根本地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從東歐巨變、德國統一到蘇聯解體,以及海灣戰爭,在1989年到1991年的短短三年間,冷戰結束了。現在,布希總統和他的國家安全顧問布倫特?斯考克羅夫特就來給我們講述這些風雲激盪歲月里的故事。

作者介紹

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George Herbert Walker Bush)1924年6月12日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密爾頓市的一個百萬富翁家中。父親普雷斯科特?布希屬於美國共和黨鷹派,兩次擔任美國參議員,是艾森豪主義的狂熱鼓吹者。
太平洋戰爭爆發時,喬治?布希剛剛高中畢業。他受美國陸軍部部長史汀生的鼓動,毅然告別女友,投筆從戎,當了一名魚雷轟炸機的飛行員。1944年9月2日,他在轟炸日本小笠原群島時,飛機被日軍高射炮火擊中,幾乎犧牲。戰爭結束後,他進入耶魯大學學習,專業是經濟學。大學畢業後,他在德克薩斯州從事近海石油勘探,經商成為百萬富翁。1966年2月,他又棄商從政,當上了眾議員,從此開始了職業政治家的生涯。
喬治?布希的政治經歷豐富。1970年11月他競選美國參議員失敗後,出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1971年11月,他因未能阻止聯合國大會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席位,丟掉了大使職位,改任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水門事件曝光後,他見尼克森大勢已去,又參與了共和黨內一部分人的逼宮活動。結果,福特任代總統後,立即把他趕出了權力中心,放到外國當大使。這時,他萌發了到中國來看一看的念頭,選擇了美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聯絡處主任這一職位。1975年,福特又把他調回國內,擔任中央情報局局長。但沒多久,隨著福特在總統競選中敗給了卡特,他也失去了中央情報局局長的職務,成為休斯敦第一世界銀行的掛名董事。
喬治?布希不甘政治寂寞,1979年宣布參加美國總統競選。由於他的財力遠不如里根雄厚,結果在共和黨內提名競選中敗給了里根。他覺得4年後東山再起划不來,心甘情願地當了里根的競選搭檔,1981年1月20日成為里根的副總統。在此後的8年中,他代表里根先後到73個國家進行禮節性訪問,其中相當一部分訪問是參加外國領導人的葬禮。他還擔任過白宮清理聯邦條例特別任務小組主任、反毒品走私特別任務小組主任、危機特別處理小組主任等職務,參與策划過美軍入侵格瑞那達、入侵利比亞錫爾特灣、轟炸利比亞的黎波里市和班加西市等行動。1988年他參加總統競選,以絕對的優勢擊敗民主黨競選人杜卡基斯,當選為美國總統。
喬治?布希主掌白宮後,於1989年5月提出對蘇聯、東歐的“超越遏制戰略”。與此同時,他還對巴拿馬反美政權發動了突然襲擊,摧毀了巴拿馬國防軍,推翻了諾列加政權;接著又增兵宏都拉斯,逼迫尼加拉瓜在美國大軍壓境的情況下舉行多黨制大選,推翻了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政權,從而重新控制了中美洲。
喬治?布希為了控制中東與波斯灣這一戰略要地,抓住海灣危機爆發的有利時機,調集重兵進駐海灣地區,通過代號為“沙漠風暴”和“沙漠軍刀”的兩次大戰役,重創了敢於藐視美國霸權的伊拉克。戰後,他又在伊拉克北部劃出安全區,在伊拉克南部劃出禁飛區,使美軍賴在海灣地區不走。接著,喬治?布希又提出了建立美國稱霸世界的“世界新秩序”計畫。
喬治?布希可以劇變世界,但卻不能如願以償地建立美國領導下的“世界新秩序”。舊的世界格局解體了,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不少國家和地區的民族矛盾與宗教紛爭突出起來,引發了一系列的流血衝突和局部戰爭。美國放火容易滅火難,它四面出擊,疲於奔命。國內財力枯竭,經濟問題成堆,種族矛盾激化,終於釀成了
震動全國的洛杉磯事件。民主黨總統競選人柯林頓抓住這一機會,以“全面改造美國經濟”作為競選綱領,在1992年的總統選舉中,擊敗了喬治?布希,結束了共和黨人主掌白宮長達12年之久的歷史。
喬治?布希離任後,4次應邀訪問中國,受到中國領導人接見。他表示要為促進美中關係而盡力。

作品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序幕
第二章 從理論到實踐
第三章 統率北約
第四章 “紅蘿蔔”
第五章 希望與革命
第六章 結束與開始
第七章 德國統一問題
第八章 如履薄冰
第九章 構建共同基礎
第十章 歐洲新貌
第十一章 峰會與方案
第十二章 忍無可忍
第十三章 盾與劍
第十四章 微妙平衡
第十五章 把握進程
第十六章 闖過不諧音
第十七章 沙漠風暴
第十八章 風暴以後
第十九章 分家
第二十章 政變
第二十一章 載入史冊
譯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