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克希爾大會戰

【年代】作於1786年。 特朗布爾最初是去波士頓、倫敦等地學畫的,曾向美國畫家斯特學畫。 1800年,特朗布爾同一位業餘畫家、英國女子薩拉·霍普·哈維結婚。

【名稱】邦克希爾大會戰
【類別】油畫名畫
【年代】作於1786年。
【作者】約翰·特朗布爾
【屬地】耶魯大學特朗布爾美術畫廊
【簡介】
美國在1775年的獨立戰爭以前,其本土美術已有漫長的醞釀歷史,獨立戰爭似乎成了這個國家的文化史的分界線。因為戰爭一結束,美國的文學藝術便隨同新國家的建立,出現了第一次繁榮。這一繁榮竟延續到19世紀10年代初的美英戰爭(1812~1814)年代。 作為這一歷史事件的實地記錄者,重要的油畫家就數約翰·特朗布爾(一譯"特拉姆巴爾")了。
約翰·特朗布爾(1756.6~1843. 11)是一位描繪獨立戰爭中的英雄業績的歷史畫家。在他的畫上充滿著豪邁的英雄氣概,觀者能從中體會出美國歷史人物的偉大精神。特朗布爾最初是去波士頓、倫敦等地學畫的,曾向美國畫家斯特學畫。少年時代因傷了左眼,以致後來他的油畫往往小幅的比大幅的要好一些。他也曾進哈佛學院念過書,後來又從事中學教學工作。1775~ 1778年間,參加獨立戰爭,在約瑟夫·斯潘塞將軍的部下服役,後又任過華盛頓的副官,跟隨霍拉曉·蓋茨將軍,官升至上校銜。
1800年,特朗布爾同一位業餘畫家、英國女子薩拉·霍普·哈維結婚。他的作品大部分作於1786~1795年間,其間也給人畫過一些肖像, 如《參議員伊扎特》(1739年作)等。其油畫技法堪稱精美嫻熟,形象生動正確,越是尺幅小的畫面,越富有表現力,人們管他的油畫叫袖珍畫。其中最著名的歷史組畫有《邦克希爾大會戰》(1786年作)、《在特蘭頓俘獲漢撒士兵》(1786~1790年作)、《獨立宣言》(1786~1794年作)等。這些畫人物眾多,場面壯觀,畫面洋溢著勝利在望的激情,展示解放戰爭中新國家的全部領導者的形象,尤其是這一幅作於1786年的《邦克希爾大會戰》,藝術處理更富推敲些。
邦克希爾在波士頓附近(現為邦克希爾空軍基地),1775年6月中旬,美國的革命軍隊,曾在這塊高地一天中擊退了英軍三次進攻,激戰場面極為壯烈。畫上,革命軍的最後高地已經失守,英軍大批沖了上來。但在敵人面前,這些被包圍的戰士無所畏懼,顯示出不屈服的姿態。一個站著繼續緊握手中的槍,把一個衝上山來的軍官打死。另一個戰士扶起受重傷的戰士,衝上來的敵軍上前想用刺刀殺死受傷的戰士,被受傷的兵士大聲喝住。穿著紅色軍裝的兩個軍士的後面,有一剛剛中彈的敵軍,他就是在此之前最先衝上高地並被守軍打死的軍官,英軍正把他扶住。全畫給人以明白的提示。
19世紀來,如此寫實地描繪戰爭生活,這還是首次看到。儘管這一幅歷史組畫仍然保留著一定程度的虛構性,描繪方法是古典主義的,用的是學院派傳統畫法;人物姿態和動作比較優美,略呈戲劇性效果,戰士的形象也過於漂亮,缺少戰爭的煙塵味。從某種程度上看,它有點近似於法國達維特的那幅《球廳宣誓》,或者好象格羅所畫的軍人生活的畫面。但是,特朗布爾這一幅畫要比法國人早20年。特朗布爾是一位探索者,他沒有去過法國,也不可能直接從學院派畫法中取得靈感。
1777年,特朗布爾接受國會委託,又根據自己的小幅原畫為華盛頓國會大廈的中央大廳放大了四幅歷史畫(即《華盛頓辭職》、《康華里斯投降》、《伯戈因將軍的投降》和《獨立宣言》),至今這些畫仍在美國人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1831年,他的內侄,耶魯大學教授班傑明·西里曼在校內設立了特朗布爾美術畫廊,畫家獻出了自己最好的作品,這一幅《邦克希爾大會戰》也在其中,耶魯大學給予他年金的享受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