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詩內容
南宋·道川
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雖行清淨行若見垢淨二相當情並是垢也即非清淨心也但心有所得即非實相也。世尊(至)實相,山河大地甚處得來?頌曰:
遠觀山有色
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猶在
人來鳥不驚
頭頭皆顯露
物物體元平
如何言不會
祗為太分明
譯文
遠遠望去,似乎有一些山巒色相;
走近溪邊仔細傾聽,卻根本沒有什麼東西叫做水聲;
春天已經過去了,百花盛開的景象卻並未消逝,隨時可以顯現在腦海當中;
人來了,驚飛了鳥,卻從未驚擾鳥性——只是它不自知而已;
頭頭是道,處處都顯露著自性妙明;
事事物物的本性都一樣,本來平等無二,如幻不實;
可是為什麼,無論怎樣說,您都不明白呢?
只是因為啊,您已經從自性的本來明了,轉變成了念頭的分別明了了。
作品簡析
這是一首非常著名但卻以訛傳訛很久的詩。國小語文課本中錄用了這首詩的前半首,並依據歷代流傳版本更動了詩中的個別字,即“遠看山有色,靜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但教材沒有標註詩的作者和產生年代,而籠統地以“古詩”標之。關於詩的作者,長期以來,有唐代王維說,僧人大川禪師說,元代王冕說,明代唐伯虎說,清代高鼎說等多種版本。這些傳說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沒有任何歷史依據。大多都屬於臆想猜測以及在網路上以訛傳訛而已,甚至有人根據對於該詩前半首的片面理解,認為該詩源出於描述一幅畫,並冠以《畫》的詩題。是啊,畫上的山看得見顏色,畫上的水聽不到聲音;春天過去了,畫上的花依然盛開;人走近了,畫上的鳥卻絲毫也不會被驚擾 ——表面上看起來很合適的!
但是,如果這樣體會的話,詩的後面四句就完全無法理解了。前四句和後四句,竟然完全不相干了,這是很不合適的。 實際上,這首詩是一首闡述禪理的詩,描繪的是清淨自性,以及清淨自性對於一切顯現的觀察,是不同於普通思維心對於境界之觀察的。 自性見山,雖然有色相,有也是無,幻相而已;自性聽水聲,聲聲不實,有聲也是無聲;自性觀春花,沒有取捨,當下即是自性,所以春天雖然過去了,自性之花卻並未凋謝,自性不生滅的緣故;人來了,鳥因為妄想心的緣故而驚飛,鳥的自性卻依然如故,不曾有任何驚擾。鳥雖然不明白,禪師則清清楚楚。就這樣,一切顯現,頭頭是自性大道;萬事萬物,本性都是清淨自性,本來平等。為什麼禪師這樣苦口婆心地說,人們卻不明白呢?只是因為啊,人們陷入了分別思維當中,把自性的當下妙明,轉變成了思維心的分別而明了。這第六意識心的分別和攀緣,就是一切眾生“病”的根本。只有放下它,才有明心見性之份。
作者生平
冶父(安徽地名)道川禪師,南宋時期高僧。生卒年不詳。俗家姓狄,人稱狄三,崑山(今山東省諸城市)人。沒有出家以前,在縣衙里當捕快。有一段時間,聽說東齋(地名)謙首座正在附近的一座寺院裡為大家講法,他就經常抽空去聽講,並且堅持學習坐禪,每每不知疲倦。
有一天,狄三因為聽法,把上司交給的事情遺忘了,縣令便以玩忽職守的過失,把他好一頓責打。狄三忽然在杖下大悟:”與其受這等罪,何如出家去也!”於是,他便辭去公職,依止謙首座落髮出家。謙首座把他的名字改為道川,並且教誨他說:“汝舊呼狄三,今名道川,川即三耳。汝能豎起脊梁,了辦個事(這個事,即宗門見性解脫之事),其道如川之增;若放倒,則依舊狄三也。” 道川禪師將師父的教誨銘記於心,更加精進用功,不知疲倦。南宋建炎初年(公元1127年),道川禪師受了具足戒以後,開始遊方參學。他曾經參禮過天封蹣庵禪師,與蹣庵禪師相談甚為相契,蹣庵禪師對他也讚嘆有加。
行腳歸來後,道川禪師又回到自己出家的地方——東齋,此時,他已經了悟心性,僧俗二眾對他格外恭敬。曾經有人拿著《金剛經》,向他請問經義,道川禪師於是作了一系列偈頌,為他詳盡開演。這就是著名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頌》,即《川老金剛經注》,至今仍然流傳於世。
南宋隆興元年(1163),殿撰(狀元的別名,又稱修撰,掌修國史)鄭公喬年於淮西漕運卸任,在冶父(今安徽省廬江縣東北)這個地方,創建寺院,迎請道川禪師開法接眾。上堂說法那天,道川禪師開示大眾云:
群陰剝盡一陽生,草木園林盡發萌;
唯有衲僧無底缽,依前盛飯又盛羹。
大意是說:“當所有妄想的陰雲散盡以後,純一無雜的自性光明就顯出來了。於是,在自性陽光的照耀下,種種慈悲、智慧的妙用,就像園林里的花草樹木一般,盡情地萌發成長。然而,在這一切變化當中,只有山僧那個無形無底的東西,像個缽似的,依舊和以前一樣,該盛飯盛飯,該盛湯盛湯;何止是盛飯盛湯,乃至於含容著一切萬物,卻不曾有任何變化。”顯然,這個無形無底的東西超越了生死變動,超越了因緣變化,它就是禪師們心照不宣的秘密。
後來,道川禪師因為常年在冶父這裡弘法,就被尊稱為“冶父道川”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