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子新[國際工業微生物遺傳學國際委員會主席]

鄧子新[國際工業微生物遺傳學國際委員會主席]
鄧子新[國際工業微生物遺傳學國際委員會主席]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鄧子新,著名微生物學家,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1982年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微生物專業,1987年獲英國East Anglia大學分子微生物學博士學位。現任武漢大學藥學院院長,曾任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院長,教育部微生物代謝工程重點實驗室主任,《科學通報》、《Process Biochemistry》等數個國內外刊物特邀編輯或編委會成員。夫人為上海交大教授、國家傑青、全國人大代表周秀芬。

基本信息

簡介

鄧子新,中國科學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武漢大學藥學院院長,武漢生物技術發展研究院院長。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6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10年當選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

2001-2003兼美國康乃爾大學客座教授;現任《科學通報》、《Process Biochemistry》等數個國內外刊物特邀編輯或編委會成員。2006年起任國際工業微生物遺傳學組織專家委員會(GIM-IC)委員。

1991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和有突出貢獻的留學回國人員;1992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和霍英東基金會“青年教師獎”;1993年獲首屆中國青年科學家提名獎;1994年獲首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中國青年科技獎”、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併入選國家教委跨世紀人才計畫;1996年入選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1997年獲“瑞典國王Baudiouin獎”; 2004年被評為教育部“長江學者” 特聘教授、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05年獲“上海市十大科技創新英才”、上海市科技領軍人物稱號; 2005、 2006年兩度獲得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 2007獲《環球科學》2007全球十大科學新聞、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上海市勞動模範稱號; 2008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主要從事放線菌遺傳學及抗生素生物合成的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其研究領域涉及微生物農(醫)藥的高新技術研究, 鏈黴菌質粒和噬菌體的分子生物學,DNA複製調控、限制和修飾系統、微生物代謝途徑、代謝工程及次生代謝產物的生物化學、抗生素基因簇的克隆、定位, 基因的結構、功能、表達和調控, 非天然性抗生素藥物創新的基因工程等。先後共主持30餘項國家級和國際合作項目, 已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100餘篇研究論文。

頭銜

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國家傑出青年 基金獲得者、武漢大學藥學院院長、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院長、 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工作經歷

1982.1-1984.2 華中農業大學微生物專業畢業後留校任助教;

1984.2-1988.5 英國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註冊,在英國John Innes 研究中心獲博士學位,並做博後研究一年;

鄧子新鄧子新

1988.6-1991.12 華中農業大學講師;

1991.12-1992.8 華中農業大學副教授;

1992.8-2000.7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1993年被遴選為博導;

2000.7-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導,Bio-X生命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爾後任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院長。

2005年任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01-2003兼美國康乃爾大學客座教授;

2006年起任國際工業微生物遺傳學組織專家委員會(GIM-IC)委員。

2010年5月任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院長。2010年7月任武漢大學藥學院院長。

獲獎情況

1991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被評為有突出貢獻的留學回國人員;

1992年獲霍英東基金會“青年教師獎”;

1993年獲首屆中國青年科學家提名獎;

1994年獲首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中國青年科技獎”、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併入選國家教委跨世紀人才計畫;1996年入選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

1997年獲“瑞典國王Baudiouin獎”;

2000年獲美國康乃爾大學首屆“Tang-Cornell 中國學者獎”;2004年被評為教育部“長江學者” 特聘教授,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5年獲“上海市十大科技創新英才”稱號,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6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10年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受到胡錦濤總書記的熱情接見,並在上海勞動模範先進事跡報告會上作題為 《胸懷祖國作貢獻,獻身科學攀高峰》 的事跡報告。

鄧子新鄧子新

此外,1991、1994、1997年三次獲得美國洛氏基金會“生物技術生涯獎”。

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8)、上海市(2004)和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994)、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2007)、“瑞典國王Baudiouin獎”(1997)等。蟬聯2005、2006年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獲評《環球科學》2007全球十大科學新聞。1990年以來,相繼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991)、霍英東基金會“青年教師獎”(1991)、首屆“中國青年科學家獎”提名獎(1993)、首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1994)、“中國青年科技獎”(1994)、“上海市十大科技創新英才”(2005)、上海市科技領軍人物(2006)、上海市勞動模範(2007)、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8)等。

研究課題

鄧子新鄧子新

⑴一種新的DNA硫化修飾系統已知DNA是由C、H、O、N、P五種元素所構成的,我室在作為生命中樞的DNA大分子上發現了許多微生物,包括一些抗生素產生菌,動、植物病原菌和海洋微生物基因組中硫(S)的存在,而且分離出與硫修飾有關的完整基因簇,打開一個新的學科領域。這項發現為從遺傳學、生化學和化學領域協作攻關並從根本上揭示DNA硫修飾的本質提供了新思路。DNA新結構的最終闡明將豐富分子生物學的基礎理論也將為DNA損傷,甚至癌症治療因子的作用機理提供理論基礎。如同甲基化的修飾(以前已知的唯一DNA修飾)導致了一系列新的發現一樣,DNA上硫化修飾的發現也可預期產生分子生物學領域新的“信息”流。截至2005年,已擁有硫化修飾基因(簇)和一系列突變株,奠定了進行體外基因表達,研究酶學功能的條件,也為最終從分子水平上闡明修飾的化學本質和生物學意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⑵重要微生物基因(簇)分離與克隆 基因資源是生命科學領域競爭白熱化的一個焦點領域,也是未來重量級微生物新智慧財產權形成的基礎。我室正加強對中國微生物基因(簇)資源,而不僅僅是菌種資源的重視。在已分離鑑定的許多重要微生物基因的基礎上,抗真菌多烯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殺念菌素基因簇,具有重要價值的微生物酶類的基因將包括磷酯酶A2,膽固醇氧化酶,脂肪酶基因及其一系列殺蟲抗病微生物農藥產品的正、負調節(途徑專一性或全局性)基因等。許多類別的基因將構成中國首創和獨有的智慧財產權,預期會對農業、醫藥、衛生、環境等領域高新技術產業的形成與發展作出貢獻。

⑶微生物代謝工程與化學生物學 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及其向微生物農、醫藥研究領域的滲透,微生物藥物的生物合成正面臨著又一次革命性的變化,即由基因工程發展到代謝工程的變化,也就是用基因工程手段來重新設計代謝系統。我室順應這種變化,發展了一系列體內外的分子操作技術。已經分離的多烯、聚醚、氨基糖苷抗生素基因簇及其一系列與抗生素生物合成、代謝調控有關的因子的分離已經構成中國特有的智慧財產權,並用來提高現有一些藥物的產量,它們的全序測定將使利用模組替換、基因改變、功能消除、功能獲得等多種組合生物學手段設計和改造藥物,形成一系列非天然性的天然化合物,在藥物創新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成為可能。這種突破既可能是基礎理論的突破,也具有潛在的套用前景,預期會對中國代謝工程的發展產生影響。

⑷分子微生物學技術和方法學創新 眾所周知,以微生物為研究對象的分子微生物學方法學的進展是當今生命科學突飛猛進,一日千里的原動力。我室多年來在此領域積極探索,通過對質粒、噬菌體、轉座子、基因島、跨屬接合轉移等基礎微生物學的深入研究,衍生出一系列“通用型”或具有特殊用途的載體,有些研究材料已被收錄入大型工具書(Practical Streptomyces Genetics),供全世界使用。同時,還不斷揭示出國際上通用的一些基因工程受體菌株的一些新屬性,並構建出新一代受體菌株。我們將百倍努力,力爭持續在此領域有所作所為。

主要論文

1. L. Wang, S. Chen, T. Xu, K. Taghizadeh, J. S. Wishnok, X. Zhou, D. You, Z. Deng, Peter C. Dedon (2007), Phosphorothioation of DNA in bacteria by dnd gene clusters, Nature Chem. Bio., in press.

2. X. He, H. Ou, Q. Yu, X. Zhou, J. Wu, J. Liang, W. Zhang, K. Rajakumar, and Z. Deng (2007). Analysis of a genomic island housing genes for DNA S-modification system in Streptomyces lividans 66 and its counterparts in other distantly related bacteria, Molecular Microbiology, 65(4):1034-48..

3. H. Ou, X. He, E. Harrison, B. Kulasekara, A. Thani, A. Kadioglu, S. Lory, J. Hinton, M. Barer, Z. Deng (2007): MobilomeFINDER: web-based tools for in silico and experimental discovery of bacterial genomic island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5: W97-W104..

4. J. Liang, Z. Wang, X. He, J. Li, X. Zhou, and Z. Deng (2007). DNA modification by sulphur: analysis of the sequence recognition specificity surrounding the modification site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35(9):2944-54.

5. D. You, L. Wang, F. Yao, X. Zhou, and Z. Deng (2007). A novel DNA modification by sulfur: DndA is a NifS-like cysteine desulfurase capable of assembling DndC as an iron-sulfur cluster protein in Streptomyces lividans. Biochemistry. 46(20):6126-33.

6. K. Minagawa, Y. Zhang, T. Ito, L. Bai, Z. Deng, and T. Mahmud (2007): ValC, a New Type of C7-Cyclitol Kinase Involved in the Biosynthesis of the Antifungal Agent Validamycin A, ChemBioChem, 8:632 – 641.

7. B.M. Harvey, T. Mironenko, Y. Sun, H. Hong, Z. Deng, P.F. Leadlay, K.J. Weissman, and Stephen F. Haydock (2007) Insights into Polyether Biosynthesis from Analysis of the Nigericin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 in Streptomyces sp. DSM4137. Chemistry & Biology 14, 703–714.

8. X. Mao, Y. Shen, L. Yang, S. Chen, Y. Yang, J. Yang, H. Zhu, Z. Deng, D. Wei (2007): Optimizing the medium compositions for accumulation of the novel FR-008/Candicidin derivatives CS101 by a mutant of Streptomyces sp. using statistical experimental methods. Process Biochemistry, 878-883.

9. Z. Gai, B. Yu, L. Li, Y. Wang, C. Ma, J. Feng, Z. Deng, P. Xu (2007). Cometabolic Degradation of Dibenzofuran and Dibenzothiophene by a Newly Isolated Carbazole-Degrading Sphingomonas sp. Strain.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73(9):2832-8

10. Wang L, Yu Y, He X, Zhou X, Deng Z, Chater KF, Tao M (2007). Role of an FtsK-like protein in genetic stability in Streptomyces coelicolor A3(2),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189(6):2310-8.

11. Li W, Wu J, Tao W, Zhao C, Wang Y, He X, Chandra G, Zhou X, Deng Z, Chater KF, Tao M (2007). A genetic and bioinformatic analysis of Streptomyces coelicolor genes containing TTA codons, possible targets for regulation by a developmentally significant tRNA. FEMS Microbiol Lett. 266(1):20-8.

12. Hua D, Ma C, Song L, Lin S, Zhang Z, Deng Z, Xu P (2007). Enhanced vanillin production from ferulic acid using adsorbent resin.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74(4):783-790.

13. P. Xu, J. Qiu, Y. Zhang, J. Chen, P.G. Wang, B. Yan, J. Song, R. Xi, Z. Deng and C. Ma (2007) Efficient Whole-Cell Biocatalytic Synthesis of N-Acetyl-d-neuraminic Acid. Adv. Synth. Catal. doi: 10.1002/adsc.200700094.

14. D. Hua, C. Ma, S. Lin, L. Song, Z. Deng, Z. Maomy, Z. Zhang, B. Yu and P. Xu (2007) Biotransformation of isoeugenol to vanillin by a newly isolated Bacillus pumilus strain: Identification of major metabolites. J. Biotechnol. doi:10.1016/j.jbiotec.2007.05.003

15. Li W, Ying X, Guo Y, Yu Z, Zhou X, Deng Z, Kieser H, Chater KF, Tao M. (2006). Identification of a gene negatively affecting antibiotic production and morph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in Streptomyces coelicolor A3(2).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188(24): 8368-75.

社會評價

鄧子新:大山里走出的中科院院士-

其他信息

武大成功引進鄧子新院士

2010年7月28日,武漢大學藥學院網站正式發布訊息說,該學院新一屆行政領導班子誕生,鄧子新院士擔任院長。

2009年11月20日,武漢大學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遙感信息工程學院院長、城市設計學院院長、藥學院院長;新上任院長任職期間在武漢大學全職工作(不少於9個月),聘任期為4年,年薪30萬—100萬元(具體條件雙方協商確定)。

2010年7月9日,武大官網掛出《武漢大學藥學院新一屆行政領導班子副職擬任人選任前公示的公告》,藥學院原院長鬍先明擔任副院長(任期1年)。7月19日,武大藥學院召開教職工大會,校黨委宣布了藥學院新一屆行政領導班子,鄧子新院士上任,擔任藥學院院長。同時,鄧子新還擔任由武大牽頭的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院長一職。7月6日,在湖北省生物產業發展暨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建設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暨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理事會會議上,武漢大學黨委書記、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理事會理事長李健介紹,成功引進鄧子新院士擔任院長,落實了首批入駐團隊18個,隨著院長到位和團隊陸續入駐,意味著研究院從籌備階段正式進入運作階段。

鄧子新是著名微生物學家,1957年出生於湖北房縣。1982年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微生物專業;1991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4年獲首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中國青年科技獎”;1996年入選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2004年被評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6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在武漢大學2010年報考指南上,鄧子新進入武大的12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之列。據悉,他是武漢大學引進的首位院士。

日前,中國著名微生物學家鄧子新正式“加盟”武漢生物產業,他一人分擔兩職: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院長和武漢大學藥學院院長。他也是武漢大學引進的高端人才中首名院士。

鄧子新與武漢有著特殊感情,他1982年從湖北房縣考入華中農業大學,後留校任教10多年。

2000年鄧子新到上海交大任教,後任該校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院長,2005年當選中科院院士。

不過,他笑稱,自己從來沒想到有一天會為武漢的生物產業發展貢獻一點力量。武漢的生物產業前景很好,作為國內第二個“中關村”,東湖高新把生物產業發展列為重中之重。

後來,湖北省政府、武漢大學“盯上”鄧子新,決心引進這名高端人才。終於。

鄧子新鄧子新

其中李德仁是中科院院士也是工程院院士,而53歲的鄧子新則成為武大最年輕的院士。

昨日,剛從上海飛赴武漢的鄧子新,急急忙忙趕到武漢東湖高新區,參加東湖高新區第三批“3551人才計畫”生物產業組評審會。直到中午一點鐘,上午的會議才結束,下午兩點會議又要開始。在這個有限的空隙,記者採訪了他。

鄧子新稱,目前有一股“生物研究熱”,從科研機構的研究到高校生物類專業的招生都可以看出來,許多高校的生物專業是該校錄取分數最高的專業。然而,生物類專業學生的就業形勢卻不甚理想,許多著名高校生物類專業的學生最後都選擇了出國深造。為什麼?這是因為中國生物產業發展很不夠。鄧子新說,中國生物發展要重點放在“產業”上。

人還未正式上班就開始“招兵買馬”,鄧子新先後從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劍橋大學、麻省理工等國外著名高校引進了不少人才,到年底估計將有10名精英人才加盟到這個團隊。

孫宇輝原來在劍橋大學工作,並已定居。去年底,鄧子新力邀他回國,為中國的生物產業出力。國外的優厚條件敵不住恩師的邀請,孫宇輝決定回國工作。儘管武大藥學院大樓還沒改裝完,他還是在簡陋的辦公室里開始了工作。為了引進人才,武大出手也很“大方”,人還未到,學校就已安排好住房,並且生活設施都很齊全,這讓孫宇輝很感動。他告訴記者,下半年,將有不少師兄弟從世界各地來到武大。

鄧子新告訴記者,上海交大的生物技術研究實力也很強,他希望武漢的生物研究團隊能與上海交大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發展“產業”,形成良性互動,從而一起推動中國的生物技術研究。

日前,鄧子新院士出席東湖高新區第三批“3551人才計畫”生物產業組評審會,他以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院長的身份出席,擔任評審專家組組長。記者在緊湊的評審會間歇,採訪了剛上任不久的鄧子新。

在擔任武漢大學藥學院院長和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院長前,鄧子新任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技學院院長。他說,回武漢“過程很簡單”,“原來都沒想過”。

2009年年底,武漢光谷獲批第二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鄧子新受邀考察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的九峰基地等。生物辦相關負責人向他介紹光谷生物產業規劃,這讓他“有了新的認識”。他說:“隨後的接洽很自然。省、市政府下了很大的決心,要發展(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

鄧子新表示,生物類專業看上去很熱,但很多學生的就業並不理想,癥結在於“出口沒有做大做強”,不像IT等產業已形成規模。要利用好湖北省的高校人才優勢,就得從體制、機制上凝聚各方力量,產生“1+1>2”的效果。

鄧子新鄧子新

據介紹,鄧子新將帶來一支上十位“牛人”組成的強大科研團隊,他們來自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世界名校,“有些人做過我的學生,有些是因各種人脈而來”。

記者在武漢大學藥學院看到,新的實驗室正在抓緊建設。團隊成員、從劍橋大學博士後出站的孫宇輝,碩士、博士都師從鄧子新。他透露,力邀他來武漢。8月及9月前後,鄧子新的另外兩名正在哈佛大學和史丹福大學從事博士後工作的學生,也將來到武大,從事生物原料和神經藥物方面的研究。

鄧子新同時透露,考慮與培養了自己多年的上海交通大學繼續合作,優勢互補、錯位發展。上海交大重在基礎性研究,而武漢光谷產業優勢明顯。

主要演講

鄧子新]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榮幸有機會來到上海科技館這個神聖的科普講堂,今天的主題主要是涉及到生命科學最基本的約束,也就是DNA,今天我在半個小時的報告裡面通過介紹DNA生命對科學和社會的影響,我的報告分三個部分。一,DNA是生命之水;二:DNA是禍福之源;三、趨利避害是解碼DNA的天職。

[鄧子新]第一,DNA是生命之水。人類歷史經歷四次工業革命,第一次是1765年誕生的蒸汽機,把我們代入蒸汽機的時代,之後進入電子時代,那時候主要以半導體為主要元件,隨之把我們帶入了資訊時代,1946年美國發明了電子計算機,當時的電子計算機非常大,要占這個房間的五分之一,甚至是六分之一,運算速度還趕不上我們的手提電腦,但是它非常重要,把我們帶入了信息的時代。

[鄧子新]第四次工業革命把我們帶進了生命科學的時代,研究生命的現象和本質的時代。這個時代就是沃森和克里克發現DNA雙螺鏇結構為標誌的,從表面上是簡單的鹼基排成無限長的距離,實際每個不同基因編碼都有規律性的,是有作用的,在細胞內組成雙螺鏇立體的結構成為我們今天生命的物質基礎。

[鄧子新]隨著沃森和克里克發現雙螺鏇,後面的時間裡生命科學不斷發生由量到質的變化,這裡面有一些標誌性的成果,比如發現DNA聚合酶,胺基酸密碼子,限制性內切酶,研製出單克隆抗體,1982年FDA批准第一個基因工程藥物重組人胰島素,1983年發明PCR技術,90年代啟動人類基因組計畫,隨之出現克隆羊,到這個世紀初期人類基因組測序完成,真正使得我們今天進入高速發展的生命科學世紀。

[鄧子新]發展歷程重點提到的是如何證明DNA不是蛋白質,是遺傳因子,今天看來是非常簡單,用蛋白質轉化小鼠,蛋白質不能使小鼠得病,而用DNA轉化小鼠的時候小鼠得病了,用DNA加上蛋白酶轉化小鼠,這時候也致病了,如果把DNA切入酶裡面又不致病了。

[鄧子新]所以這個實驗證明了DNA是致病的重要因子,不是蛋白質,也就是物質的基礎。隨後證明基因是一個個小片斷或者大片斷DNA構成的,編碼了生物體千年文化的遺傳現象,儲存了現在生物群無窮無盡的遺傳信息資源。

[鄧子新]作為一個人來講,個別的基因編碼了我們的性格,說、笑、眉毛、眼睛,無數基因的組成構成了我們今天的基因組,是生命遺傳物資信息的組合構成了基因組,都是DNA在決定著我們的細胞。

[鄧子新]今天這個社會可以看到DNA編碼了色彩斑斕的生命世界,這個世界有人,有大猩猩,有熊貓,還有小的不能再小的病毒、細菌、真菌,今天這個色彩斑斕的世界無一不和DNA有關。

[鄧子新]第二、DNA是禍福之源。DNA是生命之水,但是DNA也是禍福之源。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流行性疾病,比如說非典、禽流感、甲流,早期的肺結核,這些疾病早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之一,這些疾病可以通過微生物介道,可以通過空氣傳播,通過血液傳播,通過水、食品傳播。

[鄧子新]這些微生物了不得,諸如愛滋病病毒,狂犬病、肺結核細菌,還有蛔蟲病,像SARS、禽流感、H1N1等等,這樣的病毒威脅著我們的社會,社會安全、公共安全與我們對這些微生物的防控是息息相關的。還有一些社會活動可能會產生的疾病,狂犬病是死亡率最高的病毒性傳染病,狗是一種寵物,但是如果我們管理不好,可能會帶來一些社會公共安全問題,現在它的發病率在我們國家位居世界第二。

[鄧子新]不光對於動物,還有有些疾病會引起植物的病害,有1700多種植物由於微生物產生的農業病害,像水稻、小麥、玉米、棉花,還有一些像蔬菜、水果、菸草、人參等許許多多的植物病害。這些影響了農業生產,也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健康,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到我們。比如說水稻的病害,每年造成水稻面積的15%以上都感染病毒。這些都是微生物,本質都是DNA所造成的侵害。

[鄧子新]同時DNA還有人為的恐怖,剛才說的是自然引起的,當然有些與人有關係,但是還有一些明顯的人為恐怖,比如說複製人,克隆其他有害動物、農作物或微生物。第二方面像基因武器,基因武器通常是利用人類不同的人種,或者種族之間的差異,我們跟大猩猩、跟熊貓、跟豬相比,90%以上的基因都是一樣的,有時可能是百分之一點多的差異造成種族之間的差異,這個如果受到攻擊,可能就使我們面臨某種基因武器的威脅。

[鄧子新]基因武器是殺人不見血,如果不得以控制某些方面比核武器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這樣的武器生產規模小,但是快速、產量高,沒有輻射,也沒有煙火,很難檢測。成本很低,殺傷力強,無特殊傷口,難以及時搶救。沒有特殊標記,也難以隔離。只有小數研製者知道遺傳密碼,所以防控是非常困難的。

[鄧子新]這種情況下,科學和社會面臨另外的一個任務是發展以毒供毒的反基因武器,發現和保護我們的種族特異性和易感性基因研究,這是任重道遠的。

[鄧子新] DNA不光有自然、社會、人為的威脅,同時它也是財富,像豆科植物,花生、大豆、木薯,可以形成很大的瘤子,這個瘤子可以固定空氣中游離的氮氣,像工廠裡面生產出來的硫酸銨,只有氨態的氮才能被植物吸收,根瘤菌固定了自然界生物固氮總量的一半以上,這是為人類造福的生物。

[鄧子新]另外還有轉基因的產品,通過轉基因可以產生保鮮期長的番茄、抗除草劑的大豆,可以產生抗蟲棉,主要是B1毒素死棉鈴蟲,還可以產生抗蟲的玉米,抗除草劑的油菜,抗病毒的木瓜。還可以通過凝乳酶把奶製品凝聚起來,同時通過動物生長激素的轉移,轉移到牛、羊身上去。這些都是轉基因的動物和植物產品,可以有抗蟲、抗病、保鮮的作用,這些都是好的方面,我們要加以利用。

[鄧子新]像這樣的產品在不斷的產生,例如黃金水稻,尤其在非洲是很缺乏維生素A的,一般的民眾也買不起藥物補充維生素A,如果能夠產生維生素A含量高的水稻,吃了這種大米就可以使得很多非洲小孩減少失明、痢疾、麻疹等疾病,這就是為什麼這種水稻稱為黃金水稻。

[鄧子新]另外像草皮,到一個地方看到草皮非常漂亮,長的非常矮,大家都感覺非常高興,抗蟲、生長又慢,這就是通過轉基因的方式得到的。還有一些痢疾、肝炎、麻疹蛋白,可以賦予植物某些功能,人吃了這種植物就可以不用再注射抗體了,不需要注射疫苗了。

[鄧子新]還有向日葵,把草酸鹽相關的基因轉入向日葵裡面。還有生物防彈衣,我們可以把蜘蛛一樣的基因轉入到山羊皮裡面去那是非常好的,看起來不是鋼鐵,但是比鋼鐵做的產品還要慣用,穿著這樣的衣服不是那么笨重。還有魚,可以使魚快速的生長,可以美味,可以改善它的營養。這些都是DNA技術帶入我們的生活,使得我們的生活更加美滿。

來越難,科學家面臨的難題是很難再找到新的藥物,微生物能夠找到的早就找到了,而疾病在不斷的增多。怎么辦呢?我們要通過DNA的結構改造,通過加基因減乘除的方法,來改變產物的結構。單位變化,通過還原結構,鏈長,等等,都可以通過基因操作。

[鄧子新]比如這個藥物,本來是這個顏色,加入另外一套基因就變成這個顏色了,把兩個不同的基因加在一起就創造了一個新的顏色。尤其是今後合成生物學的發展,可以把不同來源的生物基因加在一起,形成新的、更高層次的,具有更大能力、超強能力的新的生物功能。生物學家和工程師聯合起來對生物體進行重新布線和編程,數年以後我們可以生產更廉價的藥物,為汽車提供綠色能源,為治療癌症等醫學難題提供新手段,最終改變我們的生活。

[鄧子新]二十一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不理解生命科學就無法理解這個世紀,不掌握生命科學就無法把握挑戰和機遇,以DNA為源頭的生命科學正迅速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揚長避短、趨利避害是科學和社會的共同責任,使得生物更多的成為我們的朋友,是敵人的我們要抑制它,這是我們科學和社會共同的責任。謝謝大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