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傑忠

郭傑忠

郭傑忠從改善辦學的基礎條件入手,2010年是學校大規模投資建設年。 近兩年來,學校琢磨事的多了,琢磨人的少了。 近兩年來,在全國就業形勢更加嚴峻的情況下,江西科技師範學院的畢業生卻成了搶手的“香餑餑”。

個人簡介

郭傑,男,漢族,江西南康人, 2005 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2009年起)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兼任江西省哲學學會會長,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副會長,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常務理事,原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郭傑忠

所擔任過的職位

郭傑忠,原江西省社科院、省社聯黨組成員,原江西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原江西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教授、博士,兼任江西省哲學學會會長。現為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

所獲獎項

郭傑忠教授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以及套用對策課題研究,主持完成國家軟體科學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江西省社科重大招標項目等國家級、省部級研究課題有20餘項,其中有“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在中國的實踐和發展研究”等2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該課題鑑定為國家社會科學優秀研究成果)。主持一項國家軟體科學項目《保護與發展生態型經濟區的體制和政策研究》,“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在中國的新發展研究”等10多項省社科規劃重點課題,3項省委、省政府委託課題,2項江西省經濟社會重大招標課題,6項江西省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的研究。郭傑忠主持的《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新型城鎮化研究》成為全省4個江西省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招標課題之一並被鑑定為優秀,受到省委書記蘇榮等領導重要批示和讚賞。在完成這些課題的基礎上,在國家級刊物《馬克思列寧主義研究》、《鄧小平理論研究》、《人民日報》、《前沿》、《求實》、《江西日報》等雜誌上發表論文就80餘篇,有3項成果獲省一等獎,5項獲省二等獎,多項獲三等獎,有的成果得到省委省政府領導的肯定性批示,有的被有關部門採納。作為“環鄱陽湖生態經濟試驗區”課題的主持人之一,撰寫了“環鄱陽湖生態經濟試驗區”的研究報告,提出了“環鄱陽湖生態經濟試驗區”的戰略的目標、意義、原則、內容、布局和方法,該報告得到省委省政府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並作為向國家申報的主要材料。建設“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已成為江西崛起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對江西的經濟社會發展將產生重大影響。2005年他就對“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內涵進行了定義,得到學術界的認同。2006年在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前夕提出了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和內容,被中宣部收錄並報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和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劉雲山同志參閱。

事跡採訪

郭傑忠:喚起教壇向時新的人
郭傑忠,男,漢族,1964年出生於南康縣(南康市)大坪鄉,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江西科技師範學院校長,兼任江西省哲學學會會長,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副會長,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常務理事,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
奧運激情的沉澱與反思
剛剛看罷北京奧運會,2008年12月,省委、省政府決定郭傑忠同志接任江西科技師範學院校長崗位。帶著北京奧運會賦予的那份激動與豪情,在全面了解了這所學校的情況之後,郭傑忠陷入了戰略思考的沉寂之中。
這所學校由創辦於1977年的江西科技師範學院和建於20世紀50年代的南昌高等專科學校組建合併而成,幾十年來,以國內的視角來看,具有許多的閃光點。例如,她是中國職業教育師資的搖籃、籌建江西省第一所科技大學,也是全國重點支持建設的示範性職教師資院校,2008年在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以“優秀”達標的高等學府等等。
這說明,他的前任以及前任的前任已經打下了個較好的基礎,在這樣一所起點較高、基礎比較好的大學要想錦上添花,再創輝煌,力度和難度也是比較大的。
中部地區崛起,江西和南昌市的超常規、加速度發展;國際新秩序的構建,高等學校的殘酷競爭,學校對社會的急劇變化能否適應?這所有的疑慮和擔憂都令郭傑忠寢食不安,骨蒸潮熱,陰陽失調。
行船借於東風便。乘著“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深入開展,全校上下對在新起點上“培養什麼樣人?怎樣培養人?”“辦什麼樣的大學?怎樣辦好大學?”這兩個根本性問題達成廣泛共識。
連續兩年7月學校召開全校中層領導幹部會議,專題研討學校如何壯大發展的根本大計。同時,校領導帶隊分四批組織中層幹部赴省內外高校學習考察,分別奔赴北京聯合大學、北京體育大學、天津工程師範學院、河北科技師範學院、山東青島科技大學、安徽中國科技大學、浙江杭州師範大學、江蘇揚州大學等15所院校,學習和借鑑他人的經驗。
無論教育管理的精英們對學校如何看好,社會輿論對學校如何評價,但郭傑忠依然清醒,學校在許多代表國家實力的前沿項目上,離中國一流大學還有很大的差距。
圍繞“建設位居全國同類院校先進行列的教學型大學”的宏偉目標,郭傑忠開出的方子是補氣,確切地說,是補氣血的藥,重點是“三項改革,三大戰略,六大工程。”
“本土創新”的自我描述
其實,這個方子並不是郭傑忠的新發明,像什麼“人才強校戰略”、“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等等,都是上級的要求,都是人們反覆提及的,關鍵是對學校的各種症狀有了準確的判斷,這個方略才有用武之地。
郭傑忠認為:“現在社會以知識產業為主,社會要求的勞動力和以往不同,大學要按照社會的需要進行結構調整。能否適應社會的變化,是將來區分優秀大學和普通大學的標準。”
在許多的大學和校長中間,自己開創性的革新十分稀少,常常只是對西方一些做法的模仿和改善。因而,“本土創新”就成為郭傑忠戰略實施工程的概括描述。
改革創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就人才、資金和技術儲備而言,學校還只是剛剛起步。高起點才有好基礎,有好基礎才能撐得起宏偉大廈。人才是關鍵,引進人才刻不容緩,一點也不能放鬆。依據“剛柔並濟”、“團隊引進”、“不求所有,但為所用”的戰略視野和工作思路,這兩年學校引進博士、碩士等高學歷人才67名,新增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6名,有2名博士在全省高校副廳級領導幹部公開選拔中脫穎而出,走上了副校長的工作崗位。
制度創新是最困難的,郭傑忠在校黨委和上級領導的支持下,首先從難處開刀。在他看來,微觀方面的改革創新不能依循“先易後難”的思路進行,不就是利害關係、利益衝突嗎?天是塌不下來的。中國的改革其實不也是敢於從最困難的制度創新開始的嗎!比如中國建立經濟特區,這在世界上幾乎沒有先例可循。針對香港、澳門提出的“一國兩制”,更是被國際社會公認是“當代國際政治經濟秩序下最偉大的創新”。
既然如此,學校首批教學機構調整工作穩步推進。首先,取消了專科部建制,依託本科教學優勢資源,把8個專科系部對口併入本科學院。接著,新老校區按院管理,學生以院(系)為單位集中住宿,統一管理,把管人與管事更好地結合起來。2010年,學校完成修訂新的人才培養方案,採用職教師資類、普教師資類、套用類三類分流培養;設定了職業方向課程模組,形成自己的特色;做實實踐教學,做到四年實踐不斷線,為此,學校成立了江西省首個文科綜合實驗中心,同時啟動了化學、物理基礎教學實驗中心、電子電工實訓中心,突出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有的時候,創新往往簡單到只是換位思考一下就可以了。像有的野生動物園,率先提出讓動物繼續放養在野外,而把人關在籠子裡看動物。這看似很簡單,但尋求這樣一個突破點其實並不容易,以至於其他人會發出“我怎么就沒有想到”的感慨。學校在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俯拾即來。例如:
2010年,崗位設定管理工作全面啟動,教學科研管理頻頻出台新舉措,選人用人機制創新又有新突破,這些帶給全體教職員工以極大的鼓舞。
對學生而言,2010年,學校構建了“創新創業教育概論、學科創新創業教育專題講座、創業能力專題培訓和創業實踐指導”為主要內容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將創新創業教育滲透到整個人才培養過程,同時,還投入了22.5萬元,建立起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基地15個項目年營業額達百萬元,成為“南昌市創業服務”的亮點工程,被國家級媒體報導8次,省(市)級媒體報到19次。
……
這些充滿著玫瑰顏色和馨香的創新舉措贏得了人心,使人激情飛揚,給人以美好的憧憬和幻想.
“森林效應”的特殊想像
郭傑忠出生在江西南康大坪鄉,家鄉山川起伏,溪流密布,森林鬱鬱蔥蔥,常常帶給他無盡的遐想和樂趣。他在六、七年前就主持過“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研究”課題,其成果為省委、省政府制定的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戰略作出了突出貢獻。
那么,在學校的改革創新中,他也不乏想像,他從茂盛成長的森林中得到了啟發:在廣袤的森林中,參天喬木挺拔高冠,青藤纏繞;低矮的灌木叢叢生髮,吸允著從喬木中透射來的陽光;那遍地蘇榮的野草野花和微生物種也各得其所,自得其樂,生物物種間形成了互惠互利、互補互榮的生存空間。郭傑忠深知其中的奧妙,他感到:在新的時期,教育秩序應該以文化、環境、知識、治理為主,像森林物種那樣呈現出競爭、合作、共生三種關係並存的狀態。
兩年來,學校實施了“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心謀劃,廣攬人才,經過激烈的競爭和打拚,先後獲批了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8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7個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2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4個省級教學團隊,18門省級精品課程和雙語教學示範課程,有機功能分子重點實驗室獲批為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這些都成為衡量和表達一所大學好壞的必不可少的考量。
與此同時,學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穩步發展,開拓了與美國諾斯伍德大學的合作;與英國伯明罕城市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合辦暑期高校管理培訓班;與芬蘭海門套用科技大學確立了師生交流、學分互認等合作項目;與澳大利亞埃迪斯科文大學的學分互認、專升本、本升碩和籌辦孔子學院等合作項目,以及聯合培養研究生和師生交流等的合作。僅2010年就派出40多人赴國外培訓、交流、訪問等,共接待國外、境外來訪人員30批72人次,來訪人員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芬蘭、馬來西亞等國家。還有選擇的聘請了在國際上有一定學術聲望和科研影響的外籍人士為學校的客座教授。如法國著名鋼琴演奏家Oliver Molin來校指導、演出並聘為客座教授。仔細審核這些學校名單,其中不乏為國際上知名的大學,它們爭相與江西科技師範學院開展合作,也折射出該校教育對全球資本、人才具有的強大吸引力。郭傑忠他們在國際交流上設計出的每一個動作,都可能帶來學校變革上的巨大進步。
“基因理論”和“動車效應”的獨特發揮
記得有位教育家這樣說過:“一兩基因勝過一噸教育”。此話展開來說,人的行為模式多半是由人所在的系統決定的。掉進水裡,就被迫學游泳;落入叢林,就不能不搏鬥。在一個狂歡的系統中,每個人都是狂歡者。那么,在一個創新變革的系統里,凡夫變天才,誰都會成為創新者。
“會議+不落實=零”這個公式人所共知,但怎么落實,那就不僅在於有具體的方案、具體的計畫、具體的人來落實,還有系統的組合優勢。郭傑忠形象地將這比喻為“動車效應”。高速列車在中短程國內運輸(2000公里以內)比飛機更具優勢,但它的的運行,不是簡單的機車與鐵軌的組合,而是系統與系統的組合,大系統與分系統的組合,才能創作發揮出極大的優勢。所以,他反覆強調全校每位中層領導幹部都是一台工作母機或動力載體,以此來帶動大家,從而形成整座學校前進的強大推力。郭傑忠平時給大家灌輸最多的另一個理念是“螞蟻精神”。螞蟻的基因是很獨特的,論個體螞蟻不僅背得動超過自己體重30倍的東西,很有戰鬥力,更重要的是極具團隊精神,既分工明確,又團隊協作,總是成群結隊,連線成片,很快就能動員起來,組織在一起,排難而上,取得成功。
在大學裡先後擔任過《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原理》和《自然辯證法》教學的郭傑忠,自然對上述說法有著深刻的理解。他常常一人獨坐在書房冥思苦想,有時常偊偊一人在學校湖邊上佇立思想。他在琢磨學校未來的突破,也在想像學校未來的願景。
想當年,郭傑忠家鄉出了個名叫楊非的大音樂家,40多年創作過100多首優秀的音樂作品,膾炙人口的《阿細跳月》、《背起背蘿上山來》、《有一個美麗的地方》等歌曲數十年傳唱不衰,中央廣播電視台做過他的專題節目、美國波士頓製作過他的CD唱碟,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保存有他的作品。從小到大,郭傑忠是唱著楊非的歌從國小到高中、到大學、到博士的,而且成績一直很優秀。
郭傑忠從改善辦學的基礎條件入手,2010年是學校大規模投資建設年。預算支出2.9億元,全面展開了紅角洲新校區二期工程建設,圖書館、理工教學實驗樓、文科教學樓、藝術大樓、體育館、校醫院、食堂、商業中心等均已完成規劃設計,校園網VPN系統的開戶,文科綜合實驗中心的建成,開放型實驗選課模組、教師教育選修模組、畢業論文管理模組等的運用使學校增添了許多現代的元素,也極大地豐富了教學理論和實踐。
硬體很快上去了,軟體也不能放鬆。為應對大規模的建設,充分發揮監督審計的職能作用。兩年來,學校實施大宗物質設備採購監督621次,涉及金額1.37億元,完成工程審計項目173項,送審金額5879萬元,審減金額730萬元。
在此,郭傑忠十分感激一個人,他就是該校黨委書記胡永新。胡永新履職正廳職務時間比他長,年歲比他大,政治上成熟,管理上精明,卻為人謙和,平易近人,給了郭傑忠許多啟發與指點。最重要的是倆人能互相信任,緊密配合,團結一心。俗話說: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團結緊則事業興,內耗多必事業衰。近兩年來,學校琢磨事的多了,琢磨人的少了。聽得進不同的聲音,善於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合作共事的氣氛濃了。這一深刻變化,正是推動學校發展的強大力量,也是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新目標的重要保證。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工作安排的井然有序,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領導作風的默默浸染,自然會取得豐碩的成果。
近兩年來,學校教學質量贏得一片喝彩聲。在首屆全國計算機文科比賽中,4件學生作品參賽,全部入選並獲獎,其中2件獲二等獎。在第七屆“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中,有25位同學獲得8項全國三等獎、14項優秀獎。學生們還在各類學科競賽、文體、藝術大賽中獲國家級獎項60餘項,在2010年江西省教學優秀成果獎的評選中,江西科技師範學院一舉奪得了7個一、二等獎項目,創歷史最好成績。省級獎項達百項之多,這些成果既展示了該校學子的風采,也為學校贏得了榮譽。
近兩年來,在全國就業形勢更加嚴峻的情況下,江西科技師範學院的畢業生卻成了搶手的“香餑餑”。畢業生就業率持續提高,2010年,本科一次性就業率為86. 65%,專科一次性就業率為88.02%實現了連續六年高於全省本專科平均就業率。
近兩年來,學校科學研究實力明顯增強。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5項,省部級課題立項250項,獲得國家大筆研究經費,在立項數量、獲得資助金額、科研成果獲獎評優等方面均創歷史新高,在SCI、EI、ISTP三大檢索中,江西科技師範學院名列全省高校前列,在學術論文發表、學科建設、科研經費支出等方面,也走在了全省高校的前列。
水至闊處天作岸,樓到高處人自峰。筆者用郭傑忠的一段感言作為此文結束語:“人來到世界上就有一份責任。人一定要活得有意義,活得精彩,就必須始終保持你的理想。如果有一個絢麗的人生目標,那就按照你的目標去奮鬥,成功一定屬於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