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因絲綢聞名遐爾的昌邑市柳疃鎮,有一種流傳百年的獨特民間表演藝術一一郭家莊打秧歌(秧歌戲)。
所謂“秧歌戲”是種秧歌和活報劇的混合表演形式,即參加表演的人,各自扮演一定的角色,各個角色都有一定的唱詞,用表演秧歌的形式進行表演。郭家莊秧歌戲共有1 1個角色。其中有秧歌芯子(也叫排頭,是整個秧歌戲的表演指揮者)、和尚、尼姑、漁翁、漁婆、秀才、醜婦、貨郎、臘花、回回、韃婆、總計6男5女。除了秧歌芯子之外,其餘5男5女都是兩人一對,依次進行對唱表演,表演內容基本上是對生產生活中的感受,純樸而詼諧。整個秧歌戲的唱詞分6排,第6排是個不甚完整的小戲“東平洲”,總計1200多句,唱完需要一天多的時間。伴奏和曲調很簡單,以打擊樂為主,主要有堂鼓、大鑼、手鑼、小鑔四件。
歷史沿革
相傳,郭家莊秧歌戲是本村的一名秀才郭完(1815—1895)於道光二十五年(1845)編寫的。作為該村郭姓第十一世孫的郭完,自幼聰慧好學,22歲考中秀才後就一直在村中的私塾教書。但天有不測風雲,有一年突遇海潮,整個昌邑的北部地區顆粒不收。迫於生計,郭完流落到了諸城、高密交界處的辛安莊,並找到了一家私塾,在此執教以維持生計。初到辛安莊時,當地的人們見郭完穿著寒酸,於是以貌取人,對其甚為鄙視,並多方刁難。可憐的郭完為了顯示自己的“書底”,排解心中壓抑不安的情緒,便在教書之餘,寫下了這部秧歌戲。郭完的這部秧歌戲雖然吸收了崑曲和鼓書的精華,並且從唱詞中,也的確能夠看出他的文學功底。但遺憾的是,由於郭完當時創作的出發點是藉此秧歌戲來炫耀、賣弄自己的文采,而不是純粹紮根民間的藝術性創作。因此導致整部秧歌缺乏緊湊完整的故事情節,只是雜亂歷史故事與哲理說教的凌亂堆積,演唱片段中的人物也互不相干,沒有必然聯繫,從而大大降低了此部秧歌戲的戲劇性。
據老一輩相傳,當時郭完的這部秧歌戲共編了十二排(本指演員的佇列,由於演員以排列次序上場表演,此也成為劇目的代稱),編完後便托一位本村人捎回老家。可沒想到的是,這個捎本子的人將下半部六排的本子變賣到膠南去了,只將上半部六排的本子交給了郭家莊。因此直到今天,當地人還有一種說法,膠南一帶在清末民初開始盛行的秧歌戲,就是郭完當時的下半部秧歌戲劇本。此外,被捎回的郭完創作的上半部秧歌戲在郭家莊流傳了下來,每年的正月里,老人們都會組織村里喜歡熱鬧又能歌善舞的人分派角色、背書台詞,在本村和鄰村進行表演,這個傳統一直流傳了一百年。
郭家莊秧歌戲在表演形式和編排設計上豐富多彩,饒有趣味;其音樂多來源於老百姓所熟悉喜愛的民間俚曲,曲調和內容通俗易懂貼近生活,因而深受當地和周邊地區百姓的喜愛,顯示出經久不衰、較為獨特的藝術魅力。
表演形式
郭家莊秧歌戲共有11個角色,分為6排。頭排是一個人,俗稱“秧歌芯子”,是整個表演的指揮者。表演者身穿大褂,頭戴禮帽,不抹臉,眼帶墨鏡,手巾挑一面八卦幌子,上書“麻衣神相,喜觀氣色”,走在秧歌的最前頭。每次表演,都是由秧歌芯子首先開場。他開場便唱道:“當今天子坐金鑾,如同舜日與堯天。黎民享盡無疆福,大家同樂太平年。聖上明仁和萬里,天下百姓樂安然,吾等生在太平世,扮一回秧歌玩上一玩。”唱罷一段,眾人扭一陣秧歌停下,然後再唱道:“麻衣神相妙機關,善觀氣色天下傳。招牌擺在長街上,有來相的就賺錢。過往的人兒有萬千,生生朝朝不得閒。自己唱的本身事,出家的你們二人玩上一玩。”順勢就把八卦向和尚、尼姑一指,於是輪到第二排的人物上場演唱。
第二排是兩個人,我是尼姑和和尚。尼姑頭戴瓜皮帽,額前戴著一朵紅綢大花,身穿粉紅旗袍,手拿馬尾甩子。和尚頭戴和尚巾,身穿武生衣,腰扎紅絲絛,腳蹬薄底靴,手持一對棒槌。他們兩人的唱詞大意是:尼姑出家修行太清苦,想下山還俗,和尚則願與她同往,二人結伴而行,最終結為夫妻。
和尚和尼姑唱完,便輪到了第三排的漁翁、漁婆。漁翁頭戴氈帽,畫老生臉譜,帶黃稀鬍子,身穿青褲黃褂,腰系絲絛,扎兩片戰裙,手搖櫓扇。漁婆中年婦女打扮,頭上扎髻插花,穿“靛花”褂子,上著絛子鑲邊的紫色褲子。他們表演的大意是:打漁很辛苦,掙錢不容易,有了錢就要買點東西吃,不然也會被貪官污吏逼去。
然後登場的是第四排的秀才和醜婦。秀才是小生打扮,戴古代學生帽,穿藍衫,蹬高底粉鞋,手持白扇。醜婦為20歲至30歲的青年婦女,頭梳髻插花,花淨臉,帶耳環,上身穿石榴紅色大襟襖,下系山河天地裙,手拿紙扇。其唱詞大意是:二人過得清貧,秀才不免抱怨日子難熬、讀書無用。醜婦則講今比古,勸夫君苦讀寒窗,爭取金榜題名,方能出人頭地。
這廂唱罷,第五排的貨郎與“蠟花”出場來了。貨郎戴好漢巾,勾邊幅花臉,著青衣戰裙,背貨郎箱子,手搖貨郎鼓。“蠟花”頭戴花冠,花旦臉譜。唱詞大意是這樣的:兩人都是買針頭線腦的,貨郎的生意不如“蠟花”,遂生妒意,出言調戲,不想“蠟花”機智伶俐,反唇相譏。
最後,第六排是“胡漢”和韃婆。“胡漢”戴好漢巾,勾蝴蝶三花臉,嘴飾紅鬍子著青花裙,身背花鼓,手拿一對帶紅纓的鼓槌子,前後皆能擊鼓。韃婆頭上插花,勾彩旦臉譜,穿旗袍,一手拿菸袋,系大煙荷包,另一手拿手巾。從唱詞內容可以看出,“胡漢”是西域回族人,因來中原進貢,被扣留回不了西域,對西域懷有濃厚的思鄉之情。韃婆則是丈夫出征去外邦打仗,自己獨守空房,思念之餘,不免黯然神傷。
這樣從頭排到第六排,依次演唱一遍後,便開始更換演唱內容。忽而是梁祝姻緣,忽而是牛郎織女、許仙白蛇,不一會兒又變為《水滸傳》、《西遊記》、《說唐》中的故事,可謂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但大意卻都是勸人安分守己,不要貪圖酒色財氣,正如是其中一段唱到的:“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在內中藏。有人跑出牆兒外,便是長生不老方。”
整部秧歌戲劇本中長達一千二百多句唱詞,內容非常龐雜。伴奏的打擊樂器只有堂鼓、大鼓、小鼓、小擦四件,雖然演唱時主要是靠演員白口清唱,但卻唱出了郭家莊秧歌戲的風土人情,民俗味道。郭家莊秧歌戲作為一種別具一格的民間文藝形式,以它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觀眾,經久不衰。在民間,它就像生命的源泉永不枯竭。
現狀發展
據考,郭家莊秧歌戲是該村郭姓十一世秀才郭萬(1815年一1895年)於道光25年(1845年)所編,當時秧歌戲編完之後共12排,後因故只流傳了前半部6排,後6排流散到膠南一帶,是否遺存,亦無可知。 秧歌戲的原本(郭萬手稿)於民國初年被外村人竊去,已經失傳。後經本村一個下一代出嫁的閨女,又將戲文口傳回來,現在的傳抄本是60多年前,由後人郭景連、郭景暖整理傳抄下來的。
秧歌戲從產生到現在,幾經周折,以它特有的古樸和醇香流傳至今,建國以後尤其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和政府非常重視民間藝術,多次派出文化等有關部門進行發掘保護,使這一瀕臨失傳的獨特民間藝術——郭家莊秧歌戲,得以恢復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