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重慶理工大學管理學院 始建於1986年,擁有重慶市重點學科工商管理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下設有企業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旅遊管理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並在工商管理學科和公共管理學科下開設有7個本科專業,同時還承擔學校的工商管理碩士(MBA)教育工作任務。管理學院是重慶市委組織部、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重慶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等政府部門定點的工商管理幹部培訓基地。學院設有企業管理研究中心、工業品行銷研究中心、低碳能源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
學院目前有教職工80餘人,其中有教授13人、副教授26人,大量專任教師具有博士學位。學院教師的整體學術水平較高,取得了大量高質量的學術研究成果:公開發表論文500多篇,其中國內外重要期刊及核心期刊300餘篇;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務院各部門等省部級以上課題70多項;出版學術專著(教材)50餘部;獲省部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0餘項,科研經費達500餘萬元。
學院現設有市場行銷、旅遊管理、工商管理、物流管理、土地資源管理、廣告學、行政管理共7個本科專業。學院以培養適應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需要的“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高級專門人才為己任,堅持“以人為本,求真務實,以教學為中心,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師資隊伍建設為基礎,以嚴格管理為保障,適應地方經濟建設和行業發展需要,培養基礎紮實、有積極的創新精神和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以及綜合素質較高的套用型高級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專門人才”的辦學思路。
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學生2150餘人,60個本科教學班;有在校碩士研究生66人。每年有不少優秀學生獲得國家級甲等獎學金和乙等獎學金。多年來,學院培養的畢業生受到社會各界用人單位的歡迎,部分優秀畢業生已進入企業高管階層,有的在事業發展上已取得較大成功,如學院05屆市場行銷專業畢業生劉琦開同學的優秀事跡就曾受到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等多家媒體的報導,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學院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來在同行中名列前茅,畢業生專業能力強,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深受用人單位和社會各界好評。
管理學院具有良好的育人環境和優秀的學生群體。有學校第一個"全國先進班集體"、第一個"重慶市五四紅旗團委";有重慶高校唯一連續三次進入"國際企業管理挑戰賽"的決賽隊伍;學院利用課餘時間,開展大量旨在提高學生的社會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的課外活動,培養了大批優秀學生幹部,學院學生曾出任多屆校學生會主席。
機構設定
管理學院機構設定包括:學院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市場行銷系,旅遊管理系,土地資源管理系,工商管理系,物流管理系,行政管理系,企業管理研究中心,工業品行銷中心,低碳能源研究中心
現任領導
管理學院院長——徐剛
徐剛,男,1963年出生,教授,碩士生導師,碩士,曾先後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四川大學,現任重慶理工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專長於戰略管理、市場行銷、公司治理與管控等的研究。先後獲“重慶市首屆青年科技創新獎”、2008年度重慶市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1項、2006年重慶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項、2000年重慶市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等共10項科研成果獎勵。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1項、教育部課題2項、省部級重點科研課題8項、橫向課題4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論文20餘篇),出版專著、教材6部。曾先後為太陽神集團公司、香港衛視、嘉陵集團公司、長安集團公司等40餘家國內外知名企業提供諮詢與培訓服務。
管理學院黨總支書記——周娜
周娜,女,1975年5月生,重慶綦江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重慶理工大學管理學院黨總支書記。
1997年畢業於重慶工業管理學院(現重慶理工大學)會計系獲管理學學士學位,2004年畢業於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曾任重慶理工大學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長、研究生處副處長、校辦副主任、發展規劃中心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為企業戰略與組織管理。近五年獨立或第一作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其中全國中文核心期刊15篇,CSSCI收錄1篇,人大報刊複印資料轉載2篇。負責或主研省部級及以上科研課題4項、橫向課題3項。曾被評為重慶市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重慶市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進個人。
管理學院副院長——荀啟明
荀啟明,男,1970年11月出生,四川崇州人,副教授,碩士,中共黨員,重慶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曾擔任重慶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市場行銷系副主任,重慶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黨總支副書記。
從事市場行銷學、廣告學和銷售管理等課程的教學、科研工作。在《改革與戰略》、《商業時代》、《中國市場》、《企業經濟》、《江蘇商論》等核心刊物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主研縱向和橫向課題20餘項,有三項成果先後獲重慶市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和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主編和參編教材及專著4部。多次榮獲學校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班導師)及就業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管理學院副院長——張仁軍
張仁軍,男,1970年4月生,四川南充人,留美博士後、教授,民進會員,重慶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兼旅遊管理系主任、重慶市旅遊商會旅遊教育分會副會長、重慶市九龍坡區政協委員。
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博士畢業,1999年7月至今,在重慶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任教,多次被評為重慶工學院“優秀科技工作者”。重慶理工大學“互動網路與管理決策支持”創新團隊負責人,重慶市巴南區優秀科技人才,重慶市科普專家。長期從事旅遊信息技術、區域規劃的教學與科研。主持的研究成果曾獲重慶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四次被評為重慶理工大學優秀科技工作者。先後榮獲“可試驗的景區遊客容量管理方法研究”獲重慶市第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九龍坡區西部九鎮城鎮體系建設對策研究”獲區政協一等獎;兩次重慶工學院科研成果獎三等獎。
專業簡介
物流管理、廣告學、行政管理、商管理、土地資源管理、旅遊管理、市場行銷
基地建設
企業組織與戰略規劃
本方向的主要工作、特色及可能取得的突破:主要工作本方向從事企業組織與戰略規劃、產業集群發展、企業風險管理、項目經濟評價等領域的研究。本方向研究人員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基於所有者職能的中國兵工企業經濟運行監控與管理模式研究”、“建立我國微型企業綜合扶持體系研究”等國家級研究項目3項、重慶市軟科學項目“培育完善重慶機車產業集群技術創新系統研究”等縱向科研項目以及企業委託項目60餘項,獲得的科研經費近300萬元,其中縱向經費約120萬元;在《中國管理科學》、《改革》等重要期刊和核心期刊上發表了60餘篇學術論文,出版專著5部,獲得重慶市社會科學成果獎、科技進步獎和重慶市教學成果獎等各類政府獎10項。
特色:本方向運用多學科理論與方法,綜合研究各類工商企業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的生存與發展、競爭與合作的戰略規劃與機制設計,在研究方法上強調理論研究與企業管理實踐密切結合,注重為地方經濟和軍工行業、企業發展服務。
可能取得的突破:本方向在軍工企業所有者監管模式、企業績效關鍵影響因素的中介效應評價、戰略夥伴關係建立與維護等領域裡的研究,已取得一系列學術水平和套用價值較高的成果,後續的研究預期將在IT治理機制、企業創新戰略、企業聯盟機制等領域中取得突破性進展,其研究成果對於政府加強大型國企運行的監管、企業在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時對機會主義和風險的控制以及對影響企業績效關鍵因素的中介效應評價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套用前景。
旅遊生態與景區規劃
本方向的主要工作、特色及可能取得的突破:主要工作本方向從事旅遊生態規劃、景區共生開發、旅遊安全檢測、旅遊信息服務等領域的研究,在區域旅遊策劃與規劃等方面,研究成果豐碩。本方向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及企業委託項目40餘項,科研經費總額近300萬元;在《旅遊學刊》、《生態經濟》等旅遊管理學科的重要期刊和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被三大檢索收錄20餘篇;為地方政府和企業完成了大量科研項目,所完成的30餘項區域旅遊策劃與規劃被地方政府、旅遊開發公司採納實施,在重慶地區旅遊業中產生了重大影響。
特色:本方向基於網路信息技術平台,以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為宗旨,將生態哲學、生態美學、生態經濟學等理論和思想,整體融入旅遊生態、景區共生及景區規劃的研究之中,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旅遊生態和景區共生新模式。
可能取得的突破:本方向在生態旅遊、景區規劃、旅遊安全等領域的研究,已積累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紮實的研究基礎,“十二五”期間,將以長江三峽景區開發體系和旅遊安全的信息管理體系研究為重點,在構建旅遊生態系統新模式、泛旅遊安全監測網路、旅遊景區共生開發管理方式及多景區開發合作的激勵機制設計等方面的研究預期將取得重要突破。
精益物流與綠色供應鏈管理
本方向的主要工作、特色及可能取得的突破:本方向主要圍繞物流系統分析與設計、供應鏈協同機制、電子商務環境下現代物流系統的構建等問題開展研究。通過長期的研究和積累,在汽車精益物流、綠色供應鏈管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為長安等大型汽車企業的汽車物流規劃、設計、評價和改進等方面及汽車物流標準化、規範化設計和操作提供指導;在重慶市生豬綠色供應鏈、廢棄物物流、城市環境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承擔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重慶市科技計畫重大項目以及大型企業和地方政府委託項目等36項,科研經費200餘萬元;獲得包括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在內的科研獎勵2項;在《管理世界》、《中國管理科學》等刊物發表論文120餘篇,被三大檢索收錄26篇;出版《現代物流模式設計及運作實證研究》等專著和教材6部,獲重慶市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1項、全國兵工高校優秀教材二等獎2項。
特色:以最大限度降低企業物流與供應鏈上整體消耗、資源環保、綠色化為目標,以汽車精益物流和綠色供應鏈為主要研究領域,針對重慶汽車機車重要支柱產業、西部物流中心建設以及重慶“大城市與大農村並存”的區域特徵和產業結構,注重對汽車精益生產物流和銷售物流管理體系重塑的研究和對重慶綠色供應鏈物流運行機制及模式構建的研究。
可能取得的突破:本方向在汽車精益物流與綠色供應鏈等領域已取得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套用價值的研究成果,後續將在汽車精益物流系統化分層設計、構建綠色供應鏈新技術與新方法等研究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低碳經濟與企業發展
本方向的主要工作、特色及可能取得的突破:主要工作本方向根據技術經濟及管理學科的綜合性、邊緣性、交叉性等學科特徵,運用博弈分析、機制設計、Swarm仿真等前沿理論和先進方法,研究低碳經濟背景下企業層面、產業層面和國家層面的重大技術經濟問題。在排污權交易、可再生能源發展、企業新能源套用與推廣的機制設計等領域中的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及企業委託項目50餘項,科研經費260餘萬元;在《管理世界》、《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等重要期刊和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20餘篇,其中被三大檢索收錄40餘篇;獲省部級科研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組建了低碳與新能源研究中心。
特色:基於全球低碳經濟發展的背景,將政府巨觀調控政策與企業應對策略研究有機結合,著重於企業排污權交易和新能源推廣套用的機制設計研究、政府相關政策效應和企業低碳戰略效果的仿真研究,研究領域和研究內容的時代性、前瞻性、前沿性和套用性特徵十分顯著。
可能取得的突破:本方向在企業排污權交易制度與綠色技術創新的關係、可再生能源開發、新能源利用與推廣的模式和激勵機制設計等領域裡的研究,已取得重要進展,預期本方向在這些領域中的持續研究,將在企業排污權交易和新能源開發利用的制度評價、機制與政策設計等方面取得突破,其研究成果對於企業在低碳經濟背景下發展戰略的制訂、政府在實現節能減排目標與發展低碳經濟的政策措施制訂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套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