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美國大使館遺址

重慶美國大使館遺址

1937年11月,國民政府遷都重慶。1938年8月,美國駐華大使詹森率美國駐華大使館人員遷渝。美國駐華大使館位於渝中區健康路1號,保存基本完好。 美國駐華大使館位於渝中區健康路1號,保存基本完好。其建築坐西向東,仿巴洛克式磚木結構,面闊32.5米,進深12.73米,通高10.73米,有房屋28間。同時遷渝的美國新聞處,其辦公樓現為重慶村57-1號,亦基本完好。建築坐西向東,西式磚木結構,一樓一底,共有房間15間,面闊26.2米,進深7.4米,通高8.7米。美國新聞處當時編有《新聞資料》周刊,公開發行。1984年,原美國新聞處處長及辦公人員訪問重慶,曾專程到此處參觀。2000年9月由重慶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歷史

美國大使館舊址 美國大使館舊址

抗日戰爭時期美國對華政策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時期:1937年“七·七”事變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為第一時期。這一時期美國對華政策以中立為核心。“九·一八”事變既起,美國史汀生的“不承認主義”,即為國聯大會所採納,成為各國對華遵守之義務。全面抗戰開始,美國國務卿赫爾利於1937年7月14日、8月23日相繼發表演說,主張國際正義與和平;10月5日,羅斯福總統在芝加哥發表隔離侵略者的有名演講。1939年7月26日,美國宣告廢除美日1911年商約,是為美國對日禁運之先導。1940年6月,美參眾兩院通過國防法案,授權總統,實施出口統制,對日本以重大打擊。至於物質上美國對華的援助,主要有:5000萬美金的撥付,作為中美平準基金;租借法案的引用,使中國獲得所需之物資;五次巨額款項的借貸等。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至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為第二個時期。這一時期美國對華政策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授助、支持中國抗戰,力圖使中國大陸成為美國太平洋對日作戰的一翼,以“先歐後亞”為其戰略方針;另一方面,為了使中國在戰後為其所用,達到控制中國、削弱日本的目的,形成美、英、蘇、中四強鼎立的格局。1941年12月23日,中、美、英軍事代表會議在重慶召開,通過了“遠東聯合軍事行動初步計畫”。31日,美國總編羅斯福致電蔣介石:建議成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部”,請蔣任中國戰區盟軍最高統帥;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蘇等26國代表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宣言確認了1941年8月14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邱吉爾所發表的《大西洋憲章》諸原則。至此,醞釀已久的國際反法西斯同盟終於正式形成。在聚會期間,羅斯福總統對宋子文表示:歡迎中國列為四強之一。1月2日,蔣介石復電羅斯福說,為了使中國戰區與聯合國在戰略上協調起來,他將應邀出任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但請派一名羅斯福信得過的美軍將領出任中國戰區統帥部參謀長,俾得聯合作戰之實效。羅斯福即委任曾在華供職多年的美國陸軍中將史迪威為中國戰區參謀長。為防止日本進一步擴張,美國加強了同中國的合作,向中方提供了13.7億美元的財政貸款,並派陳納德率第十四航空隊來華助戰。

館址遷移

1946年5月,隨著國民政府還都南京,美國駐華大使館由重慶遷回南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