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璞[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教授]

鄭璞[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教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學習經歷〗:1984.9-1988.7浙江工業大學,微生物化學專業學士;1988.9-1990.12天津輕工業學院,發酵工程專業工學碩士;2008-至今,江南大學發酵工程專業,攻讀在職博士。

人物經歷

研究經歷:1990.12-2003.1江蘇省微生物研究所歷任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

2003.2-至今 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 副研究員,研究員,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研究方向

生物催化:生物催化劑的篩選與固定化;生物催化反應過程。

主要貢獻

主要論著

近5年在發表論文40篇(SCI收錄11篇)。其中代表性的著作和論文如下:

1. Pu Zheng,Hongfeng Yu,Zhihao Sun1,Ye Ni1,Wei Zhang,Yunliu Fan,Yan Xu,Production of galacto-oligosaccharides by immobilized recombinant β-galactosidase from Aspergillus candidus. Biotechnology Journal. 2006,1(12): 1464-1470.

2. Lirong Zheng , Pu Zheng, Zhihao Sun. Production of vanillin from residue of rice bran oil by Aspergillus niger and Pycnoporus cinnabarinu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7,(98): 1115-1119.

3. Yu-Peng Liu, Pu Zheng, Zhi-Hao et al. Strategies of pH control and glucose fed batch fermentation for production of succinic acid by 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CGMCC1593. 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 Biotechnology.2008, 87:722-729.

4. Zheng P, Dong JJ, Sun ZH et al. Fermentative production of succinic acid from straw hydrolysate by 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9, 100:2425-2429.

5. Pu Zheng, Lin Fang, Yan Xu, Jin-Jun Dong, Ye Ni, Zhi-Hao Sun. Succinic acid production from corn stover by simultaneous saccharification and fermentation using 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0, 101:7889-7894.

6. 鄭璞,周威,倪曄,姜岷,韋萍,孫志浩. 環境因素對琥珀酸放線桿菌 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CGMCC1593發酵生產丁二酸的影響. 生物工程學報,2008, 24(6): 1051-1055.

7. 鄭璞,朱蕾蕾,劉宇鵬,徐敏,孫志浩. 琥珀酸放線桿菌發酵培養基的最佳化. 工業微生物, 2007, 37(5): 1-5.

8. 鄭璞,周英俊,儲消和,郭一平,孫志浩. 微生物合成11α-羥基-16α,17α-環氧孕酮的動力學研究. 生物加工過程,2007, 5(4): 44-47.

9. 孫超,鄭璞*,孫志浩. 發酵丁二酸提取液的脫色工藝研究. 食品與發酵工業, 2008, 4: 1-6.

10. 鄭麗蓉,鄭璞*,孫志浩,白彥兵,汪軍,過鑫富. 兩株絲狀真菌聯合轉化生產香草醛的研究. 食品科學,2007,28(2): 155-158.

11. 朱蕾蕾,劉宇鵬,鄭璞*,孫志浩. 一株琥珀酸產生菌的篩選及鑑定. 微生物學通報, 2007,34(1):80-84.

重要生物化工產品的開發(琥珀酸、胺基酸、香蘭素、三氯蔗糖,L-肉鹼等)。

2 發酵工程:微生物菌種選育與發酵工藝;微生物代謝工程。

科研項目

近5年來,作為主要人員參與完成863計畫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1項、主持完成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其中代表性的科研項目如下: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前期預研項目 “微生物合成丁二酸高產菌株選育與代謝調控研究”。

科研成果

2005年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排3/6)),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排名6/10)。3項成果被鑑定達到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 申請專利17項,其中歐洲、美國專利各1項,授權10項.其中代表性的成果和獎勵如下:

“生物轉化法生產香草醛”(石化協鑒字[2005]第010號)。

“微生物合成丁二酸高產菌株選育與代謝調控研究”( 蘇科驗字[2007]第544號)。

“發酵法生產丁二酸”(教TP[ 2008]第008號)。

國家863計畫“谷氨酸發酵高產菌種選育和過程最佳化控制技術——基因組改組技術選育谷氨酸生產菌種”。

國家自然科學基“生物催化不對稱還原合成手性藥物的關鍵科學技術問題”。

獲獎記錄

2006年無錫市科技騰飛獎(排名3/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