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世遠

1929年2月生,雲南彌渡人。 我想,我是一個共產黨員,應為政府分憂。 被劃為右派後,被迫封筆二十一年,離休後,專攻傳統詩詞,兼習雜文。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邵世遠 1929年2月生,雲南彌渡人。字遠之,筆名張民聲,化名王平,號一笑齋主人。大專文化。少時家貧,三代文盲,又值國難當頭,立志奮發讀書,將來報效祖國。稍長即接受民主、解放之教育,免強讀完國中,無力深造,便當了孩子王(國小老師),1948年3月加入“雲南民主青年聯盟”,1949年6月入黨,邊教書邊搞地下工作。組織民眾反蔣反三征,發動青年參加游擊隊。1950年解放後調縣委會,1951年調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十師司令部任上尉參謀,1956年調臨滄邊防軍分區,1958年整風被劃為右派,受到開除黨籍、軍籍、撤銷軍銜,送勞動教養。1961年戴帽遣送回家監督勞動。1979年改正到公社任行政秘書。因嚴格執行政策,擋了書記的道,受到報復被擠到食品站當職工,1986年離休。

主要業績

在農村監督改造期間,我生產隊與另一個生產隊爭50多畝山地,經大隊、區、縣解決,他們都祖護他隊,我隊不服,正緊鑼密鼓醞釀一場械鬥。我為了息事寧人,僅用了百字文,說了三句話:“中央1950年頒布了《土地法大綱》廢除一切封建土地所有制,怎能說是你們某人的山地。一伙食團下放,中央又頒布了‘四固定’政策,這兩個法令作廢了嗎?你們中央大法不依為何。”僅三天后縣、區、大隊即來我隊認錯。在牛街食品站期間,1984年全國形勢大好,生豬過剩,山區無肥豬市場,食品站又不收,又不許自己殺吃。另一方面,廣大民眾逐步富裕了,要改善生活,憑票供應太少。矛盾尖銳化,怨聲載道,天怒人厭,山區人民開始罵共產黨了。是我急人民之急,憂人民所憂,寫了一篇三千多字的通訊,詳述此矛盾已制約著改革開放,影響經濟繁榮此項政策己不適應社會發展。此文在《雲南日報》刊出後,引起中央高度重視,立即廢除此項實施多年的國家重大政策,全國皆大歡喜。離休後看到亂收費、亂罰款已成為社會公害,我痛在心,寫了一篇雜文《好一個有償服務》在《半月談》上發表,中央在內部版上看到後,專門發表了社論,亂收費有所收斂,中央教委又將此文收入中專語文課本。我無事到本縣風景名勝白雲寺休閒,正遇一群蓄意鬧事的歹徒要上來武裝奪權,住寺人員及家屬正準備武裝保衛。眼看一場流血事件即將發生,旅遊休閒的人都急急走了,住寺負責人也勸我走。我想,我是一個共產黨員,應為政府分憂。我告訴他們:不用怕,我要同你們共度難關,我已想好了對策:“一走三不”,一走是你們兩個負責人,一個到縣上匯報,一個到州上匯報,事不平息別回來;三不是:一不阻攔、二不爭論、三不離寺。次日即擁來四、五十人,找不到負責人,就鎖了功德箱,住了兩天,被州公安局來電話驅散了,僅吃了幾頓飯,踢爛了幾道門。這說明國家利益,人民安危時刻記在我心裡。我50年代就是《解放軍報》、《雲南日報》特約通訊員。寫通訊、雜文。被劃為右派後,被迫封筆二十一年,離休後,專攻傳統詩詞,兼習雜文。今為中華詩詞學會、中國散曲研究會、雲南省詩詞學會、大理詩社會員、雲南省楹聯學會特約編輯、《彌渡詩聯報》編審。中國國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文化名家會員,中共中央黨校《三農研究》顧問。著有《邵世遠詩詞選抄》八集;《蒹葭集》、《復萌集》、《激流》(新詩)。每年在國內外發表詩作200多首;雜文數十篇。全國各大型詩集多收有作品。散文《夜賞瓊花》獲終身成就獎。簡介已收多家大型典籍。世稱“南國詩人”、“底層詩人”、“當今最活躍的詩人”有“寫鬼神高人一等,刺貪官入骨三分”之譽。詩以題材廣泛,語言新活,緊扣時代見長。擅長登台朗誦,經常被邀出席大型慶典,好評如潮。對詩壇歪風抨擊尤狠,支持者眾。有詩論收入中華詩詞學會論文集。獲獎多多,略舉如:人類貢獻文化藝術類“文學金獎”、首屆中國國學獎“金獎”、首屆中國文藝“金鷹獎”、“名家成就獎”,被聘中國國學學會名譽會長、擔任《2007年國學年鑑》編委,獲中國當代慈善藝術家稱號。事跡載入《軍之英才·共和國最可愛的人》一書,和《感動中國》一書,受聘中國書畫研究會理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