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清明時節多雨水,春夏之交,未到農忙之際。紛擾的雨水和潮氣難免讓人睏乏。人們需要一種美食來喚醒對生活的熱情。新鮮的大蒜葉,富含胡蘿蔔素、硫胺素、核黃素等營養成分,天然的辣素具有醒脾氣、消積食的作用,搭配上冬季醃好的臘肉,兩者混合,蒜葉的辛香與臘肉的油膩相得益彰。將此等餡料包入以大米磨成粉做成的圓形粉皮中,放入蒸籠中,蒸熟的米耙由於皮薄餡多,透過大米粉皮蒜葉的青色和臘肉的紅色蓬勃欲出。咬一口滿嘴的蒜香和臘肉的醇香,令人回味無窮。
都昌米耙隨著發展,餡料也越來越豐富。視各人的口味不同,鮮肉、臘肉自不必說,韭菜、蔥蒜、豆角、蘿蔔、炎菜(乾梅菜),甚至豆腐、香菇之類,皆可入餡,鹹,酸,辣,甜,葷,素,百無禁忌。都昌,位居鄱陽湖東畔,古時為南北交通要道,多有走南闖北之商賈,見識極廣。大概是某位先祖對餃子有種偏愛,而麵粉多產北方,本地則盛產大米,便動了用米粉包餃子的念頭。其肯定是經過無數次的失敗、試驗,再失敗、再試驗,終於成功地用米粉包成了餃子。然後,漸漸地在都昌,乃至鄰縣傳播開了。
甚至在中秋,春節,不管是是親人團聚還是遊子歸鄉,大家一起熱熱鬧鬧的包上米耙,盡情享受美食與親情帶來的歡樂。
做法
好的都昌米耙粉皮要選用上好的晚米,雖然米耙當地人也叫做“餡心耙”(方言音譯),顧名思義,餡料至關重要;但是米耙的粉皮要做到糯而不粘牙,選料也很重要,不然就會影響蒸熟後的口感了。
第一步:
用好的晚米,先蒸熟,再等涼了再用磨磨碎,當然是越細越好了。當然也可以買弄好的大米粉。
第二步:
然後再用熱水,是開的喔!和米粉揉搓到一定的火侯,也就是不粘手,放在手裡也不容易變形的!這是很 關鍵的一部,直接影響口感。
第三步:
取一小團粉放在手裡做捏成圓形,儘量薄一點。
第四步:
然後把準備好的的餡料(要切細且不能炒的太熟了,因為要蒸嘛,再放入調好的作料)包入捏好的粉皮里 面封口,封口是一定要捏緊,蒸開的米耙就不好吃了。
第五步:
放在鍋里蒸,火侯是關鍵,要掌握的剛剛好,這樣剛出鍋的米耙才會讓人垂涎三池。
推廣
目知道米耙的外鄉人似乎不多,僅限於鄱陽湖平原的一些地區。究其原因,北方人不食大米;湖南人隨種植大米而酷愛米粉;江浙地區更為精緻,偏愛各種糕點。只有樸素的江西人就是愛吃這一口米耙,將豐富的餡料包裹在白色的大米粉皮之下,蒸熟即食。非常符合江西人含蓄內斂的性格,不張揚而注重內在。
米耙不同於餃子,由於粉皮由大米製成,二次蒸製或是冷凍保存後再蒸製,都會使表皮變硬而極大地影響口感。所以還無法成為超市的速凍食品。只有剛出鍋的米耙,色白如玉,脆嫩不膩,清香滿口,這也是米耙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