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歷史與未來也並無依託,英雄與小丑同時出場。自我沒有任何身份證明,像沒有根的浮萍,或沒有肉體的遊魂,在世界的各個角落作無序的漂流。沒有熱情,也無所謂感動。芸芸眾生變成螞蟻一樣,忙忙碌碌,卻又從沒有想過為什麼如此忙碌。結果,這些螞蟻就是個人的文化身份,就是碎片化的符號宿命。因為碎片化的文化可以拼貼、複製、放射、重疊,形成鏡像和暗喻,與精神無關,與思想無關。
作者簡介
吳聽孺.本名吳新宇。1967年1 2月出生於長沙縣。1985年考入湖南師範大學政治系,同年開始文學創作,於詩歌、散文、小說均有所涉獵,出版散文集《自己是誰》《聲音的花朵》,長篇小說《高中的疼痛>《空空洞洞》,詩集《兩個人的書》、文化隨筆《發現夾山寺》等十餘部。有作品被譯為英語、日語、義大利語、世界語等。2003年參加台北世界詩人大會。現為湖南省詩歌委員會委員、湖南教育報刊社編審、中國報業網百人專家團專家。
目錄
第一章 教我如何不想她——雕刻劉半農
一、“她”的父親
二、疑似鴛鴦蝴蝶派
三、《新青年》“台柱”
四、國外苦修
五、詩人的平民本色
六、得罪魯迅
七、為妓女寫傳
八、墓志銘
第二章 (狂人日記)的催生者——雕刻錢玄同
一、綱常名教中的完人
二、為新文化運動揭幕
三、還孔子以本來面目
四、名片事件
五、文字改革的先驅
六、名師風範
七、一生死過三次
第三章 哭魯迅先生——雕刻孫伏園
一、魯迅的學生
二、副刊大王
三、阿Q的接生婆
四、一記耳光抽出《語絲》
五、青年必讀書與青年愛讀書
六、哭魯迅先生
第四章莫須有先生傳——雕刻廢名
一、為什麼叫廢名
二、狂放與隱逸
三、打通文體界限
四、跟青年談魯迅
五、如夢的真實與夢的真實
六、你一定要讀廢名
第五章 落花生——雕刻許地山
一、三怪才子
二、許氏小說
三、空山靈雨
四、愛情公約
五、抗日鬥士與宗教學者
六、永不會說“不”
第六章 淚與笑——雕刻粱遇春
一、留下一個春天
二、少年教授
三、遲起,一門亡命的藝術
四、六朝文與流浪漢
五、淚痕里的微笑
六、還我頭來
七、吻火
第七章 亡友魯迅印象記——蘼刻許壽裳
一、奇怪的“許氏定律”
二、《自題小像》
三、改變魯迅的人生軌跡
四、女師大校長
五、亡友魯迅印象記
六、遇害之謎
第八章 月夜——雕刻沈尹默
一、百年書法第一人
二、諍友陳獨秀
三、沾章太炎的光
四、中國新詩的啟明星
五、從北大教授到北大校長
六、魂歸東海
第九章 八月的鄉村——雕刻蕭軍
一、拯救蕭紅
二、魯門弟子
三、勞燕分飛
四、兩赴延安
五、《文化報》與《生活報》論爭事件
六、白雲厚自一身輕
第十章孩兒塔——雕刻白莽
一、不可思議的選擇
二、戴著詩意的花圈
三、別了,哥哥
四、若為自由故
五、魯迅的器重
六、為了忘卻的紀念
七、孩兒塔
跋
前言
時間如水一樣流去。
如水一樣流去的時間沒有皺紋。
但是,沒有皺紋的時間不僅催生了歷史的蒼老,而且催生了人類自身的皺紋。
各個時代的文化大師就是這種蒼老的鏡像;
各個時代的文化大師就是這種皺紋的縮影。
時間是有背影的,但時間的背影被許多人所忽略。
大師是有重量的,但大師的重量被許多人所遺忘。
原因在於,如果在物慾橫流的世界上,不要崇高只要低俗時,人們就會喪失自己的精神家園。看看大街小巷那些眼花繚亂的廣告吧,那些張牙舞爪的嘴唇和碎片化的喧囂帶來了集體失語的無意識。正是這種沒有中心、沒有焦點、沒有方向、沒有理想的語言,雖然滿足了個人的言說欲望,卻因為沒有認真的傾聽者而使所有的言說失去意義,也使得許多言說者因為“言說”而變成“不說”。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此時的話語系統撕碎了傳統的遊戲序列。時間可以任意地插入進來,正義的故事可以突然夭折,生活可以從任何一個節點開始,沉默的語言可以在任何時刻被激活。
這不是人在言說,而是語言在說人。
換句話說,言說的主體再不是所指的“我”,而是能指的“他者”。語言在說我,昔日那些能寫出“真理”、“信仰”和“終極意義”的心靈衝動至今只能化作無序的語言碎片,以自言自語或自言他語的方式泡沫一樣流向四方。這樣一來,昔日的“我說語言”,變成了“語言說我”,甚至無奈地退化成喧譁的“無言”。
與此同時,由於受到緊張的生活和工作壓力的雙重擠兌,一些人的體力消耗殆盡,精力也消耗一空,大家麻木地生存著,處於非我的“耗盡”狀態,人成了非中心化的空殼主體。在此情境下,自我與現實並不聯繫。歷史與未來也並無依託,英雄與小丑同時出場。自我沒有任何身份證明,像沒有根的浮萍,或沒有肉體的遊魂,在世界的各個角落作無序的漂流。沒有熱情,也無所謂感動。芸芸眾生變成螞蟻一樣,忙忙碌碌,卻又從沒有想過為什麼如此忙碌。結果,這些螞蟻就是個人的文化身份,就是碎片化的符號宿命。因為碎片化的文化可以拼貼、複製、放射、重疊,形成鏡像和暗喻,與精神無關,與思想無關。
精彩書摘
第一章 教我如何不想她——雕刻劉半農
一、“她”的父親
有人稱20世紀為“她世紀”,那這個世紀的源頭就在一個矮個子男人那裡,他叫劉半農。
劉半農是江蘇江陰人。江陰澄江鎮西橫街,現在有劉氏兄弟紀念館。一座富有典型江南民宅特色的清末建築,掩映在綠林市井中。館內有兩株劉半農父親手植的天竺葵,百餘年過去了,依然蔥鬱如昔,花期如舊,貌似“鴛鴦蝴蝶”的表面下,深藏著與日月同輝的內心追求。
江陰自古繁華,物阜民豐,2 500年來,這裡的人民基本上都過著平靜富裕的生活,偏偏劉半農出生在一個寒士家庭,因父親是塾師,他4歲識字,6歲能作詩,11歲把《長恨歌》《琵琶行》背得滾瓜爛熟,活脫脫一副小神童派頭。但在常州中學還有一年就畢業時,學校因故停辦,他不得不回到自己的國小母校教書,期間他結識了大他5歲、後來成為著名教育家的吳研因,他們一起編輯《江陰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