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大師血脈論講記:禪的源頭

《達摩大師血脈論講記:禪的源頭》源自朴憨法師的講經法會,書中對禪有著非常深入淺出的講解,真正為禪正本清源。你能否在達摩的話頭下得心安?這就看你的悟性了。此番講法的背後亦是朴憨法師多年修行參訪的總結。作為禪宗雲門宗第十四代傳人,朴憨法師的身份又有趣地印證了達摩寫作《血脈論》的暗喻,心法的傳承,就是血脈,就是香火,一代又一代,希冀其永遠綿延不絕。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達摩大師血脈論講記:禪的源頭》由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釋朴憨法師,1991年出家於九華山地藏道場,1992年於洛陽白馬寺受三壇大戒。之後或住五台山,或朝禮佛教諸名勝,或參學各大佛教學院、念佛堂、禪堂。蒙上人授雲門法脈,為雲門第十四代傳人。深知:見賢恩齊,見不賢而自省。又自愧業深障重,古今人不相及。在《禪的源頭:達摩大師講記》一書,朴憨法師深入淺出地講解了禪,真正為禪正本清源。

圖書目錄

引子
第壹篇
第貳篇
第叄篇
第肆篇
第伍篇
第陸篇
第柒篇
第捌篇
第玖篇
第拾篇
第拾壹篇
第拾貳篇
第拾叄篇
第拾肆篇
第拾伍篇
第拾陸篇
第拾柒篇
第拾捌篇
第拾玖篇
第貳拾篇
第貳拾壹篇
第貳拾貳篇
第貳拾叄篇
第貳拾肆篇
第貳拾伍篇
第貳拾陸篇
第貳拾柒篇
第貳拾捌篇
法師自述(代跋)

後記

釋朴憨法師,1967年出生古壽州。幼年頑愚,長無福智。幸宿世靈根未滅,1991年出家於九華山地藏道場,1992年於洛陽白馬寺受三壇大戒。之後或住五台山,或朝禮佛教諸名勝,或參學各大佛教學院、念佛堂、禪堂。雲水生活,閒雲野鶴。
先後於九華、普陀、雲門藏經樓閱大藏經。大蜀山掩關三年後,於江浙皖隨緣講經。2000年參學雲居、雲門、青源。親近虛雲大師法子體光禪師、佛源上人。蒙上人授雲門法脈,為雲門第十四代傳人。深知:見賢恩齊,見不賢而自省。又自愧業深障重,古今人不相及。蓮池大師講得好:“末法中人,不可妄自尊大而輕視古人,又不可甘心暴棄而不為豪傑也。”
早年參學蘇州靈岩山,細讀《印光大師文鈔》,對西方淨土深信不疑。深信:善談心性者必深信因果,深信因果者也必善談心性。《血脈論》是應無錫居士請,於2008年春節期間共同修學之心得,願與眾人共享。讚嘆毀謗終結佛緣,信與不信始歸覺岸。

序言

各位善知識:
法不孤起,遇緣則興。我們今天能一起修學達摩大師《血脈論》,是無錫楊居士等發起的這個因緣。在過春節的時候講這部論,這樣的緣起是不可思議的。
一切法皆仗因緣而生,因緣當體不可得,其相虛妄,其性是真。當下的因緣,就回歸本性。
“達摩”翻譯成漢語是通達無礙的意思。達摩大師是一位大徹大悟的聖者,不僅通達世間的學問,還通達出世間不可思議的、了生死的學問。他是印度的第二十八代祖師,後來到中國傳法,是為中國禪宗第一代祖師。在我們中國,很多人都知道有一位達摩大師,在少林寺面壁九年。達摩大師與中國的眾生緣很深,就像伽藍菩薩關公、觀音菩薩、彌勒菩薩一樣,為眾生所仰慕、崇拜。
達摩大師本來是印度的一位王子,在家裡排行老三。達摩大師悟道之後,他師父告訴他,你與震旦——就是中國,那的眾生有緣,等我滅度六十七年之後,因緣就成熟了,你就可以去中國傳法。後來,達摩大師於粱武帝時期,從海路到達廣東,進入中國境內。
大師到中國後,梁武帝迎見他,並請求開示佛法。這位梁武帝,是一位大居士。他對佛教很虔誠,曾幾次捨身到寺廟去為僧人服務,親自到齋堂去當義工,去行堂,幫助出家人盛飯。他能放下皇帝的架子去做這些事,可想而知他對三寶的恭敬。他一生中曾委派很多的僧人翻譯大量的佛經,同時又建很多的寺廟,度了很多僧人出家。他自己也親自寫書、講經。所以印度的很多師父,稱梁武帝為菩薩皇帝,說這位皇帝就是菩薩。他也受菩薩戒,一位皇帝受菩薩戒,這都是釋迦如來的法運所攝受。
梁武帝請教達摩大師,問:“朕一生建廟度僧,打齋供眾(供養僧人),有多少功德?”這在《六祖壇經》裡面也有記載。達摩大師是一位覺悟者,不會用佛法去做人情,他講的話都從直心道場中來,真實不虛——就像《楞嚴經》講的,“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心直的人,他沒有委曲,有什麼講什麼,十方如來都是用直心來成佛的。達摩大師也是悟道者,所以他不講假話。
他如實回答說:“沒有功德。”
而梁武帝就心想:怎么我做這么多事,還沒有功德?他就問達摩大師:“請教大師什麼是功德呢?”
達摩大師講:“功德在法身裡面,不是你的布施供養等有相的東西可以求得到的。”
我們在這個地方要知道,這種布施的福報雖然不是功德,但它是一個跳板。沒有這種誠心,沒有這種福德因緣,我們就沒有福報聽經聞法,沒有福報去修行、去開悟。福報雖然不是功德,但是我們卻可以借用福報來明心見性,來達到功德,只要一念轉,就可以。
梁武帝又問達摩大師:“如何是聖諦第一義?”什麼是聖人的第一義諦呢?就是向上一著,最上乘的佛法,這是他問的。
達摩犬師怎么回答呢?他說:“廓然無聖。”他說沒有聖人。為什麼這樣回答呢?
《楞嚴經》講:“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在講聖人的同時,聖人與凡夫是對立的,相對立的東西是生滅法,當然沒有聖人了!
所以達摩大師回答之後,梁武帝就卡住了,他想:沒有聖人,那我對面的你不就是聖人嗎?因此,梁武帝就問達摩大師:“我對面的是誰?”——你是誰?
達摩就回答:“不認識。”
以我們凡夫的常識,就會疑惑:自己哪有不認識自己的呢?到這裡梁武帝就不懂了,他求了這么多福報,做了這么多事情,可是對心法卻不懂,這就是機緣不合。皇帝這么大福報,都對心法不了解。
這種心法,就是血脈,就是香火。我們常說繼承香火,香火併不是寺廟,也不是廟裡面每年有多少金錢收入。這個是福德因緣,不是真的香火。真正的香火是血脈,是一脈相承的、不可恩議的、明心見性的妙法。
與梁武帝因緣不合,達摩大師就渡江到少林寺去了,在少林寺面壁九年之後,遇到了慧可大師。
慧可大師當時叫神光,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法師。他能講經說法,對世間的諸子百家、天文地理、易經、老莊都通達明了,並且對佛教的五明等文字般若也通達明了,但就是對心法不明。
他在沒有拜見達摩大師之前,他要從內心裡去悟,但是又悟不了,悟不了就是真妄和合,以妄求真,就發生衝突,就頭痛了,痛得生不能生、死不能死,這個頭痛得裂成了五個包,像五座山一樣,疼得要自殺。
他師父跟他講,你這次頭痛可能是一種轉凡成聖的預兆,你要忍耐堅持;聽說河南嵩山少林寺有一位印度來的胡僧,是修道人、道行很深的,你可以去拜見拜見。
我們平常說的“胡說八道”,胡就是外國人,就是西方的胡人說八正道,本來“胡說八道”是褒義詞,現在變成了貶義詞。
慧可大師的師父給他指了一條路。然後,他依教奉行,就去拜見達摩大師,跪在雪地求法——這是一則有名的公案:
神光在雪地求法,達摩大師就跟他講,諸佛的甚深妙法,豈是你這一點誠心能求得到的?過去的諸佛求一句、求半句佛法,都要舍全身餵虎,把生命舍掉。你這一點點誠心,想求無上菩提,了不可得。慧可大師跪了很長時間,為了表示自己的誠心就斷臂求法——自己把一條胳膊給砍下來,以身供養達摩大師。達摩大師這才問他求什麼法,慧可大師就對達摩大師說,弟子心不安,請求大師幫我安心。
他說我心一直不安——因為他沒有開悟,不認識自己,不了解心法,所以心不安——請大師為他安心。
達摩大師就講:“你把心拿來,我幫你安。”
這位神光(慧可大師)就找心,迴光返照找自己這一顆心,找念頭。
念頭是找不到的,這就像我們在楞嚴法會上修學的,騎著牛來找牛,終日尋找不見,騎著牛怎么能找到牛呢?這個念頭,就是真妄和合。他找自己的心找不到,他就跟達摩大師講,弟子覓心了不可得。我這顆心找不到,了不可得。
達摩大師就講,我已經幫你安心結束了。
慧可大師善根好,當下就豁然開悟。達摩大師就講:“你的智慧,可以傳承諸佛的法脈、血脈,所以重新給你起一個法名叫慧可。”這是達摩大師到中國來傳法,找到一個傳人,慧可大師。
慧可再往下傳,一直傳到六祖慧能,一花開五葉——在慧能大師門下,從曹溪法乳,流出五個門派,所以慧能大師在中國被稱為東方的古佛,肉身菩薩。
達摩大師《血脈論》,是般若文字,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
《華嚴經》中講善財到妙高峰找德雲比丘,找了七日,也沒有找到妙高峰,最後在別峰找到德雲比丘。別峰就是第二個峰頭。第二峰頭是可以商量、可以探討、可以議論的。妙高峰是找不到的。妙高頂上,不可言傳,第二峰頭,略容話會。妙高峰為什麼找不到呢?因為妙高峰就是向上一著,千聖不傳。講到這個心法,我們就要杜口、杜默,把嘴巴關起來,不能講。所以達摩大師講經的時候經常講閉口真言——不講話。
善財童子於妙高峰七天找不到德雲比丘,最後在第二峰頭找到,第二峰頭就是文字般若,第一峰、妙高峰是實相般若。實相是無相的,怎么去找呢?當然找不到了。 所以這部達摩祖師《血脈論》,它講的是文字般若,我們透過文字般若起觀照,然後才能見到我們實實在在的真心的真相,就是實相。這個實相是我們的心,所以達摩大師《血脈論》裡面,這個“心”字講得很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