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
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 武漢大學物理系半導體物理專業(學士學位)
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 武漢大學物理系固體物理專業(碩士學位)
1990年9月至1993年7月 上海交通大學物理系凝聚態物理專業(理學博士學位)
1993年8月至1996年7月 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工學博士學位)
研究工作簡歷:
1990年9月至1993年7月 上海交通大學物理系
1993年8月至1997年3月 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任副研究員)
1997年4月至1998年3月 日本東京大學物理系(客員研究員)
1998年4月至1998年6月 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任副研究員)
1998年7月至1999年3月 韓國高等研究院(任KIAS研究員)
1999年4月至2002年3月 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名古屋分部(AIST,任NEDO研究員)
2002年4月至2005年3月 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機構(任NIMS特別研究員)
2005年4月至2006年12月 葡萄牙阿維羅大學陶瓷系 (博士後)
2007年1月至現在 上海大學理學院(研究員,博導)
學術兼職:
現任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和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等國際學術刊物的審稿人。
研究領域:
主要研究領域為能源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及凝聚態物理理論等。
研究注重從實驗現象的細緻觀察揭示物理現象的本質,並提煉出相關的機理和物理模型。
學術活動:
主要學術成就
1、在國際上發明表面改性Al與水反應產氫的新方法
以第一作者在日本和葡萄牙發明陶瓷表面改性Al與水反應產生氫氣的新方法。這一發明受到國際上的高度關注,被認為是目前攜帶型燃料電池最經濟有效的氫源技術,美國著名的ScienceDaily以及歐洲及世界各國的一百多個主要科學網站或報刊(其中包括中國教育部和科技部等國內的網站)在2007年6月至7月間均報導了這一重要發現。由於這一重要的工作,被邀請在J. Am. Ceram. Soc.上發表權威的Feature綜述論文,這也是國內的中國人在這一著名的陶瓷權威刊物上第一次發表Feature文章。
2、發明有效的製備多孔氧化物陶瓷的新方法並對多孔陶瓷材料的力學增韌機理作了深入的研究
3、系統地研究了微量元素對Al2O3-SiC複合材料晶界、形貌和力學性能的影響。
4、系統地研究了半導體低維系統和V-形量子阱線結構中的雜質和激子態
學術成果
1992年以來,研究獲日本專利兩項,其中的一項日本專利同時還申請了美國專利。到目前為此,在SCI收錄的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共64篇,其中第一作者論文52篇。主要的第一作者論文包括 Acta Materialia 3篇;J. Am. Ceram. Soc. 13篇; Phys. Rev. B4篇; J. Phys. Condens. Matter 15 篇。到目前為此,發表的論文被SCI他引400餘次,其中第一作者論文被他引200餘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