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就在最後的日子即將到來的時候,一直謹言慎行的國會議員凱姆·布拉迪 ( 威爾·法瑞爾 飾)卻在一個非常重要的公眾場合犯下了一個低級的錯誤,也讓兩個肆無忌憚且不受任何道德規範約束的政治掮客從中看到了一線契機,在他們的設計和安排下,凱姆不僅多了一個競爭對手,而且他們很快就讓這位候選人的影響範疇擴大到整個北卡羅來納州,獲得了選民的支持和信任——而他們找來的這個人,其實既沒有背景也沒有實力,他只是當地旅遊中心的一位天真又單純的主管而已,他的名字叫馬蒂·哈金斯 ( 扎克·加利費安納基斯 飾)。
最開始的時候,低調出現的馬蒂看起來無疑是這場大選中最匪夷所思的存在,但是在他背後的幕僚的幫助下,他很快就成為了呼聲最高的候選人之一,這也讓極具魅力和號召力的凱姆陷入了不安與憂慮當中。
隨著選舉之日一天天地迫近,凱姆和馬蒂的支持率一直處在僵持不下的白熱化階段,針鋒相對而且各不相讓,很快就逐步升級到抨擊和互揭傷疤的地步,直到最後,他們惟一關心的,就是如何把彼此徹底地踩在自己的腳下,不給對方一點點翻身的機會,甚至極盡卑鄙、惡劣之能事。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威爾·法瑞爾 | 凱姆·布拉迪 | |
扎克·加利費安納基斯 | 馬蒂·哈金斯 | |
傑森·蘇戴奇斯 | Mitch | |
迪倫·麥克德莫特 | Tim Wattley | |
凱薩琳·拉·納莎 | Rose Brady | |
Sarah Baker | Mitzi Huggins | |
約翰·利特高 | Glenn Motch | |
丹·艾克羅伊德 | Wade Motch | |
布萊恩·考克斯 | Raymond Huggins | |
Karen Maruyama | Mrs. Yao | |
Grant Goodman | Clay Huggins | |
Kya Haywood | Dylan Huggins | |
Randall D. Cunning | Cam Jr | |
麥迪遜·沃芙 | Jessica Brady | |
Thomas Middleditch | Travis | |
喬什·洛森 | Tripp | |
Heather Lawless | Diane | |
傑克·麥克布瑞爾 | Mr. Mendenhall | |
比利·斯勞特 | Mrs. Mendenhall | |
Aaron Hanson | Intern Jason | |
Kate Lang Johnson | Shana | |
Amelia Jackson-Gray | Becky | |
Bobby Tisdale | Huggins Supporter | |
P.J. Byrne | Rick - Ad Agency Guy | |
Patrick Weathers | Old Councilman | |
Gerry May | Carter Baines | |
馬志 | Mr. Zheng | |
B. Martin Williams | Senator Lloyd | |
Danny Vinson | Elder Dan | |
John D. Reaves | Banker | |
Scott A. Martin | Wes - Cam Brady Supporter | |
Rob Mariano | Boston Rob | |
邁克·米贊尼 | The Miz | |
Mick Dalla-Vee/Randy Bachman/ | Bachman & Turner | |
Danny Hanemann | Hunter | |
Taryn Terrell | Janette | |
J.D·艾非墨 | State Official | |
Matt Borel | Rainbowland Moderator | |
Millard Darden | Moderator Carl Terry | |
Mikki Val | Town Hall Moderator | |
Ramona Tyler | Reporter Brenda Britton | |
Steve Wilkins | Reporter Darren | |
Rowan Joseph | Reporter Gary | |
戴恩·羅茲 | Working-Class Man | |
特雷·布厄溫特 | Man at Debate | |
喬·克里斯特 | Rainbowland Audience | |
Cranston Clements | Pentecostal Band | |
Sion Daneshrad | Rabbi | |
Peaches Davis | Mrs. Cutler | |
George Young | Choir Director | |
Stephanie Dotson | Choir Soloist | |
Dylan DePaula | Young Cam | |
Seth Morris | Confession Husband | |
Tara Copeland | Confession Wife | |
Frank Drank | Biker Guy | |
Early Whitesides | Elderly Man | |
Leslea Fisher | Election Night Girl | |
史蒂夫·湯姆 | Congressman | |
Catherine Stevens | Anchor Rachel | |
AmberDawn | Punched Baby's Mother | |
達斯頓·科斯泰恩 | Police Officer | |
Tim Hickey | Patriotic Passerby | |
Loriel Hennington | Dancer | |
萊妮·福特 | Staff Member | |
Julia Adams | Doctor | |
約翰·阿米喬 | Migrant Worker / Bandito | |
凱文·貝爾德 | Cam Supporter | |
Tim Beckstrom | Liquor Store Employee | |
Kristen Beevers | Cam Supporter | |
Nick Blady | Snake Worshipper | |
Caitlyn Bosarge | Teacher | |
Tom Bubrig | Reporter | |
湯姆·凱恩 | State Trooper | |
格蘭·凱斯 | Campaign Staffer | |
Johnny C | Security Guard | |
Lee Christian | Photographer |
職員表
製作人 | 威爾·法瑞爾、扎克·加利費安納基斯、亞當·麥凱、喬恩·鮑爾、傑伊·羅奇、Amy Sayres、Michelle Graham |
導演 | 傑伊·羅奇 |
副導演(助理) | Josh King、布萊恩·雷利亞、布萊恩·雷利亞 |
編劇 | Shawn Harwell、克里斯·亨奇 |
攝影 | Jim Denault |
配樂 | 西奧多·沙皮洛 |
剪輯 | Craig Alpert、喬恩·鮑爾 |
藝術指導 | 麥可·科倫布里斯 |
美術設計 | Kelly Curley |
服裝設計 | Daniel Orlandi |
視覺特效 | David D. Johnson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 |
| |
|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幕後花絮
•該片所有涉及到關於動物和嬰兒的“虐待”鏡頭,都在後期經過了特效處理。
•該片原本計畫在美國總統大選之際上映,應景電影主題;但最後片方華納兄弟影業出於商業考量,還是放到了暑期檔。
獲獎記錄
時間 | 屆次 | 獎項 | 類型 | 獲獎方 |
2013年 | 第22屆 | MTV電影獎最佳銀幕拍檔 | 提名 | 威爾·法瑞爾、扎克·加利費安納基斯 |
2013年 | 第39屆 | 人民電影獎最受歡迎喜劇片男演員 | 提名 | 扎克·加利費安納基斯 |
威爾·法瑞爾 |
獲獎記錄參考資料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政壇混戰》的創作起源是來自於傑伊·羅奇在拍完《選票風波》之後,由於其偏向於正劇的類型,礙於整個故事的限制,並沒有完全放開,這也讓導演產生了對這類題材的興趣,在那之後一直在想如何再拍一部講述政壇的電影,在看到了《政壇混戰》的劇本之後,覺得與他之前的想法很接近,於是就開始了影片的拍攝。
“人人都可以做政客”是劇本創作的出發點。編劇在電影裡安排了一個看上去根本不會是政客的人與一個資深老道的政客進行對決這樣一個故事,之所以寫這個故事的原因是因為編劇在網上看到了一個報導,裡面蒐集了許多平時很嚴肅的政客私底下風趣幽默甚至很糗、很醜的一面,認為把這些放到檯面上會很有趣,於是,《政壇混戰》就這樣誕生了。
選角
在導演傑伊·羅奇看完這部電影的劇本之後,他立馬就想到了扎克·加利費安納基斯,覺得他非常適合這個唯唯諾諾的中年小男人的形象。因為了解到威爾·法瑞爾早就想和扎克·加利費安納基斯合作,於是導演邀請威爾·法瑞爾參與演出,他立馬就答應了。
影片評價
《政壇混戰》把現代政治描繪成一群缺乏普世價值觀的理想主義者,試圖通過公共服務讓國家變得更美好,片中總少不了貪贓枉法、善於操縱、瘋狂自戀的角色。每個人都在邊緣徘徊,每個人都有把柄,每個人都會因為一點點小事而勃然大怒。 (新浪娛樂評)
《政壇混戰》是一部熟諳政治規則的諷刺片,裡面的兩位候選人為達目的大玩惡意競爭,互相陷害、抹黑使絆子,表面光鮮亮麗,背地裡卻都貪婪狂妄,最後還引出一個萬惡之源在於資本主義大財閥的不變定律。 (時光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