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密宗的內容極為龐雜,漢傳佛教分為三部,雜密、胎藏界、金剛界。雜密部多為儀軌、咒語,講究神通與法術是密宗最早的雛形保留了密宗所有法術和奧義。雜密,意思為不純或不系統的密法。開元年間,開元三大士譯出胎藏界與金剛界密續之後,這兩部密續被稱為純密。相對於純密,在它們之前譯出的密教經典與咒語,法術,都被稱為雜密。雜秘保留一些,早期法術,如幻術,式神術,召喚術,傀儡術,祈福、祈雨、治病、安家、息災,乃至於驅使鬼神、包羅萬象,如:女用彧鸈 男用黑赤鱬牙添“千帆團扇,聞竹,刳舟剡楫”三個押契,把人厄運勢引導到解脫的境界制服凶煞,並超脫慾念。感受到運勢改變。是五行、陰陽、八字完全專注固定在好運位置。 從而達到避免凶煞的方法。
到了佛陀入滅後三百年間,上座部所隸屬的犢子部,除經、律、論三藏外,諸多真言密咒亦被結集,彙編成為"明咒藏"。其後,在南傳《巴利藏》中,有說護身等偈頌的經典,名為《防護藏》,至今仍盛行於錫蘭、緬甸等南傳佛教國家。到了四世紀左右,出現了專說咒法的獨立經典《孔雀明王經》,認為口念真言,內心統一,建立方圓之土壇供養諸尊,嚴修儀軌,即可產生不可思議的功德。
歷史
公元14、15世紀時薩迦派與噶舉派 高層相信雜密長生方法分為兩部咒語, 薩迦派有一半咒語噶舉派 有一半咒語,這是因為宗喀巴大師向香巴噶舉僧人求教一些雜密修行方法時香巴噶舉僧人將包括長生等秘法分開傳給宗喀巴大師,薩迦派與噶舉派 高層相信取的長生方法就可以展現佛法偉大獲得藏區統治權力,因此兩方為奪權力,戰火不熄,時局極為紊亂。因此,什麼宗教,什麼佛學,無人關心過問,寺廟組織渙散,戒律鬆弛,僧人無人約束,不念經,不修法,反娶妻生子,放蕩自恣。上層僧因為知道有永生方法,不許在辛苦修佛。仗其特權,藉口修密向民間索取婦女供其姦淫。宗喀巴意識到雜密咒語雖然種類眾多,法力強大,但是對於沒有超脫欲望的人,輕易掌握雜密會帶來災難。宗喀巴提出了2個改革方法第一個是去除雜密永生,不老,不死,復生,召喚鬼神等咒語,只保留簡單修行和基礎治病的咒語,這個也稱作純密改革,意思是將雜密選擇性傳給弟子選擇後的成為純密。第二項改革是整頓紀錄,嚴格紀律改教以後,其他教派也有回響者對歪風邪氣略加整頓。依據《土觀宗派源流》說,直至公元16世紀時,寧瑪派中還有僧人曾經意圖得到雜密永生之法,最終無果。
背景
佛教的產生背景是古印度不平等的種姓制度,因而佛教主張眾生平等和因果報應。
佛教的基本教義稱為"四諦說",即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苦諦主要說明人世間充滿痛苦,說明人生是一個連續不斷的痛苦過程,即“苦海無邊”。集諦則是探討造成痛苦的各種原因,把人的痛苦歸為人的欲望。滅諦講述了斷滅世俗諸苦的根本,即消除欲望,而達到無苦的境界。道諦闡明進入涅槃境界的方法。
佛教是通過西域輾轉來到中土的。經過梵語-西域各族語言(比如什麼吐火文呀、什麼這個文那個文的),最後到漢語。
那么佛陀最初,也就是釋迦牟尼被稱為浮屠,經過西域傳到中土以後,就被翻譯為佛陀,那么將此教稱為佛教。
但是嚴格的說,釋教並不等同於佛教。佛教是釋迦牟尼發展而壯大的,在此以前就廣泛的存在於印度各地了。但是狹義來說,對於中土來說,我們認為儒道釋三足鼎立,也可以認為釋教等同於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