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宋西夏金代通史:教育科學文化卷

五、文學 第一節 第一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2月1日)
平裝: 606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010094069, 7010094063
條形碼: 9787010094069
尺寸: 23.2 x 16.8 x 3 cm
重量: 921 g

內容簡介

《遼宋西夏金代通史(4):教育科學文化卷》主要內容簡介:《遼宋西夏金代通史》是根據享譽海內外的宋史專家鄧廣銘先生和漆俠先生的提議,由漆俠先生與河北大學宋史研究中心組織編委會,制定編寫大綱,並遵照中華大一統和各民族平等的理念編寫的一部包括10-13世紀中國境內全部政權歷史的大型斷代通史。本通史共分為政治軍事卷、典章制度卷、社會經濟卷、教育科學文化卷、宗教風俗卷、周邊民族與政權卷和文物考古史料卷,按照當時各政權成立的時間先後順序來安排撰寫內容,全面展現了10-13世紀中國波瀾壯闊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各方面的歷史,不失為一幅全景式的中華民族新斷代通史畫卷。《遼宋西夏金代通史》精心寫作,歷時十年,內容精到,體例嚴整,全面、系統地吸取和總結了20世紀和21世紀初的該斷代通史的研究成果,是一部繼往開來的集大成式的巨著。

目錄

第一章 遼朝文化
第一節 科技與學術
一、天文
二、醫藥衛生
三、語言文字研究
四、契丹語言文字
五、啟蒙教育
六、史學
第二節 藝術文學
一、繪畫
二、建築、雕塑、陶瓷工藝
三、樂舞、戲劇
四、書法
五、文學
第二章 宋學的形成、發展和演變
第一節 宋學:我國古代學術思想史上的巨大變革
一、宋學的概念與內涵
二、宋學形成的歷史背景和條件
三、宋學的形成、發展和演變過程
第二節 慶曆前後宋學的形成
一、慶曆新政前後宋學的形成和宋學形成階段的主要特徵
二、宋學形成階段的代表人物及他們經學上的成就
第三節 宋學的發展和各學派的形成
一、王安石學派(荊公學派)
二、司馬光學派(溫公學派)
三、蘇氏蜀學派
四、以洛、關為代表的理學派
第四節 理學的興發和宋學的演變
一、對荊公新學的壓制與二程理學的興發
二、南宋乾道、淳熙年問鼎足而立的講學形勢及其演進
三、南宋後期的理學
第三章 宋朝教育
第一節 宋朝的國子監和太學
一、國子監和太學作用的變化
二、國子監和太學的教材和課程
三、國子監和大學的考試與升級
第二節 宋朝的州縣學
一、州學系統的形成和發展
二、縣學的建設和普及
三、州縣學的升級制度
第三節 宋朝的書院
一、書院教育的萌芽
二、書院教育的沉寂和復興
三、書院教育的極盛
第四節 宋朝的私立學校
一、北宋前期的私立學校
二、北宋後期的私立學校
三、南宋前期的私立學校
四、南宋後期的私立學校
第五節 宋朝的國小
一、官辦和私立國小的發展
二、國小的課程和教材
三、宋朝國小教育內容的變化和影響
四、宋朝教育的普及和識字率的提高
第六節 宋朝的專業學校
一、太醫局與醫學
二、武學與律學
……
第四章 宋朝的科學技術成就
第五章 宋朝史學
第六章 宋朝文學
第七章 宋朝藝術
第八章 宋朝區域文化
第九章 西夏文化
第十章 金朝文化
第十一章 中國境內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
第十二章 對外文化交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