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現貝多芬

重現貝多芬

《重現貝多芬》講述了“音樂巨人”貝多芬喪失聽力後的夕陽韻事,旨在披露《命運》交響曲背後不為人知的美麗樂章。身心承受著莫大痛苦而倍感孤獨的天才,與立志成為音樂家的作曲助理日久生情。最終,愛的力量讓貝多芬再次體味久違的幸福,為其漸趨褪色的生命重新塗上希望的色彩,其代表《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委婉動聽。

基本信息

主演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備註
—— 艾德·哈里斯 ----
—— 戴安·克魯格 ----
—— 馬修·古德 ----

劇情概要

重現貝多芬重現貝多芬

1824年,樂聖貝多芬正在趕工完成新作。這些年來,他孤家寡人 ,飽受感情創傷,耳疾折磨,距離上次創作出客群人激賞的作品已有年月。在作品完成的最後階段,貝多芬的御用抄譜員不幸病入膏肓,缺少深通樂理的抄譜員,演奏時樂團勢將無譜可奏。安娜是音樂學院推薦的女抄譜員,胸懷大志,希望藉由這次機會讓貝多芬品評她的創作。脾性狂躁的貝多芬起初懷疑女子能否有才擔此大任,在隨後的相處中,他不只慢慢依賴安娜的幫助,還對安娜產生好感,到最後,安娜成為貝多芬生命中不可忽視的存在,開啟了他心底的那扇門窗。

故事梗概

本片於2006年上映,它講述了音樂大師 貝多芬在喪失聽力之後仍不懈與命運抗爭的夕陽故事,旨在揭露《第九交響曲》 背後不為人知的動人故事。貝多芬在喪失聽力之後,在音樂創作上受到重創,多年沒有好作品問世。因而變得脾氣暴躁,難以相處。安娜·霍茲是音樂學院的學生,懷著對音樂的熱愛和對大師的崇敬,在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公演前夕,來到貝多芬身邊為他抄曲譜。兩人之間雖然摩擦不斷,但都秉承著對音樂的無限熱忱,最終令《第九交響曲》成功演出,貝多芬也拾回了自己在音樂上的自信。

角色介紹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重現貝多芬重現貝多芬

由艾德·哈里斯飾演,性格狂躁,直言不諱,終生未婚,晚年將

全副心思寄托在侄子卡爾身上,一心希望侄子能接替衣缽,後來卡爾背離伯伯棄琴從戎,對貝多芬造成了很大的打擊。

安娜·霍茲(Anna Holtz)

由黛安·克魯格(Diane Kruger)飾演,音樂學院推薦給貝多芬的抄譜員,才華洋溢,有一位建築師情人,仰慕貝多芬的才華,希望藉由這次機會也能讓大師品評她的作品。

馬丁·鮑爾(Martin Bauer)

由馬修·古德(Matthew Goode)飾演,青年建築師,安娜的情人,參與多瑙河橋樑設計,希望藉此受到重視,事業飛黃騰達。

卡爾·凡·貝多芬(Karl van Beethoven)

由喬·安德森(Joe Anderson)飾演,貝多芬的侄子,父親死後由叔叔爭得監護權,貝多芬對他的音樂事業寄望甚高,但是他對音樂卻興趣缺缺,好賭成性,整天向叔父伸手要錢。

影片導演

女導演阿格涅絲卡·霍蘭出生於 華沙,畢業於捷克布拉格電影學院的導演專業。波蘭著名導演克里日托夫·扎努西和瓦伊達·安傑是她初涉影壇的導師,在開始導演生涯之前,她曾同安傑合作多部劇本,在國際各大電影節都曾獲獎,迅速成為波蘭新浪潮的代表人物。其在1985年執導的《憤怒的收穫》和在1990年執導的《歐羅巴歐羅巴》都曾贏得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創意籌備

重現貝多芬重現貝多芬

影片劇本由《拳王阿里》的編劇搭檔史蒂芬·里維爾(Stephen J

Rivele)和克里斯托弗·威爾金森(Christopher Wilkinson)攜手打造,而且影片中的安娜是完全虛構的人物。事實上,貝多芬共有兩位抄譜員,都是在奧地利學音樂的男學生。威爾金森稱安娜的角色除了受到學生的啟發外,還部分源於深受貝多芬影響的法國女作曲家勞倫克·菲倫茲(Lorenc Ferenz),另外一次關於貝多芬的軼事也被融入影片故事。在威爾金森最開始研究素材時,得知在一次貝多芬指揮樂隊演奏《第九交響曲》時,一位女歌手走上台來,讓貝多芬轉身面對台下掌聲如雷的觀眾。

為了扮演好名聲顯赫的音樂大師,艾德·哈里斯小心翼翼的籌備數月,學習鋼琴、小提琴和指揮,並閱讀了大量有關貝多芬的書籍。影片導演阿格涅絲卡·霍蘭評價說:“艾德具有著同代人中少有的深度、智慧和勇氣。”

和哈里斯一樣,黛安·克魯格也要學習音樂、指揮和作曲,相比之下,在德國長大的克魯格深受音樂的薰陶,學習起來自然接受很快。在影片開拍前,導演霍蘭和哈里斯及克魯格在洛杉磯花了1年時間查閱資料、彩排和做出微調。

為了讓影片布景能夠捕捉到當時的時代脈搏,美工設計師卡羅琳·艾米斯(Caroline Amies)不想讓片中的房間像博物館的房間一樣,不僅在用色上匠心獨具,而且連材料都要局限於當時的技術,並聘請經驗老道的高級手工工匠來製作。據艾米斯所說,貝多芬非常邋遢,一生曾在維也納租用過50個住所,所以片中貝多芬的房間到處一片狼借。通過查閱大量資料、走訪博物館和當年貝多芬故居,艾米斯對貝多芬生活細節的了解愈加深入,所有道具中最精巧的要數戴在貝多芬頭部用來放大聲音的金屬裝置。

精彩看點

劇中的重頭戲,莫過於長達10分鐘的《第九交響曲》首演片段。1824年5月7日《第九交響曲》配合《莊嚴彌撒》在維也納的康頓劇院(Kärtnerthor-Theater)演出,獲得空前成功。劇組在匈牙利的考托納劇院模擬這幕場景,樂團由當地的凱奇凱梅特交響樂團和合唱團支援演出,初學乍練的哈里斯和樂團表演時相當專心,“在拍攝終曲前的某個段落,導演已經喊卡,但是我們卻停不下來,我一直指揮,交響樂團也持續演奏,直到結束。整座劇院後來爆出如雷掌聲,當時真的很令我心滿意足。”,拍攝時劇院內部擺了600支蠟燭,需要8名“蠟燭管理員”在每個鏡頭間快速點燃或熄滅蠟燭。

拍攝現場樂團雖然實際演奏,但是電影裡的音樂其實是使用了1996年伯納德·海廷克指揮知名的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的福茂(Decca)錄音版本。

相關爭議

電影背景設定在1824年貝多芬創作《第九交響曲》期間,影片中貝多芬為耳疾所苦,但是只要說話大聲一點他就聽得見。實際上貝多芬早在1817年就完全失去聽力,創作《第九交響曲》時他已經全聾。

影片裡貝多芬曾提及《月光奏鳴曲》,實際上貝多芬的第十四號鋼琴奏鳴曲直到他過逝多年以後才定名《月光奏鳴曲》。

在影片裡,貝多芬堅持親自上場指揮《第九交響曲》的首演,實際上當時貝多芬已經全聾,所以他只是現身指揮台,不實際指揮,皇家劇場經理約瑟夫·宋萊特納(Joseph Ferdinand von Sonnleithner)這么形容:“貝多芬本人站在樂隊前面,但實際上樂隊全看烏姆勞夫(Michael Umlauf)指揮,烏姆勞夫打拍子,休帕契赫則為首席小提琴手。”,貝多芬的最後一次實際演出是1811年的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