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中哥簡介
山東鄆城縣人士刺絡療法繼承人
羅東軍曾用名:羅子鳴舌下取栓技術文化權威人士。
羅氏中醫傳承人,其技術已經受到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尊祖訓,行醫道。自羅氏中醫第三代公起,羅氏中醫延宗立規:非德行端莊者不轉不教,非敦敏善悟者不傳不教,非黔首布衣者不傳不教。
至第八代傳人羅東軍,四歲學醫,八歲行醫,適逢太平盛世,方得以勘察經典、全面繼承和發揚羅氏刺絡療法。 畢業後在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江蘇武警總隊服役,退役後在原中鐵十六局中心醫院主任醫師董學才教授門下繼續深造,接受過全方位的傳統中醫學,臨床醫學,中西醫結合學、健康管理學等教育,受到良好的專業醫技培養,在中醫學、臨床醫學,康復理療學、健康管理學等各個領域,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有較強的實際操作和研究分析能力,對“中醫刺絡療法”“三部六病學說”的研究造詣頗深,非典後一直在京為工作。被患者譽為:“神醫小郎中”“郎中哥”。現為北京有康堂中醫研究院院長。
羅氏傳承醫學發展
中醫藥傳承醫學流派
師承於清代醫學大師黃元御,形成在清朝乾隆、嘉慶年間,創始人羅氏祖公出生於豪門世家,奉祖訓“可為良醫、莫致仕途”,蒙羅氏七世公教誨師從清代名醫黃元御,經數載返鄉懸壺,在濮州范邑(今河南范縣)設“濟生堂”醫館,遂成名冠濮州之良醫。因范鄆間黃河泛濫、土濕地鹼,民多貧困,故在施治中多以刺絡為主,以至形成了一套獨特又不離《內經》、《傷寒》的刺絡療法,即節省了廣大鄉民的湯藥資費,有快速解決了他們的病痛,受到范鄆間百姓的廣泛讚譽。羅氏刺絡療法經八代族親相傳,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加之後學不斷積累,使之在醫德醫術上更加完美和精湛。
刺絡療法譜系記載
據《羅氏族譜》載:濮州羅氏第六世公乃明天啟丁卯科舉人、明崇禎戊辰科進士,授戶部左給事中、轉吏科典試雲南福建大主考、仕至安廬兵備道。明崇禎帝吊死煤山後守節於老家,後清廷死逼被迫供職於戶部,因恥於仕清廷故家譜不載清事。其子幼子濮州羅氏第七世公乃孔子第六十二代孫襲衍聖公孔聞韶之侄婿、明天啟壬戌科進士授中書科中書舍人,禮科給事中孔聞詩之女婿,明亡後供職清廷尚學川編修。因衍聖公孔聞韶及其弟孔聞詩多受明廷皇恩皆守節不仕清廷,乃乘其遺訓,告羅氏子弟“可為良醫,莫致仕途”。鑒於此,敕子孫多結交醫道中人,故濮州羅氏第十世公得以師從御醫黃元御。
刺絡療法傳承
在師承黃元御醫學思想的基礎上,緊密聯繫實際,經羅氏第十一世公、第十二世公、第十三世公進一步總結和發揚,形成了比較完整的中醫刺絡“三部六病”學說和較為細緻的“取栓術”、“挑筋(割筋)術”、“巨刺術”臨床操作方法,同時簡單賦予藥貼和湯劑。第十二世公在總結先輩經驗的基礎上著《刺絡寶鑑》一書,並曾赴京與清廷皇族醫病,獲賞賜甚多,置良田千頃,乃是名徹濮州、譽滿黃河兩岸的名醫。同時,還將一些簡單實用的方法免費傳授給廣大鄉民,比如,頭暈、噁心症拿大針速刺舌下青筋放淤血可立愈,目視不清以大針速刺眉頭、眉心放淤血數滴可立愈等等,獲得廣大鄉民的一致好評。
刺絡療法的起源
舌下取栓法,是刺絡療法的一種又稱“刺絡療法”,是刺絡療法常用手法,用針具刺破或劃破人體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石器時代
刺絡療法的產生可追溯至遠古的石器時代。其時,人們在勞動實踐中發現用銳利的石塊——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療某些疾病。砭刺的工具隨著科學的發展,產生了金屬針,以後又根據醫療實踐的需要,出現了專門用來作放血治療的“鋒針”。刺絡療法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黃帝內經》,如“刺絡者,刺小絡之血脈也”;“菀陳則除之,出惡血也”。並明確地提出刺絡放血可以治療癲狂、頭痛、暴喑、熱喘、衄血等病證.近代史料
相傳扁鵲在百會穴放血治癒虢太子“屍厥”,華佗用針刺放血治療曹操的“頭風症”。唐宋時期,刺絡療法已成為中醫大法之一。《新唐書》記載:唐代御醫用頭頂放血法,治癒了唐高宗的“頭眩不能視症”。宋代已將該法編入針灸歌訣“玉龍賦”。金元時期,張子和在《儒門事親》中的針灸醫案,幾乎全是針刺放血取效,並認為針刺放血,攻邪最捷。衍至明清,放血治病已甚為流行,針具發展也很快,三棱針已分為粗、細兩種,更適合臨床套用。楊繼洲《針灸大成》較詳細地記載了針刺放血的病案;葉天士用刺絡療法治癒喉科疾病;趙學敏和吳尚先收集了許多刺絡療法編入《串雅外編》、《理瀹駢文》中。近代,尤其在民間仍廣泛地套用刺絡療法。其價值漸為人們認識和接受。
現代傳承派考證
刺絡療法是受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在代代傳承下,總結形成了一套簡便易行、療效確切的治療方法,在施治過程中嚴格遵循天人合一的中醫整體觀、“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唯物辯證法、“標刺絡兼治、內外調理”的全息實踐論,治病兼康體,排毒調臟腑,疏通經絡,調和陰陽,扶正祛邪,療效快捷穩定。刺絡療法在針具套用、針刺配穴方面獨具特色,療效可謂立竿見影,其神奇的治療手法往往能在短期內解決患者的陳疴舊疾且費用低廉。刺絡療法在形成、套用和發展的過程中,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與地域特徵,是基於民族文化和科學傳統產生的寶貴遺產。
郎中哥與有康堂品牌創建歷史
有康堂始立於2006年,是融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是弘揚和展示博大精深,中醫藥文化的視窗和基地。是中醫學家的學術權威機構,雲集了一大批學有所成、術有專攻的中青年專家、醫學博士們。專家以其高尚的醫德、仁愛之心,精湛醫術贏得了海內外友人和廣大患者的讚譽和尊敬。正如同仁堂已成為舉世公認的老字號一樣,“有康堂”這塊金色招牌也已深深紮根於廣大病患者的心目中,成為人們看中醫、了解中醫的理想選擇。有康堂特色和優勢
有康堂之所以能贏得廣泛認同,得益於多年來的中醫外科精術而形成的品牌效應,得益於有康堂的特色和優勢:其一,多年來有康堂以專科、專病為基礎,同時發揮中醫各科之間的綜合治療手段,形成和設立了中醫心腦血管專科、腎病科、肝膽病科、男科、婦科、痔瘺科、痤瘡科、糖尿病科、疲勞綜合徵及亞健康專科、健康管理中心、腦病科、慢性咽炎、腫瘤科、疑難病會診中心、外賓醫療中心等特色科室,同時還保留了中醫內科、兒科、針灸科、推拿等傳統中醫科室。
其二,有康堂應診的是名副其實的中醫專家,這裡既有博古通今的國家級名老中醫,又有眾多才華橫溢、學貫中西的中青年專家、醫學博士,他們始終站在中醫學科技進步和技術發展的前沿,在重大疾病診療和現代難治病的防治研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其三,有康堂以傳統中醫藥基礎為依託,匯集20餘位副教授以上的中醫藥專家群體,以及在醫療實踐和科學研究中不斷研製出的協定處方及其製劑,這些源於眾多名老中醫親傳,療效顯著,科技含量高的製劑,在消除和緩解病痛的同時,也極大地方便了病患者的服用和攜帶。受到國內外患者的普遍好評。成為有康堂能夠占領中醫醫療制高點的一大優勢。
有康堂從開診之日起,就把“讓每箇中國人都擁有自己的私家醫生!”視為自己的唯一宗旨,有康堂的發展和成績的取得與國內外友人和廣大病患者多年的關心和支持密不可分,有康堂珍惜和感謝這些信任和支持,也定將始終如一地堅持它的服務宗旨,弘揚光大中華傳統醫學,更好地為國內外友人和廣大病患者服務。
郎中哥學術淵源
羅氏中醫本於《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中醫經典。《內經》的幾篇大論,奠定了中醫學理論的基礎。而陰陽學說更是貫穿於中醫的解剖、生理、病理、診法和治法等各個環節。《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於本。”中醫學理論起源於古代自然哲學,以陰陽為自然界和生命變化的根本。其後的醫家對此亦多有發揮,如仲景的六經辨證、景岳的八綱辨證,均以陰陽學說為基礎。陰陽學說是中醫理論的核心和綱領。它不僅具有哲學的含義,還有著更為豐富的科學內涵。
具體體現在臟腑、經絡、診法、辨證和治法方藥等各個方面,是指導中醫臨證思維的總綱,是辨證論治中的兩分法。
故診病首先要分清陰陽,以定病位所在之臟腑,然後分辨表里、寒熱、虛實,再根據陰陽失調的情況定出治則,通過藥物配伍或針灸取穴補瀉,以調攝陰陽,使之達到陰平陽秘的狀態。因此,習中醫者不可不知陰陽之理。
郎中哥學術理論
在理論方面,羅氏中醫全面繼承黃元御的學術觀點,注重脾胃和氣血。脾司運化,脾胃互為表里,主升降,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人與天地相應也,兩精相摶,合而成形,成形之前,先有祖氣,祖氣之內,含抱陰陽,上秉天氣,而生六腑,下秉地氣,而生五臟。臟腑既生則神化,生陽氣以衛外,產陰精以內守,開五官為門戶,骨以立其體乾,筋以束其關節,脈以通其營衛,肉以培其部分,皮以固其肌膚。
曰遷月化,潛滋默長,形完氣足,十月而生,是為人。故《靈樞經脈篇》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乾,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皮膚堅而毛髮長。谷入於胃,脈道以通,血氣乃行。
中醫繼承和發揚
中醫學理論源遠流長,《內經》以降,各家學說迭起,各持己見,各有所長,使中醫學在學術爭鳴中不斷發展,並形成了一些有影響的學術流派,具有地域或時代的特色。
羅氏中醫認為,各家學說的學術觀點雖不免偏頗,但多有其獨到之處,應勤求古訓,博採眾長,為我所用。主張學無偏執,行有定見。廣泛涉獵各家各派的醫著,並不拘執一家之言,通過分析比較,融會貫通,法古創新。
臨證之際,既取法於古人,又因人、因證、因時、因地而變通,不以一方一法為限,遣方用藥,皆有定見。在臨證時應當做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應該經過不斷的思考、研究,以明辨是非,最終立足於實踐。
但實踐應該有理論作指導,避免盲目實踐而走彎路。醫學的進程,應該本著‘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往復,以至於無窮’螺旋式上升的規律,才會有較高的成就”。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證多”。
中醫離開了實踐就難以發展。只有不斷從臨床實踐中積累經驗,歸納和總結診療規律,才能在理論上發展和創新。羅氏中醫在突出學術之前更注重德行教育,重在普濟蒼生,治病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