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碎銅茶

邵武碎銅茶

邵武碎銅茶,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邵武碎銅茶產自歷史悠久、茶文化底蘊豐厚的閩北邵武茶區,特殊的地理位置、氣候、土壤、植被及人文因素,為邵武碎銅茶的生理和生化過程物質代謝創造了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孕育出了香鮮爽醇、粟香純正、高水浸出物、高胺基酸、富含維他命等優異品質的邵武碎銅茶。 2012年12月1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產品特點

邵武碎銅茶是優質的高山綠茶,主要分布於邵武市和平鎮留仙峰和武陽峰西北麓海拔1500米以上區域。碎銅茶生長環境多為雲霧繚繞的亂石岩縫,具有鮮爽醇厚、茶多酚含量高等優異品質。茶可入藥,功效顯著。由於把採回的鮮葉或製成的毛茶放到嘴裡與銅錢一起咀嚼,不到3分鐘,即可把銅錢咬碎,因此,被人們稱之為“碎銅”茶。

邵武碎銅茶外形條細秀,色澤綠潤、勻整潔淨;湯色嫩綠,香鮮爽純,味鮮醇,粟香純正;葉底嫩綠,耐沖泡。經檢驗,其胺基酸含量較一般茶葉高出1—2倍,水浸出物、咖啡鹼明顯高於一般綠茶,造就了濃厚鮮爽的獨特滋味。

邵武碎銅茶 邵武碎銅茶

經中國茶科所鑑定,碎銅茶中的茶多酚含量較一般茶葉高出3倍之多,茶葉中所含的單寧酸、咖啡鹼等元素含量也明顯高於其它茶葉。但是,對碎銅茶能碎銅的真正原因尚無定論。

產地環境

位置境域

邵武市地處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南麓,閩江支流富屯溪中上游。東北鄰建陽市,東南連順昌縣,南接三明市將樂、泰寧、建寧縣,西與江西省黎川縣毗鄰,西北與光澤縣交界。介於北緯26º55′—27º35′,東經117º2′—117º52′之間,境內東西寬78千米,南北長71千米,總面積2836.7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邵武地勢由北部、西南部向中部、東南部富屯溪谷地傾斜。西北部系武夷山主脈杉嶺,最高峰為大埠崗的撒網山,標高1523.9米,最低點為東南部的水口寨富屯溪河床,海拔130米。中部廣大地區地勢低,呈北西——南東向,從大乾、龍斗至水口寨遞降。山脊走向與境內主要地質構造線相一致,多呈北北東南南西向。

氣候特徵

邵武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既受海洋氣團的影響,又受大陸氣團的影響,季風氣候明顯,立體氣候明顯。境內地形複雜,山巒疊嶂,連綿不斷。主山體多為北偏東——南偏西走向,最高點到最低點的海拔高差達1383米,氣溫相差6—7℃。東部地勢低緩,海拔高度多在200米以下。境內多年平均雨量在1500—2100毫米之間。四季分明,冬短夏長,全年多霧。

邵武碎銅茶 邵武碎銅茶

邵武獨特的氣候、土壤、水分、植被最佳化組合的自然生態環境,造就了邵武碎銅茶優質的外形和內在品質。

歷史淵源

邵武碎銅茶早在唐代就已是貢茶,有著1000多年的製作歷史。有文字記載可追溯到唐開成四年(839年)。

相傳從前有個小孩不慎吞下了一枚銅錢,危在旦夕。這時張三豐恰巧路過,為了救這個孩子,他隨手抓了一把路邊的茶樹上的茶葉放在口中嚼爛,然後餵給吃了銅錢的孩子。沒過多久,那枚銅錢就從孩子的身體裡排出來了,孩子也因此得救。從此,這種茶葉就有了可以嚼碎銅錢的功能,後人稱之為“碎銅茶”。留仙峰山上的和尚和山下的村民因長年飲用此茶,出了許多壽星。鹹豐年《邵武府志》就有過這樣的記載,山上和尚最高壽命為150歲,還有129歲的,90歲以上者達7人現年86歲高齡的留仙峰和尚雲峰法師,在此寺修行已有25載,看管著寺廟周圍的茶樹,每逢春季便會將茶尖採摘下,晾曬後下鍋翻炒,用當地的土法製成毛茶後備存飲用,每天飲著自製的“碎銅茶”,雖已是耄耋之年但依舊體格健朗,精神矍鑠,耳不聾,眼不花,行走高山也與青壯年無恙。雲峰法師還將自己採摘和自製的“碎銅茶”用於款待客人,贈予求醫問藥的鄉民。

2009年10月,邵武碎銅茶地理標誌產品申報工作啟動,邵武市質監局申報辦人員走訪茶企,採集茶樣,送往福建農林大學、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上海交大醫學院、南平市中心檢驗所等權威機構進行檢驗,經反覆分析比對,確立了邵武碎銅茶的水浸出物、胺基酸、咖啡鹼等理化指標顯著高於一般綠茶,並富含維他命等物質。

2012年3月,經大量的資料收集、論證、分析、整理、比對,申報材料上報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質檢總局通過專家組現場評審和技術審查會審查,正式批准對邵武碎銅茶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使之成為邵武市的公共品牌和高含金量的城市名片。

2013年,邵武市質監局主導制定的《地理標誌產品邵武碎銅茶》福建省地方標準審定稿已向省質監局報送。同時,邵武市成立邵武碎銅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管理辦公室,發布實施《邵武碎銅茶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使用管理辦法》,對使用專用標誌申請、登記、發放、使用各環節進行嚴格管理,對地理標誌產品保護進行動態跟蹤管理。

生產情況

2011年,邵武市碎銅茶種植面積達1300多公頃,年產近300噸。

2013年,邵武市碎銅茶種植面積達到2萬多畝,年產量近300噸,年產值2億多元。有碎銅茶初制、精製加工企業30多家,註冊了20多個商標。

邵武碎銅茶 邵武碎銅茶

2014年,邵武市已有碎銅茶園2300多公頃,碎銅茶每斤售價最高達1600元,茶農較2013年增收25%。

產品榮譽

至2014年,邵武碎銅茶三次榮獲了“中茶杯”全國名優茶評比一等獎。全市共有5家企業獲得了無公害生產基地認證。

2012年12月1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邵武碎銅茶產地範圍為福建省邵武市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安徽櫧葉種、福雲6號、武夷菜茶。

二、立地條件

產地範圍內海拔300米至800米、坡度小於25度、pH值4.5至6.5,有機質含量≥2%,土層深厚的紅壤、紅黃壤、黃壤,生態條件良好,遠離污染源的低山或高丘。

三、栽培管理

1.繁殖:採用無性繁殖,扦插育苗,夏插5月至6月上旬,秋插10月份,以夏插為宜。

2.定植:春栽2月至3月上旬,秋栽10月,栽培密度控制在5萬株/公頃以內。

3.肥培管理:以有機肥為主,施肥深度≥20厘米,每公頃施有機肥≥3噸。

邵武碎銅茶 邵武碎銅茶

4.樹冠培養:整形修剪,幼齡茶園進行3次定型修剪,成年茶園每年1次輕修剪。投產茶園樹冠高度一般控制在60厘米至70厘米。

5.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鮮葉採摘

採摘期在每年3月至5月中旬前,按照標準採摘一芽一葉初展至一芽二葉的新鮮芽葉。

五、加工工藝

1.工藝流程:鮮葉採摘→攤青→殺青→揉捻→烘焙→精選。

2.工藝要求:

(1)攤青:竹製水篩攤晾,攤放厚度不超過5厘米,葉質由硬開始變軟,葉色失去光澤,青色漸失,清香初顯。

(2)殺青:採用滾筒式殺青機。溫度控制在100℃至200℃,時間為1至2分鐘。待到由鮮綠轉為翠綠,葉面失光澤,手握成團,稍有彈性,葉質較柔軟,折梗不斷,清香顯露時,起鍋、攤晾。

(3)揉捻:揉捻以加壓“輕—重—輕”交替進行,以輕揉為主。嫩葉揉捻20至25分鐘。

(4)烘焙:烘二青:使用翻板式烘乾機進行,以手捏茶葉有彈性,略有刺手感,葉色綠,無水悶味,含水量40%至45%為適度。及時攤涼,時間為30至40分鐘。烘三青:採用翻板式烘乾機進行,以烘坯含水量18%至20%,條索收緊,有較強刺手感,手捻成片為適度。及時攤涼,時間為1至2小時。足乾:採用烘乾機進行,茶葉含水量低於7%,手捻成末為適度,及時攤涼。

(5)精選:除去片、末、梗,使成品茶粉末不超過1.3%,揀去非茶類夾雜物。

六、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外形條細秀,色澤綠潤、勻整潔淨;湯色嫩綠,香鮮爽純,粟香純正,味鮮濃醇;葉底嫩綠,耐沖泡。

2.理化指標:水浸出物≥40%,胺基酸≥4.0%。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邵武碎銅茶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福建省邵武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邵武碎銅茶的法定檢測機構由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