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遼史》
《遼史》是記錄遼朝史事的紀傳體史書。元脫脫等奉敕修。朝兩次纂修《遼史》,都以這部《實錄》作底本。第一次由耶律固、蕭永祺編修,金皇統八年(1148)完成,...
簡介 成書經過 貢獻價值 主要缺點 增補校注 -
遼朝[朝代名]
遼朝(公元907年—1125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族在中國北方地區建立的封建王朝。公元91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稱汗,國號“契丹”,定都臨潢...
國號 歷史 疆域 政治 軍事 -
遼朝
遼朝,或稱大遼或遼國,又稱契丹,簡稱遼,是由契丹人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公元91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稱汗,國號“契丹”,91...
簡介 歷史 建國 興盛 由盛轉衰 -
遼史
《遼史》(元·脫脫等) 撰成於元朝,全書一百一十六卷,包括本紀三十卷,志三十二卷,表八卷,列傳四十五卷,國語解一卷。遼史》記載的是遼朝的歷史。遼朝是十世...
遼史 歷史 特點 重要性 補正與修改 -
衛
漢字:衛,繁體字:衛,拼音:wèi,注音:ㄨㄟˋ,部首:卩,部首筆畫:2,總筆畫:3,康熙字典筆畫( 衛:15;衞:16; ),首尾分解查字:卩一(er...
歷史起源 遷徙分布 姓氏文化 姓氏名望 -
遼
遼(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n契丹原為胡服騎射之族,部族眾多,各部為疆域、獵物爭奪不斷。阿保機以良策治軍,所在部落日漸昌盛,終於 遼 統並契丹...
契丹稱帝建國 文化 政治制度 習俗 經濟 -
遼太祖陵
遼太祖陵:位於巴林左旗境內,建於天顯二年(927年),埋葬著遼朝的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遼太祖陵由陵區和奉陵邑祖州兩部分組成,陵區的山門巧妙地借用了天然的...
簡介 構造及榮譽 地理位置 背景資料 景點說明 -
遼慶陵
遼慶陵,是遼代帝王陵墓,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右旗、巴林左旗和遼寧省北鎮縣境內,其中以巴林右旗遼慶陵的遺存最多,也最有價值。1988年,國務院把遼代帝王...
簡介 地理位置 墓主簡介 歷盡滄桑 陵墓布局 -
遼朝軍制
遼帝是國家軍政的最高決策者,也是最高的軍事統帥。北樞密院既是北面官系統的宰輔機構,又是全國最高軍政機構。它稟承皇帝的旨意,處理軍機,統御全國的軍事力量。...
遼朝軍制 遼朝兵制 裝備供給與後勤保障 作戰有關制度 -
遼金城垣博物館
遼金城垣博物館是地下遺址與歷史陳列相結合的考古專業性博物館,它以距今840餘年前的金中都南城垣水關遺址為基礎,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地上一層,地下一層...
概況 展廳分布 館藏陳列 建設基礎 歷史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