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角兒:一個外行眼中的梨園

莫言:我要寫戲 計鎮華:演戲的大王 周東亮:小戲大做

圖書信息

出版社: 語文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8月1日)
外文書名: Those Protagonists
平裝: 28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80241153X, 9787802411531
條形碼: 9787802411531
尺寸: 23.4 x 16.8 x 2 cm
重量: 581 g

作者簡介

白燕升,在河北滄州黃驊的農村長大。
1991年畢業於河北大學中文系。
2001年榮獲主持人“金話筒”獎。
2007年擔任“CCTV春節戲曲晚會”總導演。
2009年3月,自傳體散記《冷門裡,有戲》由作家出版社推出。同步上市的演唱專輯“燕歌行》由揚子江音像有限公司總發行。
現為CCTV-11戲曲頻道主持人、製片人。
作為中國戲曲在電視舞台上的代言人,白燕升憑著良好的文學素養,以穩健儒雅的氣質。明快大氣地走進了千家萬戶。他用極大的熱忱和人格魅力碰撞出了藝術圖兒里可貴的真實,以及鮮為人知的人間百態,被譽為“充滿人文關懷和書卷氣息的主持人”。

內容簡介

《那些角兒:一個“外行”眼中的梨園》內容簡介:首次全方面呈現梨園真實生態。央視主持人白燕升與40餘位梨園名角獨家對話。收錄了白燕升和張火丁、裴艷玲、計鎮華、馬蘭、陳智林、王君安、吳江、謝濤、張克、韓再芬、孟廣祿、李勝素、常香玉等的對話。
這些角兒在作者面前坦露心扉,暢言戲台上的喜悅與憂傷,戲台下的酸甜苦辣。許多語言生動傳神,能使人窺見名角們心底乾坤。

媒體評論

燕升是聽著河北梆子唱著河北梆子長大的。他的性格里有英雄般的骨氣,又有赤子般的真情。他不諂上,不阿貴,敢于堅持真理,嫉惡如仇,是一條痛快淋漓的漢子。我個人認為,燕升是上天為我們準備好的戲曲主持人。
——著名作家 莫言
燕升訪談,為中國戲曲、梨園藝人不經意地整理出一部部色彩斑斕的口述歷史。作為一個職業電視主持人,遠離時政財經、娛樂時尚的白燕升瀟灑遊走梨園史詩,為這個傳統文化頹落的時代創造、貢獻著特有的價值。
——澳大利亞訪問學者 謝青桐
鼎沸人氣燕聲高,白袖善舞紅袖悄。藝海無涯人有道,心存大愛何寂寥?
——中央政策研究室《學習與研究》總編輯 薛寶生
面對愈來愈顯凋零衰敗的傳統戲曲,他跟同道一起竭盡全力,支撐古老大廈的雕樑畫棟。從燕升身上,我看到了這種可敬的文化傳承。
——江蘇作家 黎化
梨園幾春秋,獨上高樓,試把美景欲攬收。菊壇小徑可通幽?寂寞守候。
生旦淨末醜,百家聚首,燕升訪談戲苑有。傳統國粹出奇葩,數盡風流。
——《中華起名大觀》作者 謝海東
他是一位超級戲迷,一位真正的內行。一位夠資格的劇評家。無論是演員還是觀眾,都從他那裡聽到了一種很專業的聲音,看到了一種很誠懇的眼光。到今天為止,白燕升的名字,已經很難被中國當代戲曲的關注者們輕易刪除。
——著名學者 余秋雨
燕升條件很好,什麼節目都能主持,但他偏偏選擇了戲曲,而且主持這么長久,已經不能簡單歸結為興趣使然了。我理解,戲曲里定有偶被淡忘的失落,也定有暗香浮動的奧妙。
如果你相信燕升,那就相信他的選擇,相信他的眼光,並和他一起在書中回味過去,暢想未來。
——著名主持人 趙忠祥

目錄

生命與職業的“人戲不分”
眾望尋他千百度

自序 熱衷“包養”是一種恥辱
張火丁:嫁給了舞台
莫言:我要寫戲
裴艷玲:把男人演透了
郭寶昌:不懂美學別糟蹋國粹
計鎮華:演戲的大王
馬蘭:情歸何處
陳智林:沒有藝術家,只有藝術品
王君安:“寶玉”歸來“芳華”依舊
吳江:行者無疆
謝濤:表演不“留縫”
張克:章子怡的京劇老師
韓再芬:徽州女人
孟廣祿:“譁眾取寵”
李勝素:不愛俠女愛青衣
時白林金芝:往事並不如煙
常香玉:誰說女子不如男
胡炳旭:京劇交響第一人的情與愛
吳瓊:追趕什麼
于魁智:想當兵
徐玉蘭王文娟:紅樓一夢五十載
周東亮:小戲大做
王冠麗:評劇情大鼓緣
梁偉平:淮劇豈能在上海消失
李桂英:錫劇不是小劇種
趙志剛:越劇王子的皇帝夢
史依弘:依然弘揚京劇
黃新德:不要把肉麻當有趣
張建敏:“斷橋”情難斷
李小鋒 張寧:秦腔是中國最古老的搖滾
王蓉蓉 杜鵬:戲為媒
王惠:中州鏗鏘第一人
楊赤:叱吒山海間
吳鳳花:越劇霸王
張建國:打開了另一扇門
楊俊:天仙配未了情
丁凡:看戲買票才光榮
沈鐵梅:麻辣誘惑
尚長榮:永遠不稱派
馬金鳳:願為奧運再掛帥
黃宗江:戲痴的三層初戀
感恩“對話”
戲裡不知身是客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