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到過遠安縣的人,能品嘗過遠安西河魚的無不稱讚魚的美味。
遠安西河魚 是一個專用名詞,用來區別其它河裡的魚。獨特的自然條件孕育了西河魚獨特的品質。魚兒們在清水河裡生長繁殖,以青苔和浮游生物為食,因此西河魚豐腴細嫩,營養豐富,無腥味。
西河魚的烹飪方法:
煎新鮮西河魚,基本上只需撒上一點細鹽放在鍋里用小火慢慢地煎,魚兒靠自身的油自煎自,發出“噝噝”的聲音,那特有的香味便漸漸散發出來,撩得你咂嘴巴,直咽口水。待魚兒煎得二面黃時,再佐以生薑、大蒜、花椒、辣椒乾。如果是春天,“春天”(遠安人管椿芽叫“春天”)長出來了,用“春天”燴炒則更為妙哉。
但一般西河魚都是乾炒,只有黃牯頭這樣的滑魚(無鱗魚)才下湯吃。吃西河魚講究斯文,重在品味,因為西河魚少而貴,不是大盤大碗的端上來,而是精製的一小碟上桌,用筷子夾上一條,先聞聞香,再送到口裡細細品嘗,一邊吃,一邊心悅誠服地點頭:“嗯,是好!是好!”桌上只要有了西河魚,包你人人“努力加餐”,酒也下得快,飯也吃得多。
歷史上西河魚產量並不高,1980年後,因在西河上建成天福廟水庫,開始投放人工魚苗在水庫中自然養殖,產量方有所增加。
西河魚的捕撈方法既原始又很有趣。一種方法叫“碼堆子”,在水流緩慢的魚道口用大小石頭碼成“迷宮”,魚兒進得去,卻不容易出得來,十天半月之後去堆子提魚,先用一個大網把整個堆子嚴嚴地網住,再慢慢拆去石頭,魚兒就被一網打盡了。一個堆子,多則可拆幾十斤,少則十幾斤,幾斤不等。這種方法在枯水季節被普遍採用。再一種方法就是“砸石頭”,提起一個八磅錘,到河汊淺水處,見石頭就砸一錘,再掀開石頭一看,總有一、兩條魚被震昏在裡頭,只需用手到擒來就行了。“洞口攔魚”,在西河邊有兩個大洞,深不可測,一個叫大魚泉洞,一個叫小魚泉洞,每逢發大水就有魚兒從洞中流出,張網捉魚,滿河飄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