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雕像

鄧小平雕像

為了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2014年8月18日,鄧小平雕塑在四川廣安鄧小平故居陳列館隆重揭幕。

介紹

由中央頒發“準生證”的鄧小平雕像,只有兩座。一座在是他88歲南巡吹響改革號角的深圳,一座在是他16歲後再也未曾回去過的家鄉四川廣安。

在廣安市廣安區協興鎮牌坊村三面青山環抱的鄧小平故里,著短袖襯衫、軍便褲、圓口布鞋,鄧小平面帶微笑地坐在藤椅上,從2.5米高處俯視所有對他的紀念。

製作過程

銅像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的李象群教授設計,用時36天完成。其中,設計花了18天,而廠方製作完成和運送到廣安又花了18天。製作方透露,共有60多個工人加班加點,特別是到了最後3天,工人們幾乎通宵加班。

中新社在一篇揭幕儀式的特寫中描述過這樣一個細節:銅像揭幕前夜,大雨,第二天早晨天放霞光,牌坊村的鄉親們執著認為那是老人家在天有靈。

在1646公里之外的深圳蓮花山山頂,一座高6米重7噸、展現大步向前走路姿態的鄧小平像矗立在廣場中央。它因是全國首座鄧小平像,誕生歷時7年、選址歷經10次,頗有曲折。

公開報導顯示,1994年8月,深圳市政府即產生了製作鄧小平雕像的想法。1個月後,設計方案第一稿完成,為站立姿勢,後被否定。翌年1月,深圳正式下文,決定製作雕像。耗時4個月,由當時還健在的北京建築藝術雕塑工廠研究室雕塑師白瀾生、原深圳雕塑院院長滕文金、軍事博物館創作室主任劉林、北京雕塑廠雕塑家楊金環四人數易其稿,最終完成成稿。

在北京做塑像的過程中,隔一段時間,雕塑家們就把照片拿給鄧小平身邊的人看。“小平同志身邊人員對最後定稿時個別地方不太滿意,主要是衣紋。”據滕文金介紹,小平同志身邊人員還提出,能不能一條腿著地,也像古希臘雕塑那樣,後面搞塊石頭,攔住就行了。滕文金說,那不好看。所以,最終的定稿還是兩條腿著地,只是整體中心靠前。滕文金還推測,“小平同志自己也可能看過。”

從1995年到1997年的3年間,鄧小平雕像共經歷了10個選址過程。被排除的地方有火車站、大劇院、鄧小平畫像下等,位於規劃中的城市中心區中軸線底端的蓮花山成為最終選址。這裡空間開闊,塑像面向南方即朝向香港,“也是圓了老人家生前一直想到香港去看看的心愿。”

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去世,此前,雕像6米高的模型已經完成。

鄧小平去世後很多城市要求做雕像,在公開資料里這些城市一共有14個,中央均未批准。於是,深圳鄧小平雕像工程也被擱置。

2000年9月12日,小平銅像終於開始了緊鑼密鼓的各項安裝工作。為了保密,蓮花山頂施工工地還一直用木板圍著。兩個月後的11月14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到蓮花山親自為塑像揭幕。此後,胡錦濤和習近平兩任總書記都登上蓮花山頂瞻仰過鄧小平銅像。

其他雕像

習近平則將自己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之後的第一站選在了改革開放的視窗深圳。2012年12月8日,他來到蓮花山,向鄧小平雕像敬獻花籃。

儘管只有深圳蓮花山和廣安鄧小平故里的銅像由中央高規格“準生”,現實中,全國多個城市也都立有鄧小平雕像。這些城市或多或少與鄧小平有著某種程度的聯繫。

因為曾是鄧小平的母校,四川廣安中學和重慶市29中均安放有鄧小平雕像。

廣安中學安放有三座鄧小平雕像,包括2.5米高的鄧小平青年時期全身雕塑,用青銅500公斤;記錄鄧小平在該中學學習生活的漢白玉浮雕,面積84平方米;1.2米高的老年時期胸像,用青銅300公斤。

重慶29中也有一座青年鄧小平塑像。1919年9月,15歲的鄧小平考入重慶留法勤工儉學預備學校(即現重慶市29中),為赴法做準備。此後近1年時間裡,他在此學習法語、數學等科目。

每到關鍵時間點,也會有鄧小平雕像面世。在鄧小平同志一百周年誕辰紀念日前後,全國多個城市建成鄧小平雕像。

在改革開放、軍事等主題外,科技也是鄧小平雕像的主題。應王大珩、楊嘉墀、師昌緒等近200位兩院院士倡導和發起,首尊紀念鄧小平的科技銅像於2004年6月9日上午授贈中華世紀壇。

銅像以鄧小平在1978年科技大會時的實照為雕塑藍本。基座正面以中國地圖為背景,鑲嵌鄧小平題詞: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基座兩側雕刻著“神五”、正負電子對撞機、863計畫、973計畫、火炬計畫、星火計畫等一系列圖案。這座高93厘米的銅像由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限量塑造100尊,此後分贈多地。

2007年是鄧小平逝世十周年。當年,遵循小平的遺願,他的骨灰撒入江蘇連雲港東部附近海域。6月15日,一座名為“鄧小平和人民在一起”的群雕像豎立在背依青山、眺望大海的連雲港連島上。這座長8.5米、寬4.65米的群雕底座背面題刻著鄧小平名言:“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