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志良

那志良

那志良(1908-1998)滿族,字心如,北京宛平人,學者,原台北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祖上是滿族正黃旗,因清國衰亡而中落。家境貧寒,後得到教育家陳垣資助,上學並就職北京故宮。1933年隨故宮古物南遷而去台北故宮。一生與故宮有緣。在古器學特別是玉石的研究和鑑賞方面,是國內外公認的權威。

基本信息

簡介

故宮南遷後早年的那志良 故宮南遷後早年的那志良

那志良(1908-1998),滿族,字心如,北京宛平人,學者,原台北故宮博物院研究員。

經歷

那志良先生祖上是滿族正黃旗,老宅在西城區錦什坊街東養馬營。在那志良先生出生的時候,那家已隨著大清國的衰亡而中落,他父親失去俸祿之後,以教書為業,家境比較貧寒。

故宮南遷情景 故宮南遷情景

國小畢業後,考入了位於祖家街的市立第三中學,可是家裡已無力再供他念中學了。偏偏這時,著名史學家和教育家陳垣先生得到一筆華僑捐款,創辦了一所免費的平民中學,於是他和弟弟廉君考入了這所中學。由於他勤奮好學,每次考試總是第一名,得到了陳垣校長的器重。1925年,由陳垣先生推薦,那志良進故宮當職員,當時他只有17歲。到他1998年在台北去世,他在北京和台北的故宮博物院工作了70多年,堪稱故宮的“元老”之一。先後參與了清室善後委員會點收、故宮博物院成立、倫敦藝術品展覽、古物南遷、文物精品運台等大事。到台灣定居後,他又編輯故宮書畫錄、故宮銅器圖錄、故宮書法等,可以說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故宮。

成就

從17歲進故宮清點文物,到1933年,他25歲押運故宮古物南遷,在後來的近70年的人生閱歷中,幾乎再沒回過北京。在這漫長的歲月里,他的生活基本上都與故宮的國寶有關。《典守故宮國寶七十年》一書中記載了他的經歷。那先生在故宮與國寶相伴70多年,在古器學特別是玉石的研究和鑑賞方面,是國內外公認的權威,可是家裡卻沒有任何藏品。

愛好

那志良生前最喜歡老北京的兩樣藝術特產:京劇和相聲。特別是《四郎探母》、《三娘教子》、《秦香蓮》。在台北,他聽不到侯寶林、劉寶瑞、馬三立的相聲,但台灣的名家陳依安、吳兆南、魏龍豪等人的相聲段子卻是他的鐘愛。他有這幾位錄製的相聲專輯。晚年,他的床頭放著錄音機,每天睡覺之前都聽著他們的相聲入眠。

捐贈

2005年6月21日,原台灣故宮博物院的研究員那志良教授的兒媳王淑芳女士來到北京,將那先生生前保存的有關北京故宮文物南遷的150多件珍貴史料,捐贈給北京故宮博物院。在捐贈儀式上,故宮博物院向王淑芳女士頒發了捐獻證書。這批史料包括當年故宮文物南遷過程中的文書、印章、照片、書法、勳章等,是北京故宮博物院難得的史料。那家後人的此次捐贈,彌補了故宮院史有關文物南遷的空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