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淳法法師

釋淳法法師,雲南昆明圓通寺現任住持,畢業於北京中國佛學院(系中國佛學院首屆高才生),兼任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中國佛教協會海外聯誼會委員,雲南省佛教協會會長。

簡介

淳法法師,雲南昆明圓通寺現任住持,自幼受佛教薰陶,童真入道,戒律精嚴。他一直對佛學研究充滿著熱情,潛心研習,刻苦鑽研。1986年,淳法法師於中國佛學院畢業後,放棄了設施齊全的大寺院的安逸生活,他毅然返回雲南工作,來到雲南昆明圓通寺管理日常寺務,並且為修繕擴建圓通寺而四處奔走。在淳法法師的不懈努力下,寺院的建設工作能夠順利的進行。

淳法法師所主持的昆明圓通寺,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剎。寺院始建於唐代南詔王異牟尋時代,已有1200多年的建寺歷史,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同時,它也是現在昆明市內最大的寺院和雲南省古代優秀藝術建築之一,在中國西南地區和東南亞一帶都享有盛名。

位置

圓通寺,坐落在圓通山南,前臨圓通街,後銜圓通山,與昆明動物園毗連。圓通寺與其他佛寺不同的是,進山門後不是上坡,而是要沿著中軸線一直下坡,大雄寶殿地處寺院的最低點。主體建築有圓通寶殿、八角亭、"圓通勝境"牌坊等。布局嚴謹、對稱,主題突出,雜而不繁。加上其園林式的建築風格,青山、碧水、彩魚、白橋、紅亭、朱殿、彩廊交相輝映,景色如畫。

圓通寺是由大乘佛教(又稱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俗稱小乘佛教)和藏傳佛教(也就是喇嘛教)三大教派的佛殿組成,以大乘佛教為主。因此,到這裡您不必跑很多地方,就可對佛教三大教派的殿宇一覽無遺,還可對三大教派不同的宗教風格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圓通寺的景色和悠久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了大量的文人騷客來此,並留下了不少傳世佳作。在螺山峭壁下,有一砂石觀音像碑,為清代人摹刻的唐吳道子手筆,還有民國初年書法家姚安、趙松泉摩刻三豐仙師造像、濟公活佛造像、呂純陽大師造像等,皆是稀世珍品。

歷史

圓通寺在歷史上幾經興衰,很多建築都是幾經修復,但有些還是顯露出破敗之勢,古老的寺院急需修葺。為了讓圓通佛寺重放異彩,1977年,國家拔出巨款翻修大殿,修補佛像,重建長廊,油漆彩繪,堆山壘石,歷時三年之久 1983年移交佛教協會管理,現已成為昆明市內宗教活動的最大場所,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淳法法師為寺院的修繕建設不遺餘力,在四方信眾的幫助下,和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古老的圓通寺又煥發了青春。

淳法法師不僅努力興建道場,並致力於佛教教理的弘揚,多次在各大專院校開設講座。對佛教典籍版本也頗有研究,主編有《圓通禪寺》、《雲南佛教圖鑑》、《古滇釋子詩鈔》等,現任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雲南省佛教協會會長、昆明圓通寺方丈等職。

雲南圓通寺位於昆明市區內的圓通街,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已有1200多年的建寺歷史。同時它也是昆明市內最大的寺院。它始建於唐朝南詔時代,初名補陀羅寺。元朝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建圓通寺,元朝皇帝“賜璽書嘉”。擴建工程歷時18年,直到元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才告完成。明朝時,圓通寺得到擴建,山頂又新建接引殿。清朝時也得到多次重修。

雲南圓通寺位於昆明市區內的圓通街,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已有1200多年的建寺歷史。同時它也是昆明市內最大的寺院。它始建於唐朝南詔時代,初名補陀羅寺。元朝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建圓通寺,元朝皇帝“賜璽書嘉”。擴建工程歷時18年,直到元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才告完成。明朝時,圓通寺得到擴建,山頂又新建接引殿。清朝時也得到多次重修。滇池地區現存的佛寺中,建造最早,歷史最為悠久的佛寺當數圓通山下的圓通寺。昆明市內最大的佛教寺廟,也是雲南省和昆明市佛教協會的所在地。

圓通寺現為雲南省、昆明市佛教協會的所在地,是重要的佛教文化勝地和旅遊景點,在東南亞一帶頗負盛譽。1998年被公布為雲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