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於泰山輕於鴻毛

重於泰山輕於鴻毛

這則成語是比喻人生價值的輕重懸殊。

釋義

【重於泰山】

〈拼音〉zhòng yú tài shān

〈英文〉

◎weightier than Mount Tai

◎To lay down one's life for a noble cause is worthwhile。

〈解釋〉於,比。比泰山還要重。形容意義重大。

〈出自〉西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近義詞〉彪炳千古、萬古流芳

〈反義詞〉輕於鴻毛

〈語法〉一般作謂語。含褒義

〈結構〉 偏正式。

〈正音〉 重;不能讀作“重複”的“chóng”。

〈辨形〉泰;不能寫作“秦”。

〈例句〉為人民而死重於泰山。

【輕於鴻毛】

〈詞 目〉 輕於鴻毛

〈拼 音〉 qīng yú hóng máo

〈釋 義〉 鴻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還輕。比喻毫無價值。於:比。比喻做得不值得。

〈出 處〉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趣異也。”

〈示 例〉 梅伯死輕於鴻毛,有何惜哉?(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六回)

〈反義詞〉 重於泰山

成語出處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典故】

公元前110年,司馬遷回到長安。病危中的父親向他講述了想寫一部史書的志願,可惜未能實現,希望司馬遷完成這個任務。三年後,司馬遷繼承父職,任太史令。他廣泛閱讀宮廷中的藏書和檔案,積累了大量歷史資料,開始了《史記》的著作工作。

公年前99年,漢將李陵兵敗投降匈奴,司馬遷為李陵辯護,獲罪下獄。由於家裡窮,拿不出足夠的錢來自贖,結果受到了腐刑(殘害生殖器的酷刑)。受刑後,司馬遷的心情非常痛苦,一度想死去。但他想到自己的著作還沒有完成,強忍痛苦,堅強的活下去。出獄後,他擔任中書令,懷著滿腔悲憤,堅持寫作,終於在公元前91年完成了歷史巨作《史記》。

司馬遷在給老友任安的一封信中,談到了自己對死的看法。他認為,人本來都有一死,有的死得比泰山還重,有的死的比鴻毛還輕,這是由於死的原因不一樣造成。

漢·司馬遷

司馬遷,是西漢時期傑出的史文家和文學家。司馬遷從小受到很好的教育,二十歲開始漫遊,足跡幾乎遍布全國,也使他積累了各地的風土人情等豐富的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