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琇[康熙年間著名清官]

郭琇[康熙年間著名清官]
郭琇[康熙年間著名清官]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郭琇(1638—1715),字瑞甫,號華野,山東即墨郭家巷(今屬即墨市)人。 清朝康熙年間著名的清官,他為國為民,廉潔清正,勤勉幹練,善斷疑案,在地方任職期間,“治行為江南最”,很受好評。他不計私利,彈劾權奸,在“勢焰熏灼、輝赫萬里”的權臣面前毫無懼色,被稱為“鐵面御史”。郭琇平生耿直,以三次彈劾而名動天下,留名史冊。郭琇這三大疏,特別是後二疏,有力地抨擊了貪官污吏的腐敗以及結黨營私的不正之風,對“康乾盛世”功不可沒 。

基本信息

個人生平

明崇禎十一年(1638),郭琇出生於即墨郭家巷路北舊宅,兄弟四人,排行老二。

傳說郭琇出生那天,正趕上六月天即墨發大水。即墨縣令和參將巡查汛情的時候,突然天空烏雲密布,大雨傾盆,兩位官員只好在郭家巷郭琇門樓下暫避。

這時,忽然從產房傳出初生嬰兒的大哭聲,孩子出生後大雨漸漸停下來,郭琇奶奶喜滋滋跑出來,縣官就問道:“老人家給您道喜了,添了個男孩還是女孩?”

“生了個騎馬的,小男孩。哎,早不生晚不生,偏偏大雨來臨出生。”老人嗔怪道。

“這孩子將來福氣挺大呀,出生時候一文一武兩個七品官為他護門,將來一定不低於七品官。”縣官隨口贊道。

“哎呦,別說七品,有一品也好啊!”聽到讚揚,他奶奶激動地說。農村婦女以謙虛為榮,郭琇奶奶以為品越少官級越小。

“口氣還不小呢!”縣官一聽這話應道。

這雖然是流傳即墨的一個笑話,而郭琇官至一品,卻是寫進歷史的事實。

郭琇自幼天資聰穎,好學上進,三十一歲中秀才,三十二歲中舉人,三十三歲考中進士,可說是春風得意。

人物故事

參河臣疏

康熙二十七年(1688)正月二十二日,郭琇第一次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向朝廷上了《參河臣疏》,陳述河道總督靳輔在戶部尚書佛倫支持下治河措施不當,致使江南地區困於水患,百姓怨聲載道。由此,靳輔被罷官,佛倫被降職,郭琇升任僉都御史。

特殊禮單

接著,郭琇又冒著丟官喪命的風險上《糾大臣疏》,彈劾“勢焰熏灼,輝赫萬里”的英武殿大學士明珠及余國柱等,揭發他們結黨營私,排陷異己,貪污收賄等罪行,而真正目的,則是氣焰沖天的明珠一黨,因為這一疏,他一參成名。

明珠是滿洲正黃旗人,平吳三桂作亂時立有大功,對康熙忠心效力,成為康熙身邊的紅人,官封武英殿大學士。

權大勢重的明珠憑藉康熙信任結黨營私,坑害異己,獨攬朝政,唯我是從。一時間朝野內外,宮廷上下,溜須拍馬,納賄送禮,正直之臣避而遠之,奸佞小人升遷跋扈。

康熙二十七年(1688),明珠五十三歲大壽,明府熱鬧非凡,明燈高懸,彩門層層。丫頭、小吏來往如流,達官貴人魚貫而入,傳呼聲不絕於耳。

酒席上山珍海味擺滿,拍馬屁的人一個接一個進來賀壽上禮。明珠身穿一品官服端坐中堂,滿面紅光,接受一批一批的官宦參拜,聽到大官來到,他才睜開眼,點一下頭。

這正是明珠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真實寫照,也正是康熙默認郭琇彈劾他的原因。

所謂人狂沒好事,狗狂挨磚頭。就在天近正中午時,門上傳呼:“新調京城任左都御史郭琇,郭大人到!”

明珠聽後心中一奇:人都說郭琇耿直敢言,剛正不阿,今天也知道來進見我明珠……

正想問,郭琇已進中堂。先拜了壽,遞上紅紙包一個。明珠認為是禮單無疑了,叫下人收存。

出於禮節,明珠親上郭琇一杯酒,郭琇接酒在手,一飲而盡,回身便去,旁如無人,直出大門而去。明珠見狀心裡泛疑,忙叫人將郭琇的“禮單”呈上來看,一看嚇了一驚。頓時臉色鐵青,汗流如雨,正驚慌之時,忽聽門上傳:“聖旨到!”

這一聲喊不要緊,就見明珠手裡那張郭琇的“禮單”飄落地上,明珠兩手下垂,白眼珠一翻沒氣了。

家人們七手八腳的扶起他跪接聖旨,一場壽筵立時散夥。

原來郭琇進京後,立即將明珠的所作所為,列了十一大罪狀,奏疏康熙皇帝,然後又將副本用紅紙包好,直奔明府,明珠看的正是郭琇奏疏他的副本。

康熙對明珠的猖狂也早已覺察,今見郭琇奏疏有證有據,深感不除明珠危及皇權,就下旨罷了明珠、弗倫、余國柱的官,權傾一時的明珠集團就這樣倒台了。

高士奇因書法奇好被皇帝破格收進南書房,又因驕橫跋扈而謝罪回家務農。

骨鯁大臣

高士奇是浙江錢塘人舉人出身,好學能文,書法又好,被康熙皇帝破格收進南書房(皇帝學習的地方),重用他書寫密諭,講章、論文,後官封小儋事。康熙曾說過:“得士奇,始知學問門徑”。把高士奇已當作良師益友,常常賞賜金銀物品,並經常讓他陪吃飯。

高由此日益驕橫,與左都御史王洪緒等人結成死黨,內外呼應,招搖撞騙,一時間求情辦事的人堵住門庭,整日車馬盈門賓客不絕,誰不依附於他就遭朝野抨擊。滿朝大員對高士奇畏之如虎,為了免於災禍便送禮不斷,就是無事相求也需出“平安錢”。

康熙二十八年(1689),這一天康熙辦完朝政,心情頗佳,回到南書房,即傳旨請士奇。康熙是個博古通今的君主,對詩文字畫無所不通,每問及士奇,士奇便對答如流,深得皇上歡心。

君臣二人越說越高興,不知不覺已到中午,康熙話興正濃,不放士奇回去,賜士奇南書房伴膳,吃飯時皇上問士奇道:“朕待你如何?”

士奇忙道:“回皇上的話,皇恩浩蕩,奴才當以肝腦塗地相報。”康熙更加高興說:“愛卿勿忘今日之誓言。”

正說著忽聽太監傳呼:“都御史郭琇進見!”

康熙本人不願吃飯的時候召見別人,因郭琇是出了名的諫官,便破格召見。郭琇進了南書房,便從袖中拿出奏摺,太監接過奏摺呈給皇上,康熙一看,上面寫道:“臣都御史郭琇,查權臣高士奇……”

這時高士奇在一旁不自覺的伸過頭來,想看一看奏摺的內容,康熙將左手一抬,示意高士奇勿看。然後對郭琇說:“郭卿所言極是,朕當認真處之。”

郭琇忙謝了皇上,退出了南書房。

高哪裡知道,郭琇的奏摺就是列舉他的四條大罪,有證有據,罪難寬容。

康熙心裡有了數了。待高士奇用完最後一頓御膳,便將奏摺遞給高士其道:“高卿,你看這案子該如何辦理?”

高接過奏摺一看,忙伏地連連磕頭說:“請皇上饒命,臣知罪了。”瞬時頭皮磕破,血染方磚。康熙看在曾為其師的份上道:“將冠帶留下,回家務農去吧。”

高士奇連忙謝了皇上,爬出了南書房。

王洪緒等人也皆都丟官卸任,革職查辦。朝野上下為之一快,郭琇即被群僚頌為“骨鯁之臣”。

郭琇彈劾靳輔的爭議

郭琇上疏劾靳輔治河多年,聽命陳潢,今天議築堤,明天議挑浚,浪費銀錢數百萬,沒有終止之期。又指責他今天題河道,明天題河廳,以朝廷爵位為私恩,從未收到用人得當之效。還說他奪取民田,妄稱屯墾,取米麥越境販賣,特別是違背皇帝的旨意,阻撓開浚下河。疏中對陳潢抨擊尤為激烈,斥之為“一介小人,冒濫名器”,提請嚴厲處分。給事中劉楷也上疏劾靳輔用人不當,河工道廳之中雜職人員一百多人,而治河無成,每年只聽報告衝決而已。御史陸祖修也劾靳輔“積惡已盈”,用舜殛禹做比喻,暗示應當殺了靳輔。靳輔不服氣,上疏為自己辯護。疏中說,他受命治河之日,正是兩河極壞之時,而他晝夜賓士,先堵高家堰,淮水方出清口;鏇堵清水潭;挑挖運河,改移運口,迄今永遠深通。其向來行運之駱馬湖,淤淺不能行舟,他創開皂河,漕艘無阻。至於浚築經費,原遣大臣估計六百萬兩,而他苦心節省,一切所用不及原來估計的一半。靳輔列舉這些成功之後,對攻擊他的人如郭琇、于成龍、慕天顏、孫在豐等,一一進行了駁斥,揭露他們陰謀陷害。如郭琇與于成龍久結兄弟,郭琇與孫在豐又是庚戌科同年,陸祖修是慕天顏的門生,劉楷、陸祖修也是己未科同年。最為徹底的是靳輔揭露出他之所以遭到猛烈攻擊,原因在於那些人的田地在下河流域,他們都是當地的豪強地主,清丈隱佔觸犯了他們的利益,所以這些人“仇謗沸騰”。

而綜觀康熙朝治黃過程,並結合靳輔的《治河奏績書》和趙爾巽的《清史稿-河渠一》來看,靳輔治理後的黃河危害明顯減小,大約50年沒有發生大的危害。靳輔和陳潢其實是相當有能力的大臣,同時個人節操也沒有什麼證據能證明其道德有問題。靳輔被彈劾去職後,繼任者的行為對治黃工程實際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傷害的,康熙後來的行為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他對撤消靳輔職位的後悔。

人物評價

郭琇[康熙年間著名清官] 郭琇[康熙年間著名清官]

郭琇這緊鑼 密鼓的三大疏,頓時引起“群黨側目,百端交構”,“天子為之改容,舉朝為之失色”,“直臣之風,震霆一鳴,僉壬解體”,因此時人贈其雅號為“郭三本”。

從政權建設上看,郭琇這三大疏,特別是後二疏,有力地抨擊了貪官污吏的腐敗以及結黨營私的不正之風,對“康乾盛世”功不可沒。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就在舉國上下沸沸揚揚流傳郭琇功德之時,郭的政敵們卻並沒有因此而罷手,尤其是那些被郭參倒的權貴們劍拔弩張伺機反撲。

不久,郭便遭到明珠餘黨的誣陷,被罷官回鄉了。郭琇因三大疏起家,又因三大疏招禍,餘生難以平靜。

郭琇於康熙五十四年(1715)三月初七日病逝,享年七十八歲。

《清史稿·郭琇》一文中最後兩句道出了官場之真諦:“直道難行,不其然哉!”,郭琇之所以屢遭排擠,就是因為耿直性格。

但耿直並沒有錯,錯的,亦或許是時代吧。

清晨之風曰:我們當今這個時代,正缺少這種剛正不阿的骨鯁大臣;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正缺少這種耿直的秉性。如果官場中多些這樣的剛正耿直的風氣,那么很快,我們就可以見到一個開明清廉的政府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