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芬施塔爾

據稱,1932年,希特勒在看過里芬斯塔爾的電影后,非常欣賞她電影中那種陽剛的、強烈的、華格納一般驕傲的美學。

簡介

里芬施塔爾,原名“BertaHeleneAmalie”,1902年8月22日生於德國柏林,2003年9月8日逝世於德國,德國舞蹈家、攝影師,電影演員和導演。儘管作為導演,里芬斯塔爾創作了非凡的電影作品,但她仍被許多人從一般電影導演中區分開來,因為她曾效力於納粹德國。
據稱,1932年,希特勒在看過里芬斯塔爾的電影后,非常欣賞她電影中那種陽剛的、強烈的、華格納一般驕傲的美學。1933年,德國納粹黨掌權,希特勒在一場與里芬斯塔爾的私人會面後,邀請她為納粹黨拍攝紀錄片。在ArnoldFanck的蠱惑下,里芬斯塔爾答應了希特勒的要求,並於1933年拍攝了紀錄片《意志的勝利》,描寫納粹黨在紐倫堡執政,顯示出她在電影上的過人才華。1936年,她拍攝了描寫1936年柏林奧運會的《奧林匹亞》,該片在電影技術上的創新始終被認為是電影史上最重要的影片之一,而其拍攝動機卻讓這部傑出影片成為服務於納粹政府的法西斯美學的代表作品。1938年4月20日該片首映,下好是希特勒的49歲生日。她的這分輝煌的禮物後來在電影史上得過四個大獎,但同時也永遠地成了她的污點,因為在當時和現在的眾多影評人看來,她把“奧運會轉化成了法西斯儀式,旁白中不斷出現的‘戰鬥’、‘勝利’字眼,都透露了創作者的法西斯信念”(焦雄屏:《電影法西斯》)。影片在集體場景的取景、平移鏡頭(travelling)的運用甚至是海下攝影等方面,都做出了成功的創新嘗試,但影片歌頌男性陽剛氣質,通過男性身體尋找的一種美學以及崇尚軍隊般的體育精神,與法西斯主義在審美上高度統一。
然而,里芬施塔爾是否是一個真正的法西斯藝術家並不能定論,她最後一部為第三帝國拍攝的電影是在1937年,之後便拒絕為第三帝國服務。第三帝國倒台後,她是第一批被送進監獄的電影人,被定性為納粹同情者,幾次遭到逮捕(期間成功地越過一次獄)。1949年,她終於結束了牢獄之災,但是輿論和評論界的牢獄更迅速而紮實地圍困了她,而且她作為導演的生涯隨著帝國的覆滅也永遠結束了。終其一生,她都拒絕承認和希特勒政府有過“浪漫的交往”,堅稱自己只是一個電影導演。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迫於同僚的仇恨,尤其是流亡好萊塢的德國導演們,里芬斯塔爾來到法國,受到JeanCocteau的連續7年在經濟上的幫助。並繼續從事電影拍攝工作。之後,她曾拍攝一些關於蘇丹的北非音樂的報導等紀錄片,70年代,一次在進行海下拍攝時,里芬斯塔爾心臟停止了跳動,人們都以為她死了,但之後她又甦醒過來。2000年,里芬斯塔爾又遭遇了一次直升飛機事故,再次幸免於難,2003年9月8日,她於故鄉的家中死於睡夢中,終年101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